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社会适应性准备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社会适应性准备的探究

王梦缘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第一幼儿园 吉林省敦化市 133702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探究幼儿社会适应性准备,在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这一关键时期,幼儿规则意识、自主性、独立性等方面,老师与家长配合、家长与学校配合、学校与学校配合达到更好的帮助幼儿平稳过渡。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合作;幼儿社会适应

正文: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懵懂时期过渡到小学,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转折,不仅要离开自己喜欢的老师、熟悉的同学,更要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模式,面对这一变化给幼儿带来的冲击,为了让幼儿更快更好的接受,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小学双向互动,不能片面的只准备幼儿认知、语言、思维等的发展。

从幼儿园到步入小学,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规则意识不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差等,因此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更多的是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我们应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学习和掌握。那么,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一、家园合作,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需要融入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逐步的提高其自理能力。如:区域游戏时独立收拾材料;离园前自行整理物品。在班级中建立“我们的一日生活”“小学的一天是怎样的”等一日生活秩序图,帮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内容,培养时间观念。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和科学的育儿方式,从而保证家校合一,具备统一的规律作息。家园合作,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我保护等等。

二、创设环境,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在幼儿社会适应性准备中,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正确相处,帮助他们学会交往技能,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情感,获得责任感等。

(一)丰富交往经验,获得交往方法

     同伴的交往经验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的建立和人格的形成,幼儿会根据交往经验,逐步形成对自己各方的认知,产生自我价值感,确立自我意识,在此过程中,正向的交往经验,对幼儿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自我人格的积极发展。

(二)强化交往行为

一日生活中,教师为幼儿建立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让幼儿在事件中得到锻炼。如“教师为幼儿提供小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通过协商、轮流提供帮助、表达感受等,与同伴进行交往,强化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更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的设计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关系。如:在延伸活动中,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把小路变成大路?鼓励幼儿多组合作共同尝试用新的材料连接小路,变成大路,幼儿既体验了小组合作的快乐又获得了小组合作的经验。

(三)获得美好情感

模仿是幼儿社会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的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发展起来的。教师通过对幼儿良好行为的肯定和鼓励,在幼儿心目中树立榜样,帮助他们从成人的反馈信息和评价中认识自己,促进其对规则的要求理解与践行,为实现自我管理而服务。因此,教师在班级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体系。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不仅要“走出去”到小学看,也要“迎进来”邀请一年级的哥哥姐姐走到幼儿园,带领大班幼儿一起阅读、游戏、学习,如此,不仅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还培养了他们对小学的美好感情,让他们学习到了与人交流合作的方法

三、有机渗透,发展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幼儿从进入小学开始,逐渐远离家庭的保护,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做好任务管理、行为管理和情绪管理等,以便日后在社会中更好的掌控自己,适应社会。

(一)在环境中提高任务意识

为了促进幼儿自我规训和行为自律性,教师从幼儿视角出发创设环境,通过教育价值提升他们的规则意识。在一日常规中,有目的、有秩序的完成任务,从而提升幼儿自我认知和管理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例如:通过“图标法”制定总卡区、区角名称及区域规则,图文结合的区角材料标志。

(二)塑造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逐渐增强,社会性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有着强烈的遵守规则需求,并希望自主规划自己的活动。因此,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整体性、发展性等原则,让他们在游戏活动开始之前做好行动计划,塑造自我规划行为。

     此外,教师还应善用班级管理制度,帮助幼儿管理自己和服务他人。例如,在班级建立值日生制度,让幼儿通过动手劳作展现自己的才能,服务于集体;建立班级公约,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优化自我管理效能,也减轻了带班老师的管理负担。

(三)提高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研究表明,0-6岁是培养幼儿情商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幼儿早期就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幼儿在进入小学后的身心状态会更好,其知识学习和社会交往也会表现得更佳。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应帮助幼儿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幼儿有不满情绪时,引导幼儿识别自己的情绪,鼓励其用“我现在很生气”“我也很伤心”等语言来表达情绪,再引导他们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感受,帮助其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此外,教师也可以在阅读区适时地投放一些情绪管理类的绘本,如《生气王子》等,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识别他人的感受,逐步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家庭、幼儿园和小学的全方位联动,我们应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主动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社会性交往、自我管理等方面,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白佳玉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适应性的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翁飞燕 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3]王梓杨 “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