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医患矛盾日趋增多,尤其是急诊急诊患者病情紧急,突发状况多等特点使急诊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区。医患关系变得敏感紧张的主要原因就是医患沟通不足。通过分析当下急诊医患沟通的现状,总结医患沟通技巧,有助于医患理解体谅对方,减少医患摩擦,共建和谐医疗环境。

  • 标签: 急诊科 医患关系沟通 沟通方法 医患与人际关系
  • 简介:“这个社会压力山大,看透了,或者抑郁或者豁达,我选择了后者,而且还活得很嗨。”——这是个另类。年少时跟老妈上房揭瓦,和老师吵嘴干架,绵争得难分高下;做医生,敢叫嚷绝不为升职而写无用论文,怒骂医院的形形色色,敢直面怒喝领导同事网友的或捧或骂;

  • 标签: 医生 急诊科 社会压力 抑郁 老师
  • 简介:探讨并完善急诊住院医师因“级”施教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急诊住院医师整体培训水平。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现状提出:住培第1年以加强基础知识为目标,第2年以拓宽能力和视野为目标,第3年以培养教学意识为目标。住院医师依照计划完成3年的规范化培训,每年的学习各有侧重点及培养目标,但并非绝对分离。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从学习书本知识升华到临床知识,从理论学习到临床科研,从受教者转变为施教者,逐步成长为合格的急诊住院医师。

  • 标签: 急诊科 住院医师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急诊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以及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重症患者 生命体征 监测技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临床患者共计4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244例。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护理组干预后2周和4周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9%,全护理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5.0%,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3915,49.8252,P<0.01)。结论:将全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实践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科护理 基层医院护理 应用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规模的限制性网络在线课程(SPOC)联合案例教学(CBL)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于在医院进行临床护理专业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组别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则采用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满意度、考试成绩和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在考试成绩方面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教学模式 SPOC CBL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核心能力
  • 简介:目的对经精神急诊就诊后留院治疗(留院观察或抢救:半封闭急诊病房)及住院治疗(封闭式住院病房)的患者,就两种留在医院治疗的方式选择上,影响直接住院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供管理策略,为患者进行更好的服务。方法2016年1月19日~5月10日在北京安定医院急诊就诊留院及住院患者共868例,使用自编调查表对影响直接住院的患者躯体因素、家属因素和其他因素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留院237例(27.3%),住院631例(72.7%);需要留在医院治疗的总体患者女性(54.95%)多于男性(45.05%),留院女性(63.29%)远多于男性(36.71%),住院女性(51.82%)多于男性(48.18%);首诊:留院100(32.79%),住院205(24.33%);伴有躯体疾病:留院86(36.29%):住院92(14.58%),糖尿病、高血压最常见,留院的程度重;影响患者不能直接住院的家属及其他因素中,家属要求陪护患者最常见,其次是病房没有床位。结论调整病房结构;加强全体精神医生的高血压、糖尿病的诊疗培训,加强精神急诊医生其余合并躯体疾病的培训;就家属能否住院陪护进行论证,找到适合的管理方法,解决影响直接住院的因素、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急诊 留院 住院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临床教学中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方式,做好对应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参与本次实习的实习生,人数共计64例。对于患者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方式。结果:常规组理论成绩为86.32±1.23,实际操作成绩为90.64±2.13。试验组理论成绩为89.44±2.10,实际操作成绩为93.63±2.14。通过对常规组和试验组学生满意度分析,其中试验组学生的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临床教学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微格教学方式,整体操作技能等均较好,效果优。

  • 标签: 微格教学 急诊科 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教学法对教学质量和实习生护理工作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急诊实习的90例护理实习生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90例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教学方式,通过对两组实习护理生的能力提升了解来评价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带教方式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实习生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习生学习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应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方式能够让护理实习生对急诊的多种工作进行充分了解,也能从细致、系统、全面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理论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案例分析 情境模拟 急诊科 护理实习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化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共有80名急诊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接受常规带教模式,A组接受优化教学法带教模式。实习结束时,使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考核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评估,同时比较考核成绩和临床带教教学满意度。结果:A组的考核成绩和临床带教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B组(P

  • 标签: 微视频教学 急诊护理 教学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端。随着社会经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生命的尊重,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使社区急诊急救能力成为最有医疗实践意义的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全医师在社区接诊中能正确果断识别危及生命的疾病和准确高效处置常见急诊以缓解患者痛苦,全医师专业综合素质面临着更高的挑战。社区急诊范围涉及内外妇儿等学科,集中体现了全医师临床思维诊断、协调处置的综合能力,包括急诊诊断能力、操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适时转诊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病史搜集整理能力。综合性教学医院是培养全医师急诊急救能力的主要临床基地,通过强化急诊医学理论知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全医师亲自动手操作以掌握急救技能及器材规范化、标准化使用;通过回放录音录像来训练全医师应急心理素质和娴熟的医患沟通技巧。在教学培训过程中如何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和效果评估,更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全医师急诊急救能力成为全科教育培训基地的教学医院的首要任务。

  • 标签: 全科医师 急诊 急救能力
  • 简介:摘要: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改变过去被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在实际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融合 体验式教学 护理学 急诊科 临床教学 应用
  • 简介:基层医院规模小,从事胃肠镜检查的医师少,但胃肠镜检查在基层医院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基层医院内镜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在基层医院进修医师胃肠镜教学中,采用专人带教,众人帮扶;阶段学习,分解教学;建立档案,定期联系的方法,并自制了两种简易内镜操作辅助工具,使进修医师获得了较好的培训,回去后能独立开展工作。

  • 标签: 基层医院 胃镜 胃肠镜 教学 内镜模型
  • 简介:综合医院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较为完善的临床、教学、科研体系,依托综合医院建立全专业培训基地,对培养合格的全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全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实践进行总结,探讨综合医院医学科的定位,并提出建设思路与方法。建设好全医学科的基本前提是: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医学科工作、发挥全医学科带头人作用、设置全医学科的独立场所、建设全医学团队、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全医师培养的基层实践基地、成立全科教研室。思路与方法:明确职责分工、梳理主要关系、确定全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思路,从而促使综合医院医学科在全人才培养及医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全科专业 全科医学科 综合医院
  • 简介:本文以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科建为背景,旨在为探索建立全医学科的综合医院提供借鉴。主要介绍了综合医院建立全医学科的必要性:综合医院设置全医学科有利于促进全医学的学科发展,符合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综合医院医学科可作为纽带,加强综合医院基层医疗的联系,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搭建平台,为社区基层的临床医疗、科研教学提供支撑。对综合医院医学科的初期建模式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探讨了独立建和融合建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单独设置门诊和同时规范化建立全门诊、病房的利弊。

  • 标签: 全科医学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双向转诊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最基础的医疗服务机构,它们承担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状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层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生存现状也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基层医院需要把握新医改带来的机遇,提高医院生存和发展能力,实现基层医院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基层医院生存现状和财务状况,提出了加强医疗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基层医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基层医院 生存现状 财务分析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微信的微课教学法利用了微信平台的优势,为急诊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信的微课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关注远程教学和指导、学习资源共享以及互动学习和在线测试等方面的效果和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微信的微课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微信 微课教学法 急诊科教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探索综合性医院设立全医学科的必要性、学科定位、学科建设和主要内涵。综合性医院建立全医学科弥补了现阶段我国医疗专科化的不足,也是全医师培养的重要支撑。在综合性医院医学科的学科建设中,提出了“以全医疗为基础,以全科教学为重点”的学科定位;全医学科的主要内涵包括全医疗、全科教学、全科研。即以全医疗为基础,开展全门诊、全病房工作,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连续性服务为模式,以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全人、全程性的全医疗服务;以全科教学为重点,加强全医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及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全专业基地的作用,实施贯穿全理念的教学;基于全医疗及全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开展全科研工作,以科研推动医疗、反哺教学;以全人才培养为目的,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协同发展,并通过与其他专科、社区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和全医师培养两方面的紧密衔接,从而促进全医学科的全面发展,保障高质量全人才的培养。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全科医学科 学科建设 全科医师培养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状况,会对于医院医疗综合水平产生影响。就现阶段的状况来看,基层医院药学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为目标,选择相应的优化对策。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 标签: 基层医院 药学服务工作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药师是与医生配合制定患者用药方案的角色,能够进一步保证医院的用药合理程度。临床药学服务是基层医院药师为患者提供的主动服务,通过采集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来建立药学信息系统,提高用药方案合理性,预防并减少患者用药的副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基层医院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 标签: 基层医院 药师 临床药学服务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