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狂犬疫苗接种患者842例,对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在接种首剂2针到第3剂次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同时统计患者发生不同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从首剂2针到第3剂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63.79%(37/58)、24.14%(14/58)、12.07%(7/58);发生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瘙痒,全身皮肤红斑、荨麻疹的几率分别为53.44%、22.41%、20.68%、3.44%。结论: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

  • 标签: 狂犬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外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之间,对医院治疗的82例脑外科病人为主要对象实行了随机的小组考察,其中41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另外41例配合应用护士防范措施(观察组),并对比分析了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护理结果分析比较,导致脑外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因素包括管理、患者、护理人员三个方面,其中采取针对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偏低,组间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外科 护理 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2021年我院上报的2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ADR主要集中在18-40岁患者193例,占70.69%,其次6岁以下患者45例,占12.82%;引起ADR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32.97%;新的占14.29%,严重的占1.47%;ADR涉及药物16类87个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85例,占31.14%;ADR累及的系统/器官304例次,主要累及皮肤137例,占45.07%。结论:面对特殊人群需要加强ADR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 关联性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小儿消化不良的患儿采取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的治疗方式,对于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36例小儿消化不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18例,分被采取雷尼替丁与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人数明显由于对照组患儿(P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 雷尼替丁 多潘立酮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中整体性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样67例,盲选抽签法分组,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参照组,n=31)和整体性护理(研究组,n=36),比较SF-36、HAMD、HAMA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F-36分值比参照组高,HAMD(6.18±2.20)分,HAMA(6.57±3.16)分,比参照组(8.86±2.47)、(9.18±3.34)分低,P<0.05。结论:实施整体性护理不仅能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还可有效消减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价值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单一切口微创直视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围手术期及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十病房同一术者行多支(两支及以上)OPCABG手术335例,其中男257例,女78例,年龄34~84岁,平均(61.35±8.79)岁。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旁路移植组(微创组,100例)和正中开胸旁路移植组(正中开胸组,235例)。为排除混杂因素,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术前超声心动图、旁路移植数等12项数据进行1:2匹配。匹配后微创组82例,正中开胸组127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等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正中开胸组死亡2例,心肌梗死2例,卒中1例;微创组心肌梗死1例,无死亡、卒中发生。两组30天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中开胸组比较,微创组术中乳内动脉使用率更高,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再次开胸、新发房颤和机械辅助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长,而围手术期输血、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正中开胸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两组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和移植血管总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侧肋间小切口微创多支OPCABG术是一种安全且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疗效和近期通畅率与传统正中开胸OPCABG类似,术后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微创 倾向性评分匹配 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安徽省儿童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1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6例,女性173例;年龄3~69个月,中位年龄15个月。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71)和预后良好组(n=448),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两组患儿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基线均衡的样本。比较两组灌肠方式、套头位置、白细胞计数、血清乳酸、CO2结合力、CRP、腹腔积液以及超重/肥胖等变量的差异,再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与预后情况进行1∶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519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中发生预后不良71例(13.7%)。PSM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血便、腹泻、发热症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哭闹、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SM法,两组共69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以上协变量在两组间分布都达到均衡(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灌肠方式、套头位置、腹腔积液、血清乳酸水平、超重/肥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灌肠方式(OR=3.478,95%CI:1.150~10.517,P=0.027)、套头位置(OR=6.596,95%CI:1.669~26.056,P=0.007)、血清乳酸(OR=1.012,95%CI:1.003~1.021,P=0.010)、超重/肥胖(OR=6.085,95%CI:1.650~22.436,P=0.007)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空气灌肠、套头位于左半结肠、血清乳酸水平升高和超重/肥胖。

  • 标签: 肠套叠 儿童 灌肠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时的最佳抗凝方法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高危出血倾向的、需要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抗凝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实行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抗凝;B组实行低分子肝素法抗凝;C组在B组的抗凝法基础上每6~8h进行一次肝素盐水冲洗浸泡管路及滤器。对比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患者更换滤器的次数和每次治疗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中患者出现体外循环凝血、出血的发生率C组优于B组和A组,从整体对比可知,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A组(P

  • 标签: []高危出血倾向 持续血液净化 抗凝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及研究组采取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能够有效提高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帕罗西汀 抑郁症 治疗效果 自杀倾向
  • 简介: 摘要:目的:新的留置引流管的方式及缝合技巧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外科 2021 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患者共200例。分为非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59例和引流管切口后置入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141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48例非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和48例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成功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满意度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术后前 3 d 连续缝合组切口 VAS 疼痛评分、BCS 舒适度评分及术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间断缝合组 结论 连续缝合引流管后置方法可以达到胸外科快速康复要求,本方法安全、有效,并能满足患者对伤口愈合的美观需求,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皮内缝合 单孔胸腔镜 倾向性评分匹配 VAS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倾向性护理对急诊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倾向性护理的研究组(44例)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三项气血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呼吸衰竭 倾向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黄斑中心凹的发育大概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胚胎期、晚期胚胎期、生后早期和成熟期。其发育过程和中心凹无血管区、Müller细胞及黄斑色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涉及内外层视网膜神经元的双向运动,及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光感受器等多种细胞参考。中心凹发育不良是指既无中心凹,又无中心凹无血管区,根据OCT图像,其严重程度分为1~4级典型的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和不典型的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并与白化病、先天性无虹膜、孤立的中心凹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相关。其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65-470)

  • 标签: 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
  • 作者: 高敏 孙旭光 肖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眼科纵览》 2022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 10004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疫苗接种依然是人类历史上对抗不同病毒感染的最有效干预手段。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在预防COVID-19方面的总体益处已得到充分证实。与此同时,也出现了COVID-19疫苗接种后眼部不良反应的报告,可累及眼部多种组织,如眼睑、角膜、巩膜、视网膜、葡萄膜、神经和血管等,临床表现为角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神经麻痹、血管阻塞等。眼科医生应关注COVID-19疫苗接种后眼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85-390)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接种 眼部表现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过去十年迅速发展,并成为最具有前景的肿瘤治疗之一。但ICI打破了机体的免疫平衡,降低了T细胞耐受性,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IRAE可以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内分泌、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系统等,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尚无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出现。轻度的IRAE可以通过停药缓解,严重的IRAE需要积极治疗,一线治疗为糖皮质激素,激素效果不佳可考虑免疫抑制剂,但目前最佳免疫抑制剂选择尚存争议。本综述概述了IRAE的流行病学及可能机制,以及一些有潜力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并介绍了几种免疫治疗相关脏器毒性及管理方法。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 作者: 尹梓溪 万扬 竺晓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先天性角化不良(DC)是以皮肤黏膜异常、进行性骨髓衰竭和高恶性肿瘤风险为特征的短端粒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异质性高、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漏诊。DC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临床表现、家族史、端粒长度及基因检测。目前临床上DC相关骨髓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口服雄激素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现从D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与婴幼儿死亡率升高、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神经发育障碍及医疗费用增加密切相关。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领域的技术进展,BPD的表型发生了变化,从主要影响晚期早产儿的纤维囊性疾病演化为一种肺实质发育受损和血管发育失调疾病,主要影响胎龄< 29周的早产儿。研究显示,BPD对患儿的严重影响可持续终生。BPD患儿成年后可有肺功能异常、运动耐力下降,而且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增加。证据表明,BPD是未成熟肺脏受到遗传-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综述对BPD各种临床定义、影像检查以及有助于BP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此外,本文还评估了关于预防和治疗BPD的最新证据,讨论了针对早期、进展期及长期BPD的有创和无创通气策略及药物治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