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西环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23年03月-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0例。对照组(n=30)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n=30)采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炎症因子CRP的含量、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CRP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支原体肺炎采用多西环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从而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21年5月-202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骨外科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了对照组30例患者和观察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加入了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到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外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接收的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情况。结果:实验组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情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实验组消化道反应比对照组轻,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存在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机体功能,减少消化道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乳腺癌 化疗 消化道反应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途径和效果。方法:分析感染科病人特点,制定人文关怀具体实施方案,将其应用到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中。结果: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护理管理模式的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我科室还荣获了“出院患者满意度优秀科室”及“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示范病房”。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感染科护理管理实践,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管理 感染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社区共计52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52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的时间开始于2021年十月份,研究的截止时间是2023年十月份。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在研究的开始阶段将参与研究的52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每组均纳入26名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的患者提供社区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以此判断社区护理干预对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居家养老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社区护理 居家养老 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访视及妇女保健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4名产妇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的时间开始于2022年一月份,结束于2024年一月份。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准确性,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提供产后访视及妇女保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产妇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况更好。结论:产后访视及妇女保健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产后访视 妇女保健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在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带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由理论教学过渡到实际操作,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化与延伸。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一代的护士培养中,临床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临床教学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下级护士的质量。本文采用综述分析的方式,对多年的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下级护士的特点展开了讨论。当前本文将对当前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下级护士 临床带教现状 思考 改进做法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全程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儿童接种成功率方面的影响价值。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为限,以120例预防接种儿童为据,系统抽样法将其均分两组,1组:提供常规干预策略;2组:提供全程护理+心理护理方案,随之进行疗效比对,分析阐述。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得出,2组采纳方案实施性更强,收获效果显优1组(P<0.05),具体可见于接种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方面。结论:全程护理+心理护理的实施应用,可显著提高儿童接种成功率,增加家属满意度,值得采纳与推行。

  • 标签: 全程护理 心理护理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份至2023年6月份的200例行预防接种的儿童纳入本次研究,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参照组儿童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分析两组儿童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更低,P<0.05。结论:为儿童预防接种时提供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以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提倡。

  • 标签: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 预防接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质量,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血站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采血的70例献血人员,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采血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率 满意度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PACG患者随机分为CG组38例和YX组38例,CG组患者于术后出院时开展常规护理,YX组患者于术后出院期间开展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CG组、YX组依次为18.42%、7.89%,YX组低于CG组( P<0.05)。护理后,YX组ESCA量表评分高于CG组( P<0.05)。结论:于PACG患者术后开展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延续护理 并发症 自护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8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双盲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给予采用盆底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8%,代入计算结果P0.05,干预后观察组I类、Ⅱ类评分全部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计算结果为P

  • 标签: 盆底康复护理 产后患者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调查,根据HAMA得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n=59)和非焦虑组(n=90)。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149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39.60%(59/149)。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居住地为农村、合并高血压、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射血分数≤50%、付费方式为自费/新农合是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发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居住地为农村、合并高血压、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射血分数≤50%、付费方式为自费/新农合。临床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焦虑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从免疫微环境的角度初探PD-1抑制剂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放射性心肌损伤(RIMI)模型,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D-1抑制剂组;C组为单纯照射组,心脏单次照射15 Gy;D组为照射+PD-1抑制剂组。照射后1个月麻醉处死小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评估心肌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4、IL-6、IL-17A、TNF-α、TGF-β1、INF-γ)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照射后1个月,B组未见明显的心肌纤维化表现,C组和D组可见胶原纤维分布于心肌细胞间质。A、B、C、D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分别为(1.97±0.36)%、(2.83±1.03)%、(5.39±0.77)%、(7.72±1.43)%,A组与B组间的CVF相似(P=0.314),其余各组间均不同(均P<0.05)。与A组比较,B、C、D组的CD3+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增高(均P<0.01),D组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C、B、D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相近(均P>0.05);D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都高于A、B、C组(P<0.001)。D组的IL-6、IL-17A、TGF-β1水平均高于A、B、C组(均P<0.001)。A、B、C、D组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促进心肌免疫炎症反应加重RIMI。

  • 标签: PD-1抑制剂 放射性心肌损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甲状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根据治疗中硬化剂类型将118例患者分为聚桂醇组71例和无水乙醇组47例,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囊肿体积变化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甲状腺囊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均<0.05),且两组同时间点囊肿体积及缩小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FT3、FT4、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两组同时间点FT3、FT4、T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聚桂醇组总有效率(95.77%,68/71)与无水乙醇组(97.87%,46/4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聚桂醇组颈部刺激性疼痛(5.63%,4/71)、醉酒样反应(0,0/71)及不良反应发生率(9.86%,7/71)均低于无水乙醇组(17.03%,8/47;8.51%,4/47;31.91%,15/47),P均<0.05。结论聚桂醇用于甲状腺囊肿超声引导硬化治疗,与无水乙醇治疗效果相当,对甲状腺功能无不良影响,且聚桂醇治疗后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甲状腺 囊肿 超声引导 硬化治疗 聚桂醇 无水乙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简称:核糖核酸Ⅱ)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联合对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生存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肉瘤细胞S180实体移植瘤小鼠模型和腹腔积液瘤小鼠模型。将CTX(25 mg/kg,1次/2 d)单独或联合低剂量(25 mg/kg,1次/d)、中剂量(50 mg/kg,1次/d)核糖核酸Ⅱ腹腔注射实体移植瘤小鼠10 d,将CTX(25 mg/kg,1次/2 d)单独、中剂量(50 mg/kg,1次/d)或高剂量(100 mg/kg,1次/d)核糖核酸Ⅱ单独或联合CTX(25 mg/kg,1次/2 d)腹腔注射腹腔积液瘤小鼠至全部死亡,两模型均设未经药物处理的模型组,各组小鼠均为8只。对于实体移植瘤小鼠,给药后称量体质量,测量活体肿瘤体积,处死小鼠后取肿瘤组织并称量其质量,计算抑瘤率。对于腹腔积液瘤小鼠,给药后称量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增长率,绘制各组生存曲线,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1)实体移植瘤小鼠:给药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均低于模型组。给药期间,模型组活体肿瘤体积均远超各给药组;给药第8天起,CTX组活体肿瘤体积开始大于两个联合给药组。给药结束处死小鼠后称量显示,各给药组肿瘤质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CTX+核糖核酸Ⅱ低剂量组和CTX+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的肿瘤质量均低于CTX组(均P<0.05),两组抑瘤率均高于CTX组(83.6%、77.2%比58.5%)。(2)腹腔积液瘤小鼠:给药12 d后,CTX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迅速增加,达最高,两个联合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较其他各组均低。核糖核酸Ⅱ高剂量组与CTX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8.2%、53.2%,对生命延长作用相当;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仅20.9%;CTX+核糖核酸Ⅱ中剂量组和CTX+核糖核酸Ⅱ高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达到94.2%、105.0%。结论核糖核酸Ⅱ联合CTX可明显延长肉瘤细胞S180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提高抑瘤率,改善小鼠生命质量,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肉瘤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环磷酰胺 疾病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儿科门诊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04例儿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02例、研究组102例,常规组在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分析护理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常规组85.2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门诊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