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是目前儿童肝病就诊及住院的首位原因,延误治疗会引起不可逆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意义重大,脐血胆汁酸有望成为早期预测胆汁淤积症的指标,针对脐血高胆汁酸者进行干预,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减轻其病情。

  • 标签: 胆汁酸 胆汁淤积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本次选择共选择38例13岁以下疑诊为睾丸扭转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4例患者在探查病理中确诊为睾丸扭转,且均为鞘膜内型,术中可见患者的睾丸系膜交叉,32例患者绕精索旋转180°~720°,2例患者绕与精索垂直的轴线旋转18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达89.5%。急性附睾炎和急性睾丸炎均有1例。18例睾丸复位固定性鞘膜翻转术,14例患者的扭转时间在12h以上,术中可见睾丸坏死,4例因患者家属反对进行固定,经6~20个月的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可见,性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法复位不可靠,一旦怀疑时睾丸扭转,就应该及时展开手术探查。

  • 标签: 儿童睾丸扭转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特点、救治体会及患儿转归,为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的提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与普通手足口病的患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5~7月之间(占79.1%)。发病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6.5%),高血糖(51.6%)以及肢体抖动和无力(58.8%)。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79.1%),呕吐及惊厥(75.6%),精神烦躁及头痛(70.9%)和出现颈项抵抗征(72.1%)是神经系统受损的早期表现。90.7%的患儿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出现于病程前4天。较普通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典型症状出现早且频率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住院时间较普通患儿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及甘露醇。出现肺水肿前兆时积极进行机械通气。结论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及头痛,呕吐或精神烦躁,肢体抖动和无力,颈抵抗征等神经系统症状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识别重症患儿的危象表现,及时进行降低颅内压,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发生创伤性病变出现肺栓塞的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骨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分别在早期给予诊断及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接受治疗前与实施治疗后其呼吸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3.1±0.8)分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5.7±1.1)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生存质量评分合计(31.34±8.87)分与接受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评分合计(64.67±21.78)分,差别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实施早期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可以应用推广。

  • 标签: 创伤 骨科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教育与婴儿智能发育之间的关系,寻求提高丹阳市云阳镇婴儿智能发育水平的有效方法,为以后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婴儿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另100名婴儿作为对照组只是一般的儿保门诊营养指导。两组婴儿在1个月(未做早期教育前)和12个月时分别做智能发育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在1个月时无明显差异,在12个月时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儿智能发育,且方法简单易行,宜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教育 智能发育 婴儿
  • 简介:摘要随人口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为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早期预防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老年性痴呆早期预防 延缓发病 降低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康复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总体满意度46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79.17%),两组干预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康复组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塞患者 早期康复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56例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肛门排气及胃肠道恢复,血清白蛋白比术前无明显下降。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营养安全可靠,有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胃癌术后 早期营养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HAMD评分。结果治疗前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迟滞、绝望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情况。

  • 标签: 早期 康复治疗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贫血的早期干预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予以围产期贫血早期干预的孕产妇设定为观察组,100例未经贫血预防干预、产前入院分娩的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以观察围产期孕妇予以贫血早期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贫血发病率分别为13.8%(11/80)、72.0%(7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6.3%(5/80)、26.0%(2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围产期孕妇膳食营养指导、小剂量补贴等贫血早期干预,可有效避免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对妊娠结局亦有较好改善作用。

  • 标签: 围产期 贫血 早期干预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71例剖宫产的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使用母乳喂养,对照组组患儿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新生儿抚触、游泳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值、首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在术后半小时进行教育。实验组给予个体化教育,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姿势,全面的身心护理。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及母乳喂养的时间,次数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时间,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是提高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率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婴幼儿喂养行为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儿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根据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独裁型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喂养行为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同时喂养行为也影响了儿童营养状况、社会情感的发展和进食行为。本文还阐述了喂养行为的评估方法,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儿的营养失衡率,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性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其临床疗效、美容性等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操作时间为90min,术中失血量10-100ml,平均40ml,无手术死亡。4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有43例均获得成功,美容效果显著,未出现乳腺内陷现象,只有1例出现轻微乳腺组织内陷,无组织内陷率97.7%,手术成功率100%;术创部位皮肤无明显瘢痕,双乳对称,无功能影响,无肿瘤组织残留,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全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心、脑、肝、肾等器官疾患加重。结论给予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可以保证患者乳房美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疗效 美观性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2月,选择16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失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测定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参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比较不同时间顺序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数据的差异。结果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导致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缩小,并随着病程的延长呈降低倾向,不同时间AB、BC数值,AB/BC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小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具有紧密的关系。结论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预测
  • 简介:摘要鉴于当前公立医院筹资活动多元化,所引发的一些筹资风险,本人认为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医院筹资风险的监管及审计力度,及时规避医院财务筹资风险。本文从审计的角度,发现筹资活动风险点,积极主动地防范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对公立医院健康稳步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医院筹资活动 审计风险点 防范与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