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在卵巢浆液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交界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 年 8 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研究2009年1月至2021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30例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体2例,胰尾部18例。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脏肿瘤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胰腺中段切除术2例,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8例(联合肺叶切除术1例,联合脾脏切除术14例,保留脾脏4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直径1.5~12 cm,淋巴结转移7例,侵犯脾脏1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1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胰瘘。本研究显示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缺乏临床症状,微创与开腹手术均安全可行,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胰瘘。

  • 标签:
  • 简介:摘要Ph-骨髓增殖肿瘤(MPN)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表现为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克隆增殖。血栓形成是影响MPN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及导致其死亡的原因。影响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血栓形成史、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细胞比容(HCT)增高、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及伴MPN驱动及伴随基因突变等。笔者拟就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Ph- MPN患者的血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骨髓增殖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胰腺癌尤其是胰头癌标本结构复杂,取材方式多样,为提高胰腺上皮肿瘤的诊断准确和可重复性,亟需建立统一的取材及报告规范。本共识提供了胰腺占位各种手术标本的取材和报告规范,及常见胰腺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病理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分组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6例介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综合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未行综合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3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36项简易生活质量(SF-36)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介入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肿瘤浸润免疫细胞 (tumor infiltrating immune cell,TIC)是肿瘤微环境中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成分,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抑制炎症反应及抗肿瘤反应发生,逃离免疫监视发生免疫逃逸,诱导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因此,了解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功能及其诱导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是这篇综述的主要内容。

  • 标签: 肿瘤免疫浸润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肿瘤病患癌疼痛,开展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的所有对象均来自我院近三年进行肿瘤治疗并出现癌痛疼痛的68例病患,分组后对比癌痛基础护理(参照组)和癌痛循证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没有太大差别,护理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焦虑和抑郁得到缓解,且观察组各项均比参照组更优(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癌性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整理,对近年来有关肿瘤相关抑郁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肿瘤相关抑郁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综合分析表明:肿瘤相关抑郁的病因以肝气郁滞为主,并有痰浊、瘀血等病理因子共同作用;病位以肝脏为主,与心、脾、肺有关;临床上以肝病为主,也可从心、痰、肺等方面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采用针灸、穴位贴敷、五音疗法等方法。中药在肿瘤相关抑郁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医药治疗肿瘤 抑郁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与讨论不同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癌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文中借助随机抽样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分常规组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以伤口护理,分各30例,针对干预前后两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间护理效果以研究组更高,占96.67%,相比较常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伤口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伤口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腹部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观察对象为我院疑似结肠肿瘤肠梗阻患者85例,均予以腹部CT检查和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入选对象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结肠肿瘤肠梗阻患者有62例,腹部CT和X线检查分别诊断出真阳性59例、52例,真阴性21例、16例;经计算发现腹部CT检查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对结肠肿瘤肠梗阻患者应用腹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腹部CT检查 X线检查 诊断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孤立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症(isolated sulfite oxidase deficiency,ISOD)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ISO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以“孤立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症”、“婴儿,新生”、“isolated sulfite oxidase deficiency”、“SUOX gene”、“infant,newborn”等为检索词,分别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新生儿ISOD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本例为足月男婴,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顽固抽搐,伴喂养困难、肌张力增高、发育落后和小头畸形,尿亚硫酸盐试纸试验阳性、尿酸正常,SUOX基因c.475G>T和c.1201A>G复合杂合变异,5月龄头颅MRI见多发软化灶及脑萎缩,8月龄死亡。文献检索共收集29篇32例ISOD患儿,28例(87.5%)于生后1周内发病,32例均有抽搐发作,可伴喂养困难、肌张力改变、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及晶状体异位,实验室检查尿亚硫酸盐、S磺酰半胱氨酸升高,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正常,血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头颅影像学特征为脑白质囊变、脑萎缩。23例基因检测存在SUOX基因变异。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最终死亡15例,13例存活患儿均有药物难治癫痫和发育落后,4例临床结局未知。结论新生儿ISOD特征表现为顽固抽搐、喂养困难、发育落后、脑白质囊变、脑萎缩,尿亚硫酸盐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尿酸正常可作为诊断的重要线索,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 标签: 孤立性亚硫酸盐氧化酶缺乏症 SUOX基因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三尖瓣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孤立三尖瓣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纳入2005年9月—2021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再次三尖瓣手术治疗的32例左心瓣膜术后孤立三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9例;年龄32~74(53.8±9.2)岁;三尖瓣置换术30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16例于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16例经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完成手术。观察患者体外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据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术后生存率。结果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121.0(80.5,187.3)min,ICU停留时间4.0(2.0,10.5)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41.0(16.3,87.3)h,术后住院20.0(12.0,29.0)d。围术期死亡8例(25.0%,8/32),24例(75.0%,24/32)治愈出院。围术期主要并发症:32例患者中,低心排综合征6例(18.8%)、呼吸衰竭10例(31.3%)、再次气管插管8例(25.0%)、气管切开5例(15.6%)、肺部感染8例(25.0%)、胸腔积液5例(15.6%)、急性肾衰竭6例(18.8%)、急性肝衰竭1例(3.1%)、消化道出血2例(6.3%)、切口愈合不良3例(9.4%)。随访22例(91.7%,22/24),随访时间26.5(17.3,42.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4例,18例存活患者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均恢复至Ⅰ~Ⅱ级。患者术后1、2、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9%、68.5%、63.2%。结论再次三尖瓣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孤立三尖瓣反流安全有效,围术期及术后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三尖瓣闭锁不全 三尖瓣反流 正中切口 胸腔镜 再次手术 瓣膜置换 瓣膜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代谢分布特征在孤立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3月行18F-FDG PET/CT显像的274例孤立肺病变患者[男181例,女93例,年龄(61.0±10.2)岁],根据18F-FDG代谢分布特征将患者分为完全摄取(A)组、环形摄取(B)组、结节状摄取(C)组、轻度摄取(D)组和无摄取(E)组;以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组良恶性发生率,计算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A+B为确定恶性,C+D+E为确定良性)和SUV法(SUVmax≥2.5为恶性)的诊断效能。采用χ2检验及ROC曲线分析数据。结果A~E组恶性发生率分别为86.25%(138/160)、71.05%(27/38)、31.25%(10/32)、43.48%(10/23)和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9,P<0.001),A组高于其余各组(χ2值:5.11~55.84,均P<0.05)。确定恶性组与确定良性组之间[83.33%(165/198)与30.26%(23/76)]、SUVmax≥2.5组与SUVmax<2.5组之间[76.09%(175/230)与29.55%(13/44)]恶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1.83和37.15,均P<0.001)。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与SUV法分别诊断孤立肺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87.77%(165/188)与93.09%(175/188)、61.63%(53/86)与36.05%(31/86)、79.56%(218/274)与75.18%(206/274)、83.33%(165/198)与76.09%(175/230)、69.74%(53/76)与70.45%(31/44)。ROC曲线示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较SUV法诊断准确高(AUC分别为0.747、0.646;Z=4.05,P<0.001)。结论18F-FDG代谢分布特征法提高了诊断孤立肺病变良恶性的特异性和准确;结节状摄取可能是良性的标志,但仍需更多研究证实。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孤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48例孤立肺结节病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CEA、NSE、CYFRA21-1)。所有检查都在病理活检前一周内完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18F-FDG PET/CT(经典指标SUVmax)、单项肿瘤标志物、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诊断效力。结果:恶性结节组CEA、NSE、CYFRA21-1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但只有CE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在恶性结节组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将SUVmax与CEA联合,获得最大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在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中,CEA和18F-FDG PET/CT联合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力。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孤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48例孤立肺结节病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CEA、NSE、CYFRA21-1)。所有检查都在病理活检前一周内完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18F-FDG PET/CT(经典指标SUVmax)、单项肿瘤标志物、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诊断效力。结果:恶性结节组CEA、NSE、CYFRA21-1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但只有CE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在恶性结节组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将SUVmax与CEA联合,获得最大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在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中,CEA和18F-FDG PET/CT联合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力。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指标预先判断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对选择手术方案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166例卵巢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手术年龄为(6. 03±4. 24)岁;146例为良性肿瘤,作为良性组,手术年龄为(6. 00±4. 22)岁,78. 1 %(114/146)的患儿有临床症状;20例为恶性肿瘤,作为恶性组,手术年龄为(6. 40±3. 67)岁,95. 0%(19/20)的患儿有临床症状。对患儿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肿瘤直径和占位性质)、实验室指标、肿瘤良恶性以及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儿均接受了开放或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剥除术或肿瘤及同侧卵巢、附件切除术。其中,急诊手术31例,择期手术135例;保留卵巢手术84例,切除患侧卵巢手术82例。①影像学检查提示实质占位16例[9. 6% (16/166)],囊实占位87例[52. 4% (87/166)],囊占位60例[36. 1%(60/166)],另有3例[1. 8%(3/166)]在术前未明确占位性质,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更多地表现为实或囊实肿瘤直径为(7. 25±4. 78)cm,良性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 34±3. 94) cm,恶性组为(13. 71±5. 40 )cm,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提示肿瘤大小与肿瘤良恶性存在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出影像学肿瘤直径评估恶性肿瘤的阈值为8. 75 cm。在45例肿瘤直径>8. 75 cm的患儿中,恶性18例,良性2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另外,未扭转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直径也显著大于良性肿瘤,(13. 71±5. 40)cm比(8. 21±13. 5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②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提示恶性肿瘤患儿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和(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明显上升。③病理诊断提示恶性组病理类型包括未成熟畸胎瘤、卵黄囊瘤、颗粒细胞瘤和无性细胞瘤。良性组病理类型包括成熟畸胎瘤、单纯囊肿、滤泡囊肿、浆液囊腺瘤、黏液囊腺瘤、黄体囊肿、海绵状血管瘤、间皮包涵囊肿和坏死卵巢。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良性组患儿有66例接受了卵巢切除术,43例患儿存在卵巢扭转且均为良性肿瘤(R=-0. 222,P=0. 002)。结论术前卵巢占位患儿的相关影像学指标、肿瘤标志物对占位的良恶性评估有一定提示。

  • 标签: 卵巢肿瘤 风险因素 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