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4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5例、大脑中动脉21例、椎动脉颅内段11例、基底动脉12例。先行普通球囊预扩张病变后再行DCB成形术,术后30、90、180、360 d进行临床随访,术后180 d行影像学随访。分析技术成功率(定义为球囊扩张治疗后残余狭窄<50%患者所占比例)、围手术期安全性(1个月内所有的卒中、TIA和死亡)、随访卒中复发及再狭窄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狭窄程度由术前80%(75%,85%)改善为术后即刻20%(15%,30%),技术成功率91.8%(45/49),11例(22.4%,11/49)因严重限流性血管夹层或非限流性夹层,术者担心夹层随后进展给予支架植入。3例(6.1%,3/49)因明显的血管弹性回缩植入支架。围手术期1例(2.0%,1/49)患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无致死致残性卒中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2例(4.1%,2/49)患者发生责任血管区域卒中事件,1例(2.0%,1/49)患者发生非责任血管区域卒中事件。38例(77.6%,38/49)患者获得影像随访,中位影像随访时间6个月,发生2例再狭窄(1例症状性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5.3%(2/38)。结论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技术成功率高,围手术期安全性良好,短期随访卒中复发率低,提示可能具有较好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颅内动脉硬化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卒中救治具有时效性强、复杂性高的特点,最大限度缩短院前、院中救治时间是提高卒中救治效率、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关键。2017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启动了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建设,该平台以多模态影像融合手术室为核心,实施集急诊接诊、影像检查、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术后评估等救治服务于一体的院前、院中和院后无缝衔接的一站式救治模式,极大优化了卒中救治物理路径。为确保平台高效、有序运行,医院采取了多学科融合、院前院中一体化建设、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搭建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自2019年9月平台投入使用以来,截至2021年12月,累计救治患者1 000余人。一站式卒中救治平台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卒中救治效率,引领了区域卒中救治体系发展,为提高我国卒中救治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卒中 一站式 救治平台 诊疗模式 保障措施
  • 简介:摘要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一种复杂的脑血管病,其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干预,但许多复杂的bAVM依然是外科治疗的禁区。另一方面,以单纯对症治疗为主的药物管理手段虽然短期自然病程较好,但并不能给患者带来远期的良好预后。探索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以降低bAVM的远期破裂风险可让所有患者获益。近年随着来基因、蛋白组学等新技术的兴起,bAV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逐渐清晰,人们对bAVM的生长、破裂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血脑屏障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过表达等bAVM药物靶点的研究开始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bAVM的自然病史,并依据不同的bAVM药物靶点对现有相关bAVM对因药物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沙利度胺 多西环素 西罗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AO)不同病变部位发病机制、血管内治疗(EVT)策略选择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自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105例行EVT的AVBAO患者进入研究,收集患者起病形式、影像学检查结果、EVT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依据DSA造影结果将病变累及部位分为4部分:基底动脉(BA)上段、BA中段、BA下段及椎动脉颅内段(即V4段),合并串联病变者以远心端病变部位记录。比较4种不同病变部位患者发病危险因素、EVT开通策略及随访90 d时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结果4组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及病因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接受急诊支架植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4段患者比例最高(79.55%),其次为BA下段(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动脉穿刺到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A下段患者开通时间最长[115.0(81.0,163.0) min],BA中段最短[87.5(58.8,130.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时4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AVBAO病变部位患者发病机制存在差异,宜采取不同的EVT开通策略。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开通策略
  • 作者: 林枫 张鸿运 贺迎坤 张鹏 李天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外科、河南省神经介入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介入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00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时首通效应(FPE)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40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首次取栓后血管是否完全再通将患者分为FPE组(186例)和非FPE组(22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明确影响FPE的独立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项因素预测FPE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侧支循环等级分布、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PE组患者相比,FPE组患者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明显升高,股动脉穿刺到再通时间明显缩短,血管再通比例、使用球囊导引导管比例明显升高,造影剂外渗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86,95%CI:1.131~3.491,P=0.017)、入院ASPECTS评分(OR=0.143,95%CI:0.094~0.220,P<0.001)、NLR(OR=1.722,95%CI:1.413~2.098,P<0.001)和PLR(OR=1.007,95%CI:1.003~1.014,P<0.001)是影响FPE的独立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及多因素联合(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预测F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17、0.71、0.77、0.91;NLR在单因素预测FPE时效能最高,截断值为5.86时,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62.3%。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LR较高易导致机械取栓治疗时FPE失败。

  • 标签: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首通效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焦作煤炭中央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发生颈动脉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处理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例患者采用术中单纯填塞压迫止血,术后2周出现颅内大出血后死亡。5例患者接受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破裂口均封堵成功但眼动脉闭塞;围手术期发生尿崩症1例,不完全动眼神经瘫痪1例;5例患者随访3~12个月,MRI检查显示肿瘤次全切4例,全切1例,均预后良好,无新增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结论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颈动脉破裂安全有效。

  • 标签: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颈动脉破裂 覆膜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自旋标记(ASL)对前循环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评估作用,并探讨ASL成像分型预测血管开通后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自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分别于术前24 h内及术后即刻完成ASL序列、动态对比增强(DCE)序列MRI检查及Xper CT检查并进行成像分型,于术后24~48 h内复查头颅CT平扫观察出血转化情况并依据有无出血转化发生分为出血转化组与未出血转化组,对比2组患者间ASL序列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DCE序列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及ASL、DCE和Xper CT成像分型的差异,采用加权Kappa系数检验ASL、DCE和Xper CT成像分型间的一致性。结果研究共纳入22例患者,其中5例术后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患者的rCBF值(1.57±0.18)、Ktrans[0.072(0.0455,0.117)/min]明显高于未出血转化组[1.14±0.04、0.032(0.024,0.03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ASL、DCE、Xper CT成像分型分布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例ASL成像分型Ⅲ型患者中4例发生出血转化,6例DCE成像分型Ⅲ型患者中4例发生出血转化,5例Xper CT成像分型Ⅲ型患者中4例发生出血转化。22例患者中ASL序列与DCE序列的成像分型一致性强(加权Kappa系数=0.941,95%CI:0.862~1.020,P<0.001)。结论ASL对前循环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评估作用较强,ASL成像分型Ⅲ型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相对较高。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亚急性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对比增强 Xper CT 血脑屏障通透性 出血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t=15.31,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缩窄,病理性 血流动力学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例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的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回顾性观察血管再通的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83.3%)血管成功再通,其中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CI)2b级者6例,3级者14例;4例(16.7%)血管再通失败。共6例(25.0%)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20例血管再通成功的患者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高灌注脑出血1例,3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术后2周内出血均吸收,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例患者血管再通成功后突发心脏骤停死亡。4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中,血管破裂1例,血管夹层1例。23例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为(5.0±1.3)个月(3~6个月)。20例血管再通成功的患者中,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再通血管再次闭塞,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再发;其余患者无缺血症状再发,但影像学证实与术后即刻比较,1例血管狭窄率为42%,4例血管狭窄率≤10%。4例血管再通失败的患者脑缺血症状均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血管内再通术治疗症状性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可行的,相对安全;在短期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有再闭塞的风险;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大脑中动脉 慢性 血管内再通术
  • 简介:摘要针对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弹簧圈发生解旋的情况少见,一旦出现可导致严重的缺血事件。本文报告1例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的患者,由于路径严重迂曲,弹簧圈推送困难,术中出现弹簧圈的解旋。通过联合使用球囊和鹅颈抓捕器进行抓取,顺利完成动脉瘤的栓塞,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8个月后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70例。观察单侧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Matsushima分级标准评估术侧的脑血流重建情况。结果3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75例(20.3%)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29例、癫痫26例。15例患者预后差(mRS 3~6分),其中2例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首发症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OR=2.616,95%CI:1.442~4.744,P=0.002)、合并高血压病史(OR=2.308 ,95%CI:1.326~4.015,P=0.003)、术前mRS 3~5分(OR=2.371,95%CI:1.236~4.547,P=0.009)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3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5.6±5.3)个月(6~32个月)。末次随访mRS的中位数为1分(P25、P75分别为1、2分),与术前的2分(P25、P75分别为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2例患者行DSA检查,术侧Matsushima分级0级12例,1级121例,2级198例,3级31例。结论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的成人烟雾病患者,应用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成年人 脑血管重建术 手术后并发症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应用FD治疗的25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6例患者共337个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其中170例(66.4%)有较高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在FD释放时或释放后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简称替罗非班组);86例(33.6%)患者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简称常规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动脉瘤的最大径、位置、形态、是否应用弹簧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所应用的支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6例患者的337个动脉瘤均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100%。FD均完全覆盖瘤颈且贴壁良好,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有3.1%(8/256)的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1.2%(2/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7.0%(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256)的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0.6%(1/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2.3%(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m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采用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在传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且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手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性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循环 机械取栓术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
  • 简介:摘要脊髓动脉瘤罕见,临床上易被误诊及延误治疗。2020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胸段脊髓前动脉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慢性闭塞,脊髓前动脉逆向代偿颅内双侧供血。采用弹簧圈栓塞脊髓前动脉动脉瘤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21例。ISR共22处,椎动脉起始段8处、椎动脉V4段12处、基底动脉2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评估靶血管情况。通过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技术成功率和随访情况等分析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21例ISR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死亡发生。术中2例(9.5%)因DCB扩张后残余狭窄仍>50%行补救性Apollo支架植入。DCB治疗ISR的技术成功率为90.5%(19/21)。靶血管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1±11.3)%改善为术后的(22.1±8.3)%。21例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完整,截至2021年9月末次随访,临床随访时间19(12,33.5)个月,无靶血管责任供血区域卒中、TIA及死亡发生。mRS评分0分患者18例、1分患者2例、2分患者1例。13例(61.9%)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末次影像中位随访时间7(5.5,19)个月,示靶血管再狭窄率7.7%(1/13)。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是安全可行的,技术成功率高,再狭窄率较低,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脊髓动脉瘤罕见,临床上易被误诊及延误治疗。2020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胸段脊髓前动脉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慢性闭塞,脊髓前动脉逆向代偿颅内双侧供血。采用弹簧圈栓塞脊髓前动脉动脉瘤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35至61(46±5)岁,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术,实施(或不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以及根据患者病情同期实施(或不实施)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术后定期随访3至33(22±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恢复通畅,胆道损伤2例,未处理;肝内动静脉瘘2例,同期给予超选择动脉栓塞;随访期间,门静脉完全再通47例(74.61%),部分再通13例(20.63%),门静脉完全阻塞伴门静脉海绵样变3例(4.76%),症状性肝性脑病7例(11.11%),1例行人工肝治疗(1.59%),消化道溃疡1例(11.11%),失访6例(9.52%)。无门静脉高压相关性出血、病死等。结论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中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TIPS AngioJet 急性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应力特点。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因疑诊后交通动脉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而发现存在后交通动脉圆锥的3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DSA技术测量并结合计算机模拟血流动力学采线方法定量分析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后交通动脉圆锥处血流动力学应力参数如总压力、剪切力等,以同期收治的后交通动脉正常的30例非颅内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弯曲角度为[(80.1±8.4)°],明显高于观察组[(73.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交通动脉圆锥处的血流剪切力、总压力分别为(8.32±0.70) Pa、(85.61±6.04) 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后交通动脉相同部位处[(3.95±0.28) Pa、(25.72±7.18) 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通动脉圆锥处的局部血流应力与正常后交通动脉相同部位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可能在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后交通动脉 动脉圆锥 血流动力学应力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RIM52反义RNA1(TRIM52-AS1)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将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制备H/R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2组神经元TRIM52-AS1、微小RNA(miR)-28-5p的表达。(2)将皮层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RIM52-AS1小干扰RNA(si-TRIM52-AS1)转染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后2组细胞分别转染si-TRIM52-AS1及其无义对照序列,转染6 h后,制备H/R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RT-qPCR、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组神经元TRIM52-AS1的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达。(3)将皮层神经元分为miR-28-5p转染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分别转染miR-28-5p模拟物及其无义对照序列,转染6 h后,均制备H/R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RT-qPCR、CCK-8、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组神经元miR-28-5p的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培养上清中LDH、细胞中MDA、SOD含量和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达。(4)将皮层神经元分别分为野生型TRIM52-AS1+miR-28-5p模拟物转染组、野生型TRIM52-AS1+miR-28-5p无义对照序列转染组和突变型TRIM52-AS1+miR-28-5p模拟物转染组、突变型TRIM52-AS1+miR-28-5p无义对照序列转染组。转染6 h后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12 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5)将皮层神经元分为无义序列转染组、miR-28-5p抑制物转染组、无义序列+si-TRIM52-AS1转染组、miR-28-5p抑制物+si-TRIM52-AS1转染组,分别转染miR-28-5p抑制物无义对照序列、miR-28-5p抑制物、miR-28-5p抑制物无义对照序列+si-TRIM52-AS1、miR-28-5p抑制物+si-TRIM52-AS1,转染6 h后,制备H/R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采用RT-qPCR、CCK-8、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组神经元miR-28-5p的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培养上清中LDH、细胞中MDA、SOD含量和Cyclin D1、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TRIM52-AS1的表达升高,miR-28-5p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神经元培养上清中LDH含量升高,细胞中MDA、SOD含量降低,细胞A值和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凋亡率和Bax蛋白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和无义序列转染组比较,si-TRIM52-AS1转染组神经元TRIM52-AS1的表达降低,培养上清中LDH含量和细胞中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细胞A值和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升高,凋亡率和Bax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无义序列转染组比较,miR-28-5p转染组神经元miR-28-5p的表达增高,培养上清中LDH含量和细胞中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细胞A值及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升高,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野生型TRIM52-AS1+miR-28-5p模拟物转染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TRIM52-AS1+miR-28-5p无义对照序列转染组(0.43±0.04 vs. 1.0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无义序列转染组比较,miR-28-5p抑制物转染组细胞miR-28-5p的表达明显降低,培养上清中LDH和细胞中MDA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细胞A值及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升高。与无义序列+si-TRIM52-AS1转染组比较,miR-28-5p抑制物+si-TRIM52-AS1转染组神经元中miR-28-5p的表达明显降低,培养上清中LDH含量和细胞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降低,A值及Cyclin D1、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TRIM52-AS1可能通过靶向负调控miR-28-5p的表达抑制H/R诱导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的氧化应激和凋亡,从而减轻神经元的损伤。

  • 标签: 神经元 缺氧/复氧 TRIM52-AS1 miR-28-5p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应用FD治疗的25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6例患者共337个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其中170例(66.4%)有较高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在FD释放时或释放后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简称替罗非班组);86例(33.6%)患者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简称常规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动脉瘤的最大径、位置、形态、是否应用弹簧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所应用的支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6例患者的337个动脉瘤均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100%。FD均完全覆盖瘤颈且贴壁良好,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有3.1%(8/256)的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1.2%(2/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7.0%(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256)的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0.6%(1/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2.3%(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m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采用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在传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且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手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