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需要离断部分外旋肌肉、失血多、术后脱位发生率高.随着微创手术研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对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损伤成为可能.目的:对比分析Superpath全髋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全髋关节置换,试验组(30例)给予Superpath全髋置换.观察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Superpath组的中出血量为(350.12±41.12)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70.15±60.24)ml(P<0.05).术后3d、7d,Superpath组的VAS评分平均为5.25±1.02和1.02±0.11,显著低于对照组(5.35±1.01,3.25±2.12,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间组间比较,Superpath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Superpath全髋置换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Superpath入路 疗效 疼痛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中度以上瓣膜反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与病理结果。将病理结果作为依据,对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例数进行分析。分析两者符合率与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发生率,对超声心动图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350例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的患者有34例,发生率为9.71%;超声心动图对30处病变(85.71%)进行了形态学上的描述,病因提示性诊断有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 标签: 原发性心脏瓣膜 黏液样变性 超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关节脱位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11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预防性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开始康复锻炼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关节脱位发生率。结果预防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组术后开始康复锻炼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组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关节脱位的预防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和出院,预防关节脱位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如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1、3年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9.21±15.21)min,长于对照组的(82.03±15.56)min(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为(518.73±11.26)ml,多于对照组的(370.78±12.02)ml(P<0.05)。手术后3年观察组优良率(70.59%)高于对照组(47.06%)(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但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更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的手术成功率和疗效,避免关节功能的丧失。方法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50例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病人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术后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手术成功,术后病人患肢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膝关节置换 功能恢复网 转载请注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期间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予以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Bromage评分和感觉起效时间、麻醉用量和阻滞完善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意识障碍和肺部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降低,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 标签: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重比重 单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负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输血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内固定治疗,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负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疼痛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疗效,应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态、合并症及骨折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置换术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全髓关节置换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行全髓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应用病例对照法进行分析。84例行全髓关节置换患者均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干预为干预组,84例仅采取了常规护理为常规组。2组均采用Harris功能评分评价其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评价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Harris功能优良率96.4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29%,P<0.05,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4.0%,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3.10%低于对照组的34.52%,P<0.05。结论全髓关节置换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体位护理,可极大程度减少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 标签: 全髓关节置换术 手术体位性损伤 体位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髋关节置换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94 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平均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全麻(对照组 47 例)与腰硬联合阻滞(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置换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全髋部置换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采用生理盐水,观察组在麻醉后给予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载脂蛋白E(apoE)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尿量以及输液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手术前1d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d、5d的MMSE评分均降低,但在手术后7d患者的术后MMSE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在全髋置换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防止患者出现脑组织损伤,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麻醉苏醒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较高,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复合全麻,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剂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无明显差别,但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血压及心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配合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护理人员的配合和护理下,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相应的配合和护理工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首次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康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6%、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名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止痛泵镇痛,治疗组采用术后股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采取术后镇痛3d,并记录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锻炼情况、睡眠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36、48、56、7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膝关节主动活动早于对照组;治疗组睡眠状态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例数大于治疗组且止痛药使用频率高于治疗组。结论连续神经阻滞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能好,有利于患膝关节术后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股神经 置换 镇痛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中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全身麻醉处理,给予试验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麻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麻醉处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