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维持时间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AP患者,男75例,女51例,年龄(51.50±5.81)岁,年龄范围为24~80岁。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血液净化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63例。血液净化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血液净化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治疗效果指标与康复指标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谵妄发生率[1.6%(1/63)]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11.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腹部疼痛消失时间[(3.43±1.25)d]、恶心呕吐消失时间[(2.14±0.35)d]、血清淀粉酶(AMY)恢复时间[(4.11±0.35)d]、机械通气维持时间[(5.74±1.12)d]均短于血液净化组[(5.38±1.32)d、(2.89±0.47)d、(5.68±0.37)d、(7.15±1.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IL-6[(34.27±6.11)pg/ml、(25.67±5.26)pg/ml]、TNF-α[(57.26±4.35)μg/L、(43.59±3.24)μg/L]、CRP[(29.34±3.68)mg/L、(12.11±2.37)mg/L]均低于治疗前[(74.63±8.21)pg/ml、(74.59±8.32)pg/ml,(87.22±6.34)μg/L、(87.31±6.28)μg/L,(269.74±25.11)mg/L、(268.47±25.32)mg/L],且联合治疗组的IL-6、TNF-α、CRP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应用于AP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症状转归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炎症,降低谵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谵妄 机械通气维持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注射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2000年1月至2019年7月发表的有关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试验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注射治疗。纳入文献经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对注射治疗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并用漏斗图评价28 d病死率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累计93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75例,对照组463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28 d病死率明显下降〔相对危险度(RR)=0.52,95%可信区间(95%CI)为0.40~0.67,P<0.000 01,I2=0%〕,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均数差(MD)=-5.48,95%CI为-7.52~-3.43,P<0.000 01,I2=86%〕,WBC明显下降(MD=-2.26,95%CI为-3.35~-1.17,P<0.000 1,I2=87%),CRP明显下降(MD=-37.43,95%CI为-56.70~-18.16,P=0.000 1,I2=99%)。14篇文献均未报道注射的安全性,但也均无参与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报道。漏斗图分析显示,报道28 d病死率的各研究间存在发表偏倚。结论注射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疗效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注射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肺炎严重指数(PSI)的改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3月国内15个省市28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成人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是否接受注射治疗分为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病毒、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对症治疗等常规医疗护理措施;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ICU后12 h内开始使用血注射,每次100 mL,每天2次,疗程不少于1 d。观察两组患者入组后第8天PSI风险评级改善率及28 d临床结局。结果连续筛选276例成人新冠肺炎患者,对其中符合PSI风险评级Ⅲ~Ⅴ级的144例重症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常规治疗组和组各72例。常规治疗组与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5.7±7.9)岁和(63.5±10.9)岁,男性分别占75.0%(54/72)和70.8%(51/72);两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PSI风险评级和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支持方式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组患者入组后第8天PSI风险评级改善率显著提高〔56.9%(41/72)比20.8%(15/72),组间差值及95%可信区间(95%CI)为36.1%(21.3%~50.9%),P<0.01〕,PSI评分、SOFA评分和PaO2/FiO2均明显改善〔PSI评分(分):83.7±34.8比108.2±25.6,组间差值(95%CI)为-24.5(-34.9~-14.1);SOFA评分:2.0(1.0,4.0)比7.0(4.0,10.0),组间差值(95%CI)为-3.5(-5.0~-2.0);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289.4±111.6比188.5±98.1,组间差值(95%CI)为100.9(65.3~136.5);均P<0.01〕。组患者28 d出院率较常规治疗组提高了44.5% 〔66.7%(48/72)比22.2%(16/72),P<0.01〕,28 d生存率较常规治疗组提高了9.8% 〔91.7%(66/72)比81.9%(59/72),P<0.01〕。两组治疗期间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凝药和血管活性药物合并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与常规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30/72)比43.1%(31/72),P>0.05〕,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常规治疗联合注射能够明显改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PSI风险评级和临床预后,且未增加药物安全风险。

  • 标签: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前瞻性队列研究 血必净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外科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采用血治疗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进行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及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后当日、术后24 h分别给予100 ml的生理盐水加100 ml注射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并计算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1、T2、T3、T4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T0明显升高(P<0.05),TNF-α、IL-6水平随着CPB后时间推移而递增,均在T2时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的血清SOD水平较T0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而递降,均在T2时达到最低值,而后逐渐上升,观察组血清SOD各时间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的RI水平较T0明显升高(P<0.05),均在T2时达到最高值,但观察组T1、T2、T3、T4的RI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T4的OI水平较T0明显降低(P<0.05),均在T2时达到最低值,但观察组T1、T2、T3、T4的OI水平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具有活血化瘀、消除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等作用,适用于CPB所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标签: 体外循环 血必净注射液 炎性因子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简称)与其组分芍药苷对脓毒症大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功能及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免疫磁珠法分离提纯3只9~12周龄SD雄性大鼠(鼠龄、品系、性别下同)脾脏CD4+CD25+Treg和CD4+T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CD4+CD25+Treg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CD3/CD28组、单纯内毒素/脂多糖(LPS)组、LPS+组、LPS+芍药苷组,每组6孔。单纯CD3/CD28组、单纯LPS组、LPS+组及LPS+芍药苷组细胞采用加入1.25 μg CD3和2.5 μg CD28的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24 h后,单纯LPS组、LPS+组及LPS+芍药苷组细胞加入1 μg/mL LPS 1 μL,并立即在LPS+组细胞中加入5 mg/mL1 μL、在LPS+芍药苷组细胞中加入80 μmol/L芍药苷1 μL,均继续培养72 h。空白对照组细胞加入等体积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96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CD4+CD25+Treg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CD4+CD25+Treg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将CD4+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CD3/CD28′组、单纯LPS′组、LPS+′组、LPS+芍药苷′组,每组6孔,加入前述相应组处理后CD4+CD25+Treg共培养7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2)将12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芍药苷组,每组30只。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构建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单纯开腹模拟手术。脓毒症+组大鼠术后经尾静脉注射4 mL/kg,2次/d;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术后经尾静脉注射芍药苷978 μg,2次/d。分别观察并记录术后1、2、3、4、5、6、7 d的4组大鼠生存率,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对生存曲线行Log-rank(Mantel-Cox)检验。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CD4+CD25+Treg的CTLA-4、Fox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27.19、17.00,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t=40.76,P<0.01)。与单纯LPS组比较,LPS+组、LPS+芍药苷组CD4+CD25+Treg的CTLA-4、Foxp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LPS+组=31.03、11.27,tLPS+芍药苷组=5.79、5.64,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明显降低(t=15.49、4.20,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LPS组CD4+CD25+Treg凋亡率明显下降(t=6.02,P<0.01);与单纯LPS组比较,LPS+组、LPS+芍药苷组CD4+CD25+Treg凋亡率明显增加(t=20.32、8.60,P<0.01)。(2)与单纯CD3/CD28′组比较,单纯LPS′组CD4+T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t=22.47,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明显升高(t=3.51,P<0.01)。与单纯LPS′组比较,LPS+′组、LPS+芍药苷′组CD4+T细胞增殖率均明显增加(t=16.31、11.48,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无明显变化。(3)假手术组、单纯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术后7 d生存率分别为100%(30/30)、30%(9/30)、57%(17/30)、47%(14/30)。与单纯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术后7 d内生存率明显升高(χ2=4.34,P<0.05),脓毒症+芍药苷组大鼠术后7 d内生存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及其组分芍药苷均能逆转脓毒症介导的大鼠Treg免疫抑制功能上调及凋亡抵抗,并改善效应性T细胞增殖能力。芍药苷对脓毒症大鼠生存率的改善效应明显弱于

  • 标签: 脓毒症 免疫 T淋巴细胞,调节 血必净注射液 芍药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联合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左心室射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94/100),高于对照组的85.0%(85/100)(χ2=4.31,P < 0.05)。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LVEF、cTnI、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分别为(56.29±10.78)ng/L、(75.60±13.24)ng/L、(130.42±24.79)ng/L,均低于对照组的(70.52±13.10)ng/L、(87.46±15.68)ng/L、(164.51±28.4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8、5.77、9.03,均P < 0.001);观察组LVEF[(58.30±8.65)%]高于对照组[(54.29±7.9)%],cTnI[(1.87±0.52)μg/L]、BNP[(218.42±24.23)ng/L]均低于对照组[(2.40±0.65)μg/L、(325.61±36.9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6.36、24.25,均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8/100),高于对照组的6.0%(6/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注射联合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 标签: 肺炎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联合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每搏输出量 肌钙蛋白 利钠肽,脑 血必净注射液 酚妥拉明 多巴酚丁胺
  • 简介:摘要目的从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角度探讨注射改善肺血管屏障功能紊乱的新机制。方法采用硫化氢(H2S)暴露导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①体内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H2S暴露组(300×10-6 H2S持续暴露3 h)、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4 mL/kg、每日2次、持续3 d)、干预组(注射预处理后予以H2S暴露),每组6只。制模成功后不同时间点(0、6、12、24 h)分别检测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计算肺通透性指数(PPI;PPI=BALF中总蛋白含量/血浆中总蛋白含量),测定肺湿/干重比值(W/D),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claudin-5 mRNA表达。②体外实验: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PMECs)分为空白对照组、H2S供体(NaHS)处理组(与500 μmol/L NaHS共孵育12 h)、对照组(加入2 g/L注射培养24 h)、干预组(2 g/L注射预处理24 h后与500 μmol/L NaHS共孵育12 h)。分别于共孵育不同时间点(1、3、6、12和24 h),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PMECs细胞claudin-5蛋白表达,以荧光素钠评价单层HPMECs的通透性。结果①体内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H2S暴露后6 h肺W/D比值即显著升高,12 h达峰值(4.67±0.11比4.26±0.06,P<0.01);肺组织claudin-5 mRNA表达显著降低,暴露后6 h时降至对照组的89%(P<0.01)。暴露后12 h BALF中总蛋白和P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蛋白(mg/L):262.31±14.24比33.30±3.09,PPI:(11.72±0.57)×10-3比(1.21±0.08)×10-3,均P<0.01〕;而预处理后BALF中总蛋白和PPI均显著下降〔总蛋白(mg/L):153.25±7.32比262.31±14.24,PPI:(5.79±0.23)×10-3比(11.72±0.57)×10-3,均P<0.01〕。②体外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PMECs与NaHS共孵育后单层内皮细胞通透性逐渐增加,12 h达到最高,约为空白对照组的2倍(P<0.01),而claudin-5蛋白表达则于12 h时降至最低(claudin-5/β- actin:0.42±0.03比1.03±0.05,P<0.01);经血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内皮细胞通透性(荧光素钠的荧光强度:1.46±0.10比1.89±0.11,P<0.01),减轻claudin-5蛋白的下降程度(claudin-5/β- actin:0.68±0.04比0.38±0.03,P<0.01)。结论注射可能通过上调claudin-5的表达改善ALI时受损的肺血管屏障功能。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Claudin-5 硫化氢 内皮屏障 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3月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收治的60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0 mL组和100 mL组,每组20例。常规治疗组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治疗;50 mL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注射每次50 mL、每日2次、连用7 d;100 mL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注射每次100 mL、每日2次、连用7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 d后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及疾病分型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3组白细胞计数(WBC)及淋巴细胞计数(LYM)均较治疗前升高,CRP及ESR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100 mL组治疗后WBC明显升高(×109/L:7.12±0.55比5.67±0.51,P<0.05),50 mL组和100 mL组治疗后CRP及ESR明显降低〔CRP(mg/L):32.3±4.6、28.0±6.2比37.3±5.9,ESR(mm/1 h):45.9±5.7、40.5±7.4比55.3±6.6,均P<0.05〕。与50 mL组比较,100 mL组治疗后WBC升高及CRP、ESR下降更明显〔WBC(×109/L):7.12±0.55比5.82±0.49,CRP(mg/L):28.0±6.2比32.3±4.6,ESR(mm/1 h):40.5±7.4比45.9±5.7,均P<0.05〕。②治疗后,3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100 mL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和50 mL组(分:12.3±1.5比16.5±1.6、15.9±1.4,均P<0.05)。治疗后,3组2019-nCoV核酸检测均有部分转阴,其中常规治疗组9例、50 mL组8例、100 mL组9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常规治疗组8例转为普通型、1例转为危重型,50 mL组9例转为普通型,100 mL组12例转为普通型;100 mL组较50 mL组和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注射可有效改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病情转归。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必净注射液 炎症指标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率(HR)、体温、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WBC)、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以及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体温、呼吸频率和WBC均低于对照组[(83.22 ± 4.34)次/min比(89.14 ± 3.67)次/min、(37.02 ± 0.37)℃比(37.81 ± 0.4)℃、(86.83 ± 4.56)次/min比(97.32 ± 6.17)次/min、(10.85 ± 1.28)× 109/L比(12.29 ± 1.34)× 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5、7.330、7.489、4.256,P<0.05)。观察组治疗后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8.93 ± 1.42)分比(13.24 ± 1.98)分、(12.13 ± 2.19)分比(15.52 ± 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9、6.289,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62.31 ± 5.21)%比(54.68 ± 3.75)%、(35.38 ± 2.98)%比(29.39 ± 3.10)%、1.15 ± 0.24比1.47 ± 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0、7.630、7.050,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23.94 ± 4.63)μg/L比(37.91 ± 3.6)μg/L、(43.17 ± 9.93)mg/L比(75.23 ± 15.42)mg/L、(34.21 ± 4.28)μg/L比(48.93 ± 5.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78、9.574、12.082,P<0.05)。结论注射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脓毒血症患者的HR、体温、呼吸频率和WBC,减轻患者的病情和器官损伤,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体内的炎性反应。

  • 标签: 脓毒症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趋化因子类 肝素,低分子量 血必净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标志物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CRP、PCT水平与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PCT水平低于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CRP、PCT水平低于参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参照组,CD8+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注射治疗,有利于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机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血必净注射液 炎症标志物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分析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损伤及微循环状态,并检测2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及hs-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肌酸激酶-MB(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分别为(429.09±75.49)pg/ml、(17.79±3.37)IU/L及(1.07±0.3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41.59±103.57) pg/ml,(19.18±3.37)IU/L,(1.22±0.2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1(ET-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一氧化氮(NO)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PTT、PT及D-二聚体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 II)评分及hs-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治疗脓毒症可减少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障碍,并降低APACHE II评分及hs-CRP、PCT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高压氧治疗 脓毒症心肌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上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①体内实验: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LPS诱导组腹腔注射10 mg/kg LPS 12 h;对照组腹腔注射1 mg/kg注射,每日2次,连续3 d;干预组用血注射预处理后腹腔注射10 mg/kg LPS 12 h。取大鼠肺脏,检测肺湿/干质量比值(W/D)和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组织claudin-5、磷酸化叉头框蛋白O1(p-FOXO1)、总叉头框蛋白O1(t-FOXO1)、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总Akt(t-Akt)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s)分为6组,每组5孔。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与2 g/L共同孵育24 h)、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照组(与10 μmol/L LY294002共同孵育1 h)、LPS诱导组(与1 mg/L LPS共同孵育12 h)、干预组(用2 g/L预处理24 h后与1 mg/L LPS共同孵育12 h)、LY294002干预组(与10 μmol/L LY294002共同孵育1 h后加入2 g/L孵育24 h,然后再与1 mg/L LPS共同孵育12 h)。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每组HPMECs中claudin-5、p-FOXO1、t-FOXO1、p-Akt、t-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结果:①肺组织W/D比值:LPS诱导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6.79±0.42比4.19±0.13),经血干预后较LPS组明显下降(4.92±0.38比6.79±0.42,P<0.01)。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组损伤严重,经血干预后明显改善。③ claudin-5、p-Akt/t-Akt、p-FOXO1/t-FOXO1蛋白表达水平:LPS诱导组各蛋白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claudin-5蛋白(claudin-5/GAPDH):0.33±0.03比1.03±0.07,p-Akt/t-Akt:0.18±0.02比1.01±0.13,p-FOXO1/t-FOXO1:0.16±0.06比1.00±0.19,均P<0.01〕;经血干预后表达水平较LPS诱导组显著增高〔claudin-5表达(claudin-5/GAPDH):0.53±0.05比0.33±0.03,p-Akt/t-Akt:0.56±0.12比0.18±0.02,p-FOXO1/t-FOXO1:0.68±0.10比0.16±0.06,均P<0.01〕。体外实验结果:LPS诱导组及干预组claudin-5蛋白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claudin-5/β-actin:0.45±0.03、0.80±0.08比1.01±0.15,均P<0.01);LY294002干预后claudin-5表达较干预组明显下降(claudin-5/β-actin:0.41±0.02比0.80±0.08,P<0.01)。结论通过PI3K/Akt/FOXO1信号通路上调claudin-5,从而改善ARDS的肺血管屏障功能。

  • 标签: 封闭蛋白5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丹参注射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运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依据辅助治疗方式将接受血塞通注射与丹参注射治疗患者分别纳入血塞通组(42例)、丹参组(3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塞通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高于丹参组(73.53%,25/34),P<0.05。治疗后,两组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蛋白、尿素氮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等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血塞通组上述肾功能指标低于丹参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血流方程K值、全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比容等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血塞通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丹参组(P<0.05)。血塞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6/42)与丹参组(26.47%,9/3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血塞通注射治疗疗效优于丹参注射,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状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塞通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1例37岁女性患者因异位妊娠伴轻度贫血给予蔗糖铁注射200 mg(10 ml)入0.9%氯化钠注射250 ml静脉滴注。输注药液约3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喉部不适、呕吐、刺激性呛咳,迅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氧饱和度0.87,血压87/5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1次/min,考虑为蔗糖铁注射引起的喉头水肿。立即停止滴注,给予氧气吸入,先后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共20 mg,患者症状逐渐好转。2 h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症状消失。

  • 标签: 含糖氧化铁 过敏反应 喉头水肿
  • 简介: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注射与舒芬太尼注射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疼痛相关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进行镇痛治疗,可有效降低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其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晚期胰腺癌;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联合醒脑静治疗艾司唑仑中毒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以文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艾司唑仑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3.46±2.74)岁;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3.19±2.56)岁。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醒脑静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醒脑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85.19±4.34)ng/L、(79.03±4.45)ng/L、(6.13±1.26)mg/L,均低于对照组(167.35±9.27)ng/L、(125.98±8.56)ng/L、(11.67±3.9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63±0.24)mmol/L、(197.23±3.57)U/L、(0.67±0.19)U/mg,均高于对照组(1.28±0.32)mmol/L、(101.39±4.58)U/L、(0.20±0.11)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33.45±3.49)h比(43.98±5.18)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7.89±1.92)分比(12.94±2.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两组均无患者死亡、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醒脑静治疗艾司唑仑中毒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机体损伤,可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意识恢复、降低预后死亡风险,该方案值得在临床艾司唑仑中毒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 标签: 血必净 醒脑静 艾司唑仑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至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严格按照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进行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100 mL,每日2次,连用7 d。记录入组患者基线资料;于治疗前及治疗3、7、10 d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肝素结合蛋白(HBP)等炎性因子水平;记录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治疗7 d时,组IL-6、HBP已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L-6(ng/L):66.20(16.34,163.71)比79.81(23.95,178.64),HBP(ng/L):95.59(45.23,157.37)比132.98(73.90,162.05)〕,治疗10 d时PCT、CRP、IL-6、HBP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CT(μg/L):1.14(0.20,3.39)比1.31(0.68,4.21),CRP(mg/L):66.32(19.46,115.81)比89.16(20.52,143.76),IL-6(ng/L):31.90(13.23,138.74)比166.30(42.75,288.10),HBP(ng/L):62.45(29.17,96.51)比112.33(58.70,14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总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h):57.0(0,163.5)比168.0(24.0,282.0),ICU住院时间(d):8.80±4.15比17.13±7.05,总住院费用(万元):14.55±7.31比20.01±9.86,均P<0.05〕,但28 d病死率和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 d病死率:37.5%比35.0%,总住院时间(d):13.05±8.44比18.30±9.59,均P>0.05〕。④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RP、乳酸(Lac)、APACHEⅡ评分、IL-6、HBP;对上述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IL-6、APACHEⅡ评分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1.007、1.828、1.229,均P<0.05〕。结论联合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但并不能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血必净 炎症反应 预后
  • 简介:摘要1例31岁妊娠女性停经23+1周时因先兆流产给予黄体酮软胶囊0.2 g阴道用、2次/d,那屈肝素钙注射4 100 U皮下注射、1次/d。用药第16天,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6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11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98 U/L,碱性磷酸酶(ALP)180 U/L,总胆汁酸(TBA)40.1 μmol/L。考虑为那屈肝素钙引起的肝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保肝治疗。停用那屈肝素钙第21天,患者出现难免流产,经阴道分娩一死婴,实验室检查示ALT 83 U/L,AST 103 U/L,γ-GT 37 U/L,ALP 157 U/L,TBA 42.0 μmol/L。继续给予保肝治疗,停用那屈肝素钙35 d后,实验室检查示ALT 18 U/L,AST 15 U/L,γ-GT 33 U/L,ALP 156 U/L,TBA 6.2 μmol/L。

  • 标签: 肝素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癌给予信迪利单抗注射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治疗周期。第5个周期用药3 d后,患者出现下肢浮肿、全身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91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22 U/L,碱性磷酸酶(ALP)385 U/L,总胆红素(TBil)152.6 μmo1/L,直接胆红素(DBil)87.9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64.7 μmol/L,总胆汁酸(TBA)25.8 μmol/L。经实验室与辅助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伤,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考虑与信迪利单抗有关。先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异甘草酸镁及熊去氧胆酸等治疗,患者下肢浮肿、全身皮肤黄染症状逐渐消退。25 d后复查ALT 33 U/L,AST 33 U/L,ALP 92 U/L,TBil 18.2 μmol/L,DBil 5.2 μmol/L,IBil 13.0 μmol/L,TBA 7.4 μmol/L。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信迪利单抗
  • 简介:摘要1例3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肌内注射。用药后8 h出现深黄色尿,随之出现乏力、纳差和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6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1 U/L,碱性磷酸酶(ALP)280 U/L,γ-谷氨酰转酶(γ-GT)861 U/L,总胆红素(TBil)72.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1.3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10.7 μmol/L。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有关。立即给予保肝药物治疗。16 d后,患者黄疸消退,实验室检查示ALT 58 U/L,AST 34 U/L,ALP 237 U/L,γ-GT 345 U/L,TBil 26.0 μmol/L,DBil 13.1 μmol/L。

  • 标签: 氨基比林 安替比林 巴比妥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