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模式的创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模式的创意

王贵平

德昌县城北学校 615100

摘要::数学学科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数学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学法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方法,需要得到数学教师的合理应用。本文对问题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采取问题导学法教学方式,通过设定丰富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轻松攻克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师组织设计问题导学的过程也是一种成长,利于师生共同进步.本文主要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阐述,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起到参照与推动作用.

  1. 问题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法,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启发性原则.教师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体验、兴趣等入手设计相关的内容,确保包装后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问题的逻辑性不能忽视,应当兼具表面的趣味引导与内在的探索启发,丰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与启发性,从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是目标性原则.要求每个问题提出都应当始终围绕引导与启发这一目标性原则,实现问题整合与有的放矢提出.如在《平行》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的数学思想,问题设定过程与情境如何变化,都应当始终围绕这一引导方向展开[1]

  1.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实现了问题包装与师生双向互动,更利于推动教学发展与促使教学任务完成.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提出“如果小球质量是x克,可得方程2x+1=5,如何求x的值呢”的问题,引导学生填表,当x=1至5时,相对应的2x+1值是多少.让学生围绕问题以填表的方式验证出当x等于多少时,能够使方程2x+1=5两边相等.教师设计有参与性的情景背景,更利于学生引导学生思考[2]

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3.1问题导学法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对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内容讲授时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如果问题的提出偏离了教材的范围很可能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想利用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就必须将教材内容与问题进行充分结合,即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所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对教材内容知识的探索中,通过多个问题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恰如穿针引线,只有这样,问题导学法才能够起到积极效用。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是有根可循的,这些问题既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应该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或扩展,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既实现教学目的又可达到学生对获取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巧妙地创设生活情景并据此提出问题,并根据情景的逐步发展和问题的逐步提出导出教学内容,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3]

3.2运用生活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升入初中后乍一接触大量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性质和定理等知识,很容易因内容乏味而丧失学习兴趣,听不懂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应用能力。讲解《一元一次方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以下例题:“某服装店搞促销活动,全部商品均打8折优惠,已知一种衬衫的成本价是60元,按8折销售商家得到的利润率是40%,求衬衫的标价和优惠价分别是多少。”这道题虽然按照以前解应用题的方法也能解决,但是会比较麻烦和复杂,而且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关系。教师提示将标价设为x元,学生尝试列出等量关系(80%x-60)/60=40%,解出x=105,优惠价是105×80%=84,大大简化了问题,在生活情境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3培养质疑精神

问题导学法更利于学生质疑精神养成.从学生知识积累基础入手,灵活运用一题多用教学手段,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同一个数学模型,向其他小组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的同时,实现知识系统化,从而带动学生应用意识与归纳综合能力养成.如围绕“已知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这条直线上有多少条线段”的数学模型,鼓励小组向其他学生提出自创问题,如“全班40名学生,每两人互相握手1次,需握手几次”、“甲乙两站点间有10个停靠站,每个站点间需准备的车票不同,需准备几种车票”、“n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等问题.同时小组围绕各个小组提出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同数学模式解决,更利于学生建模能力提升与建模思想意识的深化,问题导学法培养了学生思维创造性与独立性,营造良性竞争学习氛围,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更利于学生个性特征与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最终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

3.4问题导学法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

古语有云:“别类分门,因材施教。”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考方式甚至性格特点各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弱,有的学生外向、善于配合,有的学生腼腆内向,不爱发言。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授课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特点,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并且在设计问题时能够依照学情将问题分档。好的问题导学法必须将问题设置为梯度问题,有难有易,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大部分学生稍微思考便可以作答,鼓励学生都能大胆发言。但要注意,简单问题不宜设置太多,一旦太多,就会让学生因为缺乏难度而丧失兴趣,但是也不能太少,一旦太少,大部分学生就难以参与到课堂中,造成一节课只有特定几位“尖子生”作答思考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学情,把握问题难度。同时,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质量,要适宜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对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和实际转化价值[5]

结束语

问题是辅助教师展开数学教学的一个有效工具,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问题导学策略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谨慎求证,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提出形式多样的问题,运用趣味问题、生活问题和悬念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激发探索欲望,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0(32):81-82.

[2]李霞.“问题导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解读[J].学周刊,2020(32):107-108.

[3]邓官林.浅议问题导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30):57-58.

[4]高娟娟.开展问题导学,启迪数学思维[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45.

[5]徐先龙.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模式的创意[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