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协同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癌因性疲乏的改善观察。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40例肺癌患者,对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例肺癌患者,对其给予协同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护理前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对降低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作用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肺癌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癌因性疲乏 改善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初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观察组施行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喂养护理、睡眠护理、清洁护理、成长护理以及症状观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初产妇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零缺陷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不良情绪、自我护理能力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1日到 2021 年12月31日期间的 8800 例血液净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00例患者,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零缺陷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液净化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将零缺陷护理应用于血液净化患者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零缺陷护理 血液净化 不良情绪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协同护理模式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采取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且协同护理模式具有高效与优质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2017.1该院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为62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并将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ESCA评分为(86.37±8.30)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43±7.32)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在出院后的3个月与6个月,观察组患者SCHFI评分及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乳腺癌患者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共60例,按自由和平均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和自我责任感、自己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掌握疾病知识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自我责任感、自己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和掌握疾病知识程度评分和观察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评分较高,且P<0.05,两组差异明显。和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概率较低,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显著,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乳腺癌 围手术期 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50例高血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积极延续护理干预,比较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积极延续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且指导患者健康行为,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协同护理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协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协同组患者在与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依从性评分。结果协同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及透析方案依从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依从性,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协同护理 血液透析 自我护理能力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全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MHL评分比较和治疗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问卷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以及症状MHL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状况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疗效和自我护理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院外护理支持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7年8月在我院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院外护理支持,对照组常规随访,采用自制的"自我护理能力评价量表"对其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较出院前1d均有提高,但实验组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喉切除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外护理支持,改善了患者出院后的护理状态,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全喉切除 护理支持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早期造口护理干预应用于出院造口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挑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80例入院医治的造口患者。所有试验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在此次研究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造口护理。结果 经护理后,关于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关于自护能力掌握程度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造口患者的护理中,选择早期造口护理,效果较好。

  • 标签: 早期造口护理干预 出院 造口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如何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修复能力。方法:40例输血肾衰竭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控制组,每组20例。对于患者群体的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协调一致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与自立性和生活质量评估相比较。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医疗知识、自我服务技能、自立能力、依恋、减轻影响、身体完整、身体功能、人际关系、社会功能、身体疼痛、身体疼痛、运动、心理健康、整体健康评价与非统计意义相比,p & gt0. 05 .干预后数值显着上升,观察组明显高于替代组,p 0. 05 .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改善血液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临床上是合理的。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4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结肠造口患者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0 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20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对结肠造口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结肠造口患者 自我护理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