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患侧腘静脉与健侧股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静脉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部位不同,分为患侧腘静脉置管35例(A组),健侧股静脉置管23例(B组)。观察护理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溶栓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腘静脉置管较健侧股静脉置管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均得到很大提升。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置管溶栓 舒适护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病人预防静脉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03.01-2023.03.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重症病人。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下2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下肢静脉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4.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睡眠质量评分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重症病人静脉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重症 早期护理干预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血友病合并静脉的护理情况。护理要点:出血情况评估及预防出血管理,患肢功能位制动护理,疼痛管理,感染及压疮预防护理。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左上肢功能恢复,超声提示血栓瘀斑消失,血肿缩小,无继发出血、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恢复良好出院。

  • 标签: 血友病 深静脉血栓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临床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症位置一般处于腓肠肌部位的静脉,患者通常表现为血液运行障碍、疼痛、肿胀等。随着现代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术后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认识,本研究针对妇产科高危人群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展开讨论,通过加强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概率,提高该病症的治愈率。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在下肢静脉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110例下肢静脉形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5例,随 机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下肢静脉形成症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症状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中 40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 72.7%,观察组中 50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 9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医用弹力袜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下肢静脉形成状况改善,适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用弹力袜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骨科术后在下肢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临床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 56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2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有效缓解率为 96.43%,对照组为 89.2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为 92.86%,对照组为 85.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下肢静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2015年 4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28例下肢静脉行介入治疗的 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64例)和观察组( n=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 P<0.05) ,观察组护理 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下肢静脉介入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6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下肢静脉缓解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有效缓解率、各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 (thrombosisofdeepveinoflowerextremities, DVT)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下肢,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皮炎、淤滞性溃疡等,病因与静脉流滞缓等因素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临床中妇科盆腔术后 DVT的发生率约为 8. 3%~ 11. 6%,急性 DV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肺栓塞的产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故在临床中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展开论述。

  • 标签: 妇科手术后 患者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静脉形成(DVT)的相关因素并制订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糖尿病患者行双下肢99mTc—MAA静脉显像和,或超声检查,同期获取空腹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等实验室资料及年龄、病程、下肢症状(肿胀、静脉曲张和糖尿病足)、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等临床资料。对各单因素的DVT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各因素与DVT发生的关系。结果28例糖尿病患者(48.3%)并发DVT;不同年龄、病程、血糖、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水平、下肢症状、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患者间下肢DVT发病率有显著差异;不同血压水平、体重指数、糖尿病类型的患者间DVT发病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龄、长病程、高血糖、高血胆固醇、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综合作用易致下肢DVT,应尽早干预、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以减少DVT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深静脉血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在下肢静脉形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下肢静脉形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随机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下肢静脉形成症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症状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40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2.7%,观察组中50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下肢静脉形成状况改善,适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用弹力袜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下肢骨折术后静脉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80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其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对2组患者进行静脉发生率、下床及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2组数据对比而言,观察组的静脉发生率、下床及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基本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胃癌术后患者对下肢静脉(DVT)的作用。 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化等分为两组,在手术后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每组各有40人,试验周期为5天,随访时间为2月,比较随访期间内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随访结束时的总护理满意度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随访期的DVT发生率为15%,对照组在随访期间DVT发生率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了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胃肠道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妇科恶性肿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疾病,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该疾病发病部位较为特殊,治疗过程中会涉及女性生殖器官,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层面与心理层面,并且手术治疗较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下肢静脉形成为最常见并发症,临床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预防下肢静脉形成,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动日记联合烫熨治疗对预防下肢静脉的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开始时间为2022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5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运动日记联合烫熨治疗,对比两组血栓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栓发生率和满意度对照中,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22.00%、实验组为2.00%,对照组满意度为84.00%、实验组为98.00%,(x =11.860,p=0.012),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运动日记联合烫熨治疗对预防下肢静脉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运动日记 烫熨治疗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静脉风险评估和护理对策探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接受整体护理,为观察者,余下30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b、PT、aPTT、及TT各指标的稳定状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分析肝胆外科术后并发静脉的诸多因素为目的,并制定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在满足此次研究采纳、排除标准的条件下,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肝胆外科择100例术后并发静脉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取2019.8-2020.8月期间,征求其意愿后,以自由抽签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参照组,通过对两组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案,做详细阐述,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显优且得到患者一致认可,据总结相关因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接近正常值,患者满意度高达94%,与此同时,较参照组各数据,引用统计学计算分析,差异性较大且意义成立(P<0.05)。结论 针对肝胆外科术后并发静脉的诸多因素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策略,可改善其凝血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得到了高度肯定,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提倡推广,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肝胆外科 深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策略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下肢静脉形成(DVT)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40例发生下肢静脉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析相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结果:对照组发生DVT患者的年龄、卧床时间、术后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发生DVT的患者;术后观察组患者FIB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VT、肺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因素分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对产妇下肢静脉率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时段:2017年05月至2020年05月,收集本院接治的产妇开展研究,共收入68例,采取分别抽样法分组,即采纳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4)和剖宫产围产期护理的观察组(n=34),对比护理满意度、下肢静脉率。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2.35%)相比,观察组(97.06%)更高,P<0.05。分析下肢静脉率,和对照组(17.65%)相比,观察组(2.94%)更低,P<0.05。结论:实施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对产妇具有降低下肢静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围产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术后实施早期预警性护理或干预方法,对于预防术后静脉的形成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共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预警性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静脉发生率及下肢肿胀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发生静脉的几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的发生率22.5%;而且下肢肿胀情况,研究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了预警性的护理治疗后,患者静脉病的住院发生率也得到比较显著度的相对降低,住院总时间缩减。

  • 标签: 预警性护理 肺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