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外伤患者的急救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5例重症外伤患者,护理人员迅速接诊,并协助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于遵医嘱情况下,准确、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选取的15例重症外伤患者中,病情均好转,现已伤愈出院。结论保证患者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对血氧分压予以有效维持,并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尽早配合手术,一期手术乃为整个抢救护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对重症外伤相应治愈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对严重外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科学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7例严重外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伤者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入院后开始实施观察,并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护理之后的对应效果,以此评定出期间选用护理方式的优劣;结果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除2例由于失血性休克而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其余均得到有效治疗并康复出院,所有采用手术治疗的伤者,两例出现切口感染,一例合并感染,但经过后续及时正确的处理同样痊愈出院,此外,采用保守治疗的伤者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从观察及其护理结果可以得出此次的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的病痛,对后续的手术或者其他治疗也有着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此类护理措施。

  • 标签: 胸外伤 腹腔脏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外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方法对1例外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的重症监护进行回顾和讨论。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紧急开修补心脏伤口是胸部外伤心脏破裂患者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心脏破裂 胸外伤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重症外伤血气胸,经闭式引流24~48小时,气体仍持续不断且伴有纵隔,颈部皮下气肿,X线报告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条件许可应立即剖腹探查。血X线报告在第3~4前肋以下,一次性引流超过2000ml,每小时出血量超过200ml且连续3~4小时者,应立即剖探查.以挽救伤员生命,有效止血,清除凝血块防止纤维及脓胸发生,预防胸膜粘连及肺不张的一种有效、迅速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外伤性血气胸 剖胸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外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肺不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胸外伤 预防 肺不张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80例严重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外伤并发急性呼吸道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可观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密切的观察,有助于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大幅度改善,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临床治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严重胸外伤 ARDS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80例严重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外伤并发急性呼吸道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可观的效果,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密切的观察,有助于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时间,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大幅度改善,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临床治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严重胸外伤 ARDS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传统开术治疗外伤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外伤患者106例,将其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死亡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方法应用于外伤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对机体损伤程度较轻,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提高救治效果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外伤;传统开术;胸腔镜;小切口;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9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外伤患者行开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外科手术,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胸部外伤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后转住院病房继续治疗,1例患者于手术期死亡。结论胸部外伤患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手术室护士迅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手术,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危险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胸部外伤 术前 术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外伤患者38例,对其实施气道护理、俯卧位通气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咳嗽排痰护理等呼吸道护理,观察临床治疗结局。结果经过综合治理与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2.6%,死亡原因分别为骨盆、腹、的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和并发严重颅脑损伤且治疗无效,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达到了97.4%的痊愈率。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相关并发症。结论对重症外伤患者实施精心的呼吸道护理,可以使ICU护理质量提高,有助于顺利、成功抢救患者,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重症监护室 呼吸道护理 气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外伤患者ICU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症外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呼吸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外伤患者实施系统的呼吸道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救治的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胸外伤 ICU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TMS)与传统开术治疗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例)采用传统开术治疗,观察组(n=33例)采用VA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TMS治疗外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胸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胸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