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微生物的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提高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质量控制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 标签: 食品 微生物 检验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吸虫病的免疫学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站收治的血吸虫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检验方法,观察组应用环卵沉淀试验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28例,检出率为93.33%(28/30),常规组检出21例,检出率为70.0%(21/30),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吸虫病的免疫检验方法中,环卵沉淀试验方法比常规检验方法的检出效率更高,且能对血吸虫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免疫学检验 环卵沉淀试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可以说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诱发该疾病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致死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常见治疗手段为综合治疗。但因为此种治疗手段的效果不高,多年来,国内外众多神经外科专家,便就该疾病的治疗方式,展开研究。本文以重型颅脑损伤为立足点,对国内外的相关治疗方法研究,及研究进展等,展开分析。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则需要长期用药来维持血压稳定。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较高,且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大多以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素抑制剂等药物为主。本次从高血压常见的药物入手,对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为临床更好的治疗高血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常见药物 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后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8月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新生儿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股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斜穿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技术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成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进后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可以明显地缩短操作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组织损伤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股静脉 穿刺 采血方法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并分析患者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将120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止血处理,后组应用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前置胎盘患者行剖腹产手术治疗中,采取止血带止血方法,可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腹产 前置胎盘 手术观察 出血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手术进行皮内连续缝合与间断对位缝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颌面部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20例为颌面部择期手术。将随机的1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患者和随机10例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为A组,余下患者为B组,共分为两组。缝合皮肤时A组采用6-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6-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果1例患者伤口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月随访,两组患者中,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无论何种缝合方法,瘢痕不明显;而1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为连续皮内缝合,6例为间断对位缝合),瘢痕均较明显,余7例患者瘢痕不明显。结论颌面部手术的疗效瘢痕大小与皮肤缝合方法关系不大,而与颌面部伤口与皮纹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连续皮内缝合 间断对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唾液腺动态显像的定量分析指标协助诊断干燥综合征(SS)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风湿科确诊为SS,并行唾液腺动态显像患者127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组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SS(SLE-SS)组17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SS(RA-SS)组62例。另选取同期除SS及其他唾液腺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到唾液腺功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唾液腺动态显像,对比观察各组患者双侧腮腺及颌下腺摄取值(UI)、排泌分数(EF)等指标。结果PSS组、SLE-SS组及RA-SS组UI及EF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各疾病组U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指标有助于结果判断,UI值和EF值可以作为协助临床诊断SS的指标。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显像 腺体功能 摄取值UI 排泌分数EF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法在妊高征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在妊高征患者。对照组针对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容量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31例,出现牵拉痛10例,发生率为32.26%。实施腰麻-硬膜外麻醉无牵拉痛发生。全身麻醉患者有3例患者,术后清醒后,出现烦躁、抽搐、拔管的情况。研究组胎儿的窒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对妊高征剖宫产患者首选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针对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器官插管全身麻醉,完善手术缓解,降低麻醉风险。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法 临床选择 妊高征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效果,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要优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法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成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家长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家长在焦虑、疾病不确定感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还可减轻患者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护理 儿科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中所采用的有效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和分析于2014年6月1日~2016年6月1日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皆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探讨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皆顺利度过了手术期,术后只有3例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得到显著好转,术后1年未见并发症复发情况,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妇产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进行开腹手术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顺利度过了手术期,减轻痛苦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常见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为58例,共计116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呼吸病人护理全方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98.3%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改变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具备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近视性弱视的两种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近视性弱视患儿84例,平均分两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全遮盖法与闪烁红光法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光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予以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给予详细的观察。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视力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灯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对近视性弱视患儿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近视性弱视 选择性治疗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视黄醇结合蛋白临床检测方法,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进行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患者,分析比较患者患病类型以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肝系疾病中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分别为(21.68±2.1)、(28.95±2.7)mg/L,明显低于正常者(t=2.248、2.265,P<0.05);肾系疾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营养性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2.236、2.245,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对于明确肝肾功能病变以及营养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回流方法和护理的归纳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在术后5d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均为肥胖患者,1例经穿刺抽吸后而治愈;1例经过重新放置引流管于10d后痊愈;全组病例无皮瓣坏死。结论皮下积液较易于发生在肥胖病例中,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腋窝清扫后残腔较大,因此,针对肥胖病例尤其应该加强引流及创面的观察。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肺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留便方法的便常规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本院便常规检验患者78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A组与B组两组。B组患者自行留便,A组采用肛拭取方法留便。结果两组患者便常规结果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需意义(p>0.05)。A组患者生理舒适度(2.58±0.34)分、心理舒适度(1.60±0.95)分;B组患者生理舒适度(4.62±0.04)分、心理舒适度(4.71±0.29)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行留便或肛拭取的方式留便,均可有效检出疾病。两者在舒适度及适用性方面,各有优势。临床可视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留便,以明确检出疾病。

  • 标签: 自行留便 肛拭取 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胃肠穿孔急诊治疗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外科接受并治疗的急性胃肠穿孔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14例,平均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57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36±1.58)mL,手术时间为(47.34±3.12)min,住院时间为(5.46±0.3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4例,占59.65%,有效20例,占35.09%,治疗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肠穿孔疾病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胃肠穿孔 急诊治疗 腹腔镜修补术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l6年11月创伤性脾破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采用脾破裂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12例,肺部合并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6例,合并伤口感染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8/5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保脾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患者在采用脾动脉栓塞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用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发扬。

  • 标签: 脾破裂 创伤 手术治疗 脾动脉栓塞术 脾破裂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面部创伤骨折的临床特点、致伤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颌面部创伤骨折病人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根据致伤原因以及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因素与临床特点。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个体化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患者满意率达到(80.0%),对照组患者中满意率达到(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颌面部创伤骨折致伤主要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打架斗殴、意外伤害以及其他伤害等因素,同时其临床特点为男性患者居多(62.0%),下颌骨骨折居多(36.0%),多发年龄在21~40岁(72.0%)。结论在临床治疗颌面部创伤骨折中,应根据其致伤因素、临床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致伤因素 颌面部创伤骨折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