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下肢静脉栓塞(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血栓形成后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甚至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DVT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

  • 标签: 髋部骨折 手术 深静脉栓塞 预防
  • 简介:总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再通的护理.血栓性堵管后再通的护理措施是行尿激酶溶栓、更换连接器、指腹揉搓法等.25例血栓性堵管通管成功23例,成功率92%.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血栓 通管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2],在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中,PICC较其他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风险、节约费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脱落 护理警示
  • 简介:总结4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肺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为年龄≥60岁、静脉、慢性心肺疾病;临床特征为症状体征不典型、心电图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异常、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护理重点为做好一般护理、氧疗护理、抗凝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经治疗及护理,48例中好转43例、未愈4例、死亡1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高危因素 临床特征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针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在3M透明敷贴固定的基础上加戴一次性网帽。比较两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X^2=13.02,P〈O.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8.95,P〈O.01)。结论一次性网帽固定d,JL头皮静脉留置针可以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管,有效延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头皮 一次性网帽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搓揉结合反复回抽处理PICC血栓性堵管的效果。方法对39例PICC体外段见血凝块的完全血栓性堵管患者应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法处理。结果34例导管完全通畅,4例部分通畅,1例拔管。结论PICC发生血栓性堵管可采用搓揉结合反复回抽方法。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性堵管 搓揉结合反复回抽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供给病人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是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的主要途径.我院普外科自1976年10月开始对围术期或危重病人经颈外静脉切开法(48例次)进行TPN、1984年1月开始使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300例次)进行TPN,1986年9月-2010年12月经皮中位颈内静脉穿刺(2800例次)进行TPN.期间克服了颈外静脉切开插管创伤大、操作繁琐、置管成功率低、导管感染率高、浅静脉炎发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短、同一静脉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同时避免了锁骨下静脉置管易发生气胸造成穿刺操作者严重的畏惧心理,从穿刺配合到后期日常护理,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总结对比如下.

  • 标签: 颈内静脉穿刺 固定方法 中位 锁骨下静脉置管 PARENTERAL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固定敷贴粘贴紧、不透气,高温天气时,患者大量出汗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对2008年以来18例行PICC发生静脉炎的病例进行研究,总结其治疗及预防方法。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静脉炎 高温 预防
  • 简介:晚期癌症病人大多全身极度衰竭,每天需从静脉补充必需的营养物质及进行各种必需的治疗,而长期的化疗及营养不良给外周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癌症病人进入晚期治愈的可能性很小,护理的重点应放在满足病人的需要,尤其是提高舒适

  • 标签: 晚期癌症病人 静脉穿刺输液 护理 锁骨下 外周静脉穿刺 营养物质
  • 简介:静脉采血为有创操作,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局部疼痛、出血、青紫、肿胀.为了减少病人采血并发症,我们尝试在肘正中静脉采血时采用垂直进针方法采血.经过观察发现垂直进针法采血可有效减轻疼痛,减少采血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采血 垂直进针法 应用 成人 并发症 有创操作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扣眼穿刺法和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血透患者50例,其中前臂内瘘48例、上臂内瘘2例。随机分为扣眼穿刺组25例和绳梯穿刺组25例,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均为弹力绷带压迫法。随访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内瘘止血时间、闭塞、感染和动脉瘤等情况。结果扣眼穿刺组患者6个月后内瘘止血时间较6个月前减少下降,而绳梯穿刺组前后止血时间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6个月后内瘘横径显著增大,而扣眼穿刺组前后横径无显著变化;绳梯穿刺组内瘘发生闭塞6例,形成动脉瘤9例,显著高于扣眼穿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瘘发生感染分别为2例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技术能有效减少血透患者内瘘止血时间,降低内瘘闭塞、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绳梯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应用输液港300例肿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00例患者在使用输液港过程中发生问题有22例次,发生率为7.3%,其主要的问题是堵管有13例次(59.1%),感染有6例次(27.3%)。结论及时观察和处理输液港发生的问题和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保证输液港有效通畅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中心静脉输液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用于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0年8-9月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气雾剂喷洒,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喷洒,约60s后均按静脉穿刺常规操作程序行手背浅表静脉穿刺。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强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5.36,P<0.01)。结论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用于静脉穿刺时镇痛效果明显。

  • 标签: 利多卡因氯己定 镇痛 静脉穿刺术 气雾剂
  • 简介:总结了16例肘部动静脉内瘘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穿刺失败,出现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内瘘保护能力差等。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包括做好穿刺前、穿刺时透析的护理,拔针的护理,透析后的护理等。认为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可有效提高肘部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寿命,发挥其"生命线"的作用。

  • 标签: 肘部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外敷医用兵兵贴和外涂喜疗妥乳膏在治疗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ICC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医用兵兵贴外敷,对照组采用喜疗妥乳膏涂于患处,比较两组疗效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敷兵兵贴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而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用兵兵贴 喜疗妥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总结210例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手臂的功能锻炼,以及术后的自我护理,内瘘的锻炼及监测护理等。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良好,手术成功率达93.33%。认为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对于内瘘的成形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之一[1],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由于胺碘酮极易引起静脉炎,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2],部分病人因此不得不停用静脉注射胺碘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科对静脉注射胺碘酮的病人采用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加地塞米松混合液,用于预防及治疗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炉甘石洗剂 地塞米松 胺碘酮 静脉炎 联合用 抗心律失常药
  • 简介:目的探讨美皮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根据静脉炎分度情况将8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美皮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两组Ⅰ度静脉炎均治愈,Ⅱ度、Ⅲ度静脉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6,P〈0.05)。结论美皮康可以有效治疗中、重度静脉炎。

  • 标签: 美皮康 静脉炎 神经外科
  • 简介:肺动静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肺动脉分支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交通,使部分血流不经肺泡毛细血管床而直接回流人心脏^[1],是小儿时期罕见的肺部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咯血,咯血量大时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创伤性小、止血快,已成为急性大

  • 标签: 舒适护理 儿童 动静脉瘘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 简介: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根据《2011年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和临床特点设计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核查表,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核查表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核查表,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和导管维护时管理小组核查记录,及时反馈改进。2011年2月至8月,临床使用安全核查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02‰,较2010年6月至12月的5.80‰有降低。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安全核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