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行为在群发事件中颅脑外伤后引发精神障碍病例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头部刀伤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患者外伤基本痊愈,精神症状好转。结论及时发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早期症状,配合医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多关心和理解患者,在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头部刀伤 精神异常 观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变异及合并其他血管异常。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_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53例经头部CTA检查,并诊断为颅内动脉成窗的3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颅内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态及其他血管异常。结果(1)653例患者共检出39例(5.97%)41个成窗动脉,其中基底动脉成窗检出率3.37%(22个),椎动脉成窗检出率0.31%(2个),大脑前动脉成窗检出率1.22%(8个),前交通动脉成窗检出率0.61%(4个),大脑中动脉成窗检出率0.76%(5个)。后循环成窗以凸透镜型为主(66.67%,16/24),前循环成窗以裂隙型为主(76.47%,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1,P〈0.05)。(2)39例中22例成窗患者合并其他血管异常,以单侧或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最多(10例),其次为颅内动脉瘤(5例)。5例动脉瘤部位均远离成窗部位,位于颈内动脉交通段3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M2段1例。结论CTA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成窗及合并其他血管异常,但血管成窗与血管异常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障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动脉成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探讨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对比分析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情况。结果在260例患者中,189例糖代谢异常,占总人数72.69%。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为72.69%(189/260),空腹血糖确诊率为32.69%(85/260),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率更高(P<0.01)。结论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糖代谢异常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减少糖代谢异常漏诊率,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糖代谢 异常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应用于临床产科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的3000例孕妇的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3000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通过超声在孕妇腹部进行纵断、横断等多角度扫查。结果对此3000例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查出有25例胎儿异常,并且经过病理检查或分娩确认后,证实诊断正确。本组胎儿的畸形发生率为0.75%,与相关文献资料统计的发生率相差无几。结论临床诊断胎儿异常状况具有较大的难度,而B超可以准确的判断胎儿发育情况,使许多畸形胎儿被早期发现并及时终止妊娠,是临床上诊断胎儿异常状况的首选方法。

  • 标签: B超诊断 产科 胎儿异常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6例(肝硬化组)、Ⅱ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三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C肽、胰岛素浓度以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R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和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HbA1c、FPG、2hPG、C肽、胰岛素浓度以及IRI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和糖尿病组比较,肝硬化组FPG明显降低,而C肽、胰岛素浓度以及IRI则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共同作用,存在糖代谢异常现象。对血糖进行早期测定并合理控制,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糖代谢异常
  • 简介:对5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血糖异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异常,极易合并糖代谢异常。结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在合并糖代谢异常时临床症状更加明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及时予以相关治疗,以取得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糖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一组25例冠脉照影结果为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患者,分析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率,另选一组20例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患者,分析其冠脉照影结果,将两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⑴19例(76%,19/25)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mv,即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76%;⑵19例(95%,19/20)的aVR导联ST段抬高患者冠脉照影结果有左主干或三支病变,即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符合率为95%,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mv对诊断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有很高的阳性预测价值。

  • 标签: aVR导联 ST段 左主干 三支 冠脉照影
  • 简介:目的对88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进行临床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年龄方面的差异将其划分成为中年组与老年组,以高美仪Net12.0版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测系统为主要监测仪器,对88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的方式进行监测,以不同时间段患者的平均心率、心律失常情况、心率变异、心肌缺血实际变化情况以及缺血时间等作为监测对象,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与分析对比。结果给予88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的检测之后发现,老年组患者在心律失常等方面的发生率要明显比中年组患者高,且心肌缺血时间大多分布于凌晨(0:00)到上午(8:00)这一时间段之内。结论伴随着人们的年龄不断的增长,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而临床中24h动态心电图相关检测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能使患者尽早发现其心肌病变,并在此基础上作为反映,予以早期干预,从而使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总体发病率得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并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促使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老年 心血管疾病 24H动态心电图 临床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导联同头胸导联在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取50例正常人,使其同前者成混合体。对其同时实施常规导联以及头胸导联。对比分析两种导联对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有何区别。结果选择常规导联的4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其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85.0%(34/40),而假阳性率是32.0%(16/50);而选择头胸导联的病人,其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95.0%(38/40),而假阳性率是0%(0/50)。两种导联最终心电图诊断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进行心电图诊断时,选择头胸导联,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导联。

  • 标签: 常规导联 头胸导联 急性右心室梗死 心电图诊断
  • 简介:目的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区分心肌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组)及56缺血性心肌病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超声数值差异、形态变化差异及瓣膜返流情况。结果1A组各腔室扩大较B组明显,且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点至室间隔间距及每搏量等指标下降程度均高于B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2A组RV6/RMAX为(3.25±0.72),明显高于B组的(1.10±0.5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3A组形态变化重点表现于弥漫性运动障碍、左室球形,其百分比分别为100.0%和95.0%;B组形态变化重点表现为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室壁矛盾运动及左室圆拱门形,其百分比分别为89.3%、94.6%和87.5%,对比差异明显(P〈0.05);4A组存在多重瓣膜返流情况,B组返流则集中于二尖瓣膜,主动脉瓣膜、肺动脉瓣膜及三尖瓣等返流率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对提高心肌病诊断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电图 超生心动图 心肌病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PHilpIE33型及GEVivid7型超声诊断仪对16例14~78岁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显像检查,并进行常规心电图或其它特殊检查。结果发现心尖部心肌均有局限性增厚,部分患者局部室壁运动减低。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安全无创,心电图检查是超声心电图的有益补充,两者联合进行诊断能有效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率,是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佳途径。

  • 标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象异常的布氏杆菌病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科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22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血象变化及诊疗过程。结论布氏杆菌病患者易合并血象异常,易初步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师应结合病史,并尽早行血清学检查,以减少误诊,合理治疗。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血常规 临床表现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副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老年患者100例,均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日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年1、3、6、12个月复查血脂,肝肾功能,心肌酶,并观察达标时间及副作用。结果100例患者治疗后血脂均达标,达标时闾12周左右,转氨酶升高2例,肾功改变1例,心肌酶改变或肌肉疼痛6例。结论年龄不应成为高龄老年人(>80岁)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障碍,应根据高龄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结合生理年龄、肝肾功能、伴随疾病、合并用药情况等,充分衡量调脂治疗的利弊,积极、稳妥地选择调脂药物,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目的。

  • 标签: 高脂血症 药物疗法 降血脂药副作用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特定的生活方式、膳食类型与血脂异常类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对我院年龄18-44岁健康体检者和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膳食调查,并根据膳食热量及营养构成划分膳食类型热量超标组分为高饱和脂肪型(S1)、高动物蛋白型(S2)、高碳水化合物型(S3)、混合型(S4),热量正常或偏低组分为高饱和脂肪型(S5)、高动物蛋白型(S6)、高碳水化合物型(S7)、正低标准型(S8),同时观察血脂变化。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调查2300例,血脂异常者588例,总发生率达25.6%,TG、TC、LDL-C升高及HDL-C降低发生率依次为16.1%、14.1%、11.7%、12.9%。(2)单因素分析血脂异常与正常组比较,吸烟、饮酒、运动、BMI及S1、S2、S3、S4、S5五个膳食类型具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肥胖是各型血脂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热量超标是膳食因素导致血脂异常的基础,而富含不饱和脂肪及动物蛋白食物易导致TC、LDL-C升高,高脂、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及酗酒导致TG升高,吸烟与TG、TC、HDL-C异常相关;运动锻炼则防止HDL-C降低。结论(1)青年人群血脂异常仍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其他各型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2)肥胖和膳食热量超标是各型血脂异常的基础,膳食类型和不良生活习惯与血脂异常类型相关。

  • 标签: 青年 生活方式 血脂异常
  • 简介: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AG方案治疗MDS患者21例,其中中危.I3例,中危.Ⅱ13例,高危5例,治疗1个疗程评估疗效,有效者继续治疗1~2个疗程,无效则退出观察。结果2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8/21),其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7例,血液学进步3例,无效3例。19例患者出现轻度(I~Ⅱ度)骨髓抑制,2例出现较重骨髓抑制,其中1例抑制严重,死于严重粒细胞缺乏合并菌血症。结论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伴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及保健预后。方法分析了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院职工体检中高血压病伴血脂异常例,总结其相关因素。结果肥胖、饮食、精神紧张、年龄性别、饮酒、吸烟等是高血压病伴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调适的基础上降压、降脂及抗血小板治疗对高血压病伴血脂异常人群防治心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脂异常 相关因素 保健
  • 简介:目的对高三尖彬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方案(HAG方案)进行阐述[1],探讨HAG预激方案治疗高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2009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HAG方案化疗患者,以及20例CAG方案化疗的初次诊断MD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HAG组、CAG组,对比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HAG预激方案治疗的患者,其缓解的有效率为80%,完全缓解率为65%;经过CAG方案治疗的患者,缓解有效率为90%,完全缓解有效率仅有50%,证明HAG预激方案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具有更好的效果。结论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接受HAG预激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有效率较高,应持续性治疗,避免早期复发。

  • 标签: HAG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住院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确诊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其中共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余200例患者糖代谢状况均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评价和判断。结果200例非糖尿病患者经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共115例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占抽样人数的57.5%;总病例300例患者中,共215例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约占总数的71.6%。结论心血管住院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能使确诊率大幅度提高,减少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心血管 住院患者糖代谢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