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主肺动脉直径(dPA)和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及其预测肺动脉高压的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在阜外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疑诊肺动脉高压的患者169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肺动脉计算机断层造影成像(CTA),测量dPA和升主动脉直径,计算rPA,同时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PAP)。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dPA和rPA和mPAP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dPA和rPA在不同界值时预测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42例患者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其余27例证实没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患者dPA和rPA分别为(36.8±7.0)mm和1.41±0.29,较肺动脉压力正常者明显增加(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PA与mPAP呈轻度相关(r=0.283,P=0.000),rPA与mPAP呈轻度相关(r=0.478,P=0.000)。以dPA30mm为界值,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90.8%,特异度66.7%;以rPA1.0为界值,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度94.3%,特异度55.6%。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dPA和rPA与肺动脉平均压轻度相关;dPA>30mm和rPA>1可以有效地用于临床上协助预测肺动脉高压。

  • 标签: 高血压 肺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间有症状的100例(103条肢体)接受静脉内激光的患者(激光组)与同期90(100条肢体)分段抽剥患者(抽剥组)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症状改善、复发,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内激光术后神经损伤发生率低(P<0.05)、症状改善明显(P<0.05)、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P<0.05),但静脉内激光术后复发比率较抽剥高(P<0.05)。结论静脉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静脉腔内激光 抽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例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进行术前、中、术后护理。结果45例病例均成功行支架植入中、术后为发生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中、术后护理是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冠状动脉 肱动脉脉 支架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甲状腺中对甲状旁腺供血动脉保护方法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126例甲状腺癌采用贴甲状腺真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中确认保留2~4枚甲状旁腺。术后76例有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低于正常值,其中67例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其余9例术后2~4周恢复正常。31例有低钙血症症状者,在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18例喉返神经功能障碍者,1~6月恢复,无喉返神经永久损伤病例。结论采取正确的中解剖方法行甲状腺,能较好的保留甲状旁腺的供血动脉、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减少甲状腺切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供血动脉,喉返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42例肺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40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动脉狭窄 患者 护理
  • 简介: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特征,以肺血管阻力病理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高压现有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生存率,但不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长期预后仍不尽人意。近年来,基于对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将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血压 肺性 血管重构 内皮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汇报了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护理配合,从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检查结果、手术等方面介绍了中护理配合的过程及重要步骤,提供了可借鉴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呼吸道护理,减少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的发生,促性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康复。方法固定好输气管,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进行面罩吸氧的时候要进行定期的翻身,同时鼓励患儿咳嗽排痰,必要时可使用鼻导管吸痰。结果35名患儿在良好的理疗护理过程中顺利的得到了康复。结论对呼吸道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能够改善症状使得最终得到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重度肺动脉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56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对其行CT检查,观察诊断效果。结果23例双肺患病,21例右肺患病,12例左肺患病。比较后发现,右肺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栓塞发生率(P<0.05)。累及肺动脉446支。不同轴面图像与MPR在左、右肺动脉与肺叶动脉栓塞检查结果符合。肺段与肺亚段动脉检查结果有差异。结论螺旋CT检查肺动脉栓塞,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例经临床确诊,采用西门子SOMATOMSensation16CT机扫描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观察肺动脉栓塞的分布类型及肺动脉栓塞的征象。结果14例肺动脉梗塞患者,共累计88支肺动脉或分支栓塞,其中包括肺动脉主干2支,左右肺叶动脉29支,左右肺段动脉40支,左右肺亚段动脉17支。中心型35支,锐角附壁型25支,钝角附壁型19支,完全闭塞型9支。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灵敏性和特异性高,且安全、快速、无创的优点,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滤器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饮食指导、患肢的观察,加强健康指导,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护理方法,观察护理结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无一例肺栓塞发生,安全度过了围手术期。结论滤器能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提高骨科手术安全,而全面、系统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滤器 骨科复杂创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在右肺上叶、亚段动脉管径的评价。方法选择84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行胸部CT增强扫描,采取以不同的方法,进行三维重组,并对亚肺段动脉管径、右肺上叶肺段进行分组,根据性别可分为两组,对其年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性别相同,不同年龄的亚肺段动脉管径、右肺上叶肺段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建方法各有其优势,MPR重建图像,可将肺段、亚肺段动脉更好的显示,其对动脉管径测量,准确率极高。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对亚肺段动脉管径、右肺上叶段管径进行较好的评价,从而为临床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右肺段动脉 断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讨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接受介入下行子宫双动脉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的15例瘢痕妊娠的患者给予护理。结果治疗成功14例且术后均无大出血及护理并发症,1例行子宫。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治疗保证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瘢痕妊娠得以顺利进行,将术后的并发症降到最低,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护理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产前以及产后合适的护理方式,改善母婴结局,并为治疗和护理此类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一2014年1月收治的15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组68例,心功能Ⅱ级组52例,心功能Ⅲ级组26例,心功能Ⅳ级组10例,根据病情分别在病房或送重症监护室监测护理,观察和分析各组母婴结局。结论肺动脉压力越高,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结局越差;心功能Ⅲ级以及Ⅳ的患者以手术终止妊娠为主、加强监测护理可以提高孕产妇围产结局。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各项参数进行评估,并通过各项参数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分析,了解引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136例MHD患者做横断面研究。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PASP>35mmHg)、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PH组,PASP≤35mmHg),并将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与肺动脉压力做相关性分析。结果PH组较nPH组患者的左、右心房及心室明显增大、心肌肥厚程度较重;PH组较nPH组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PH组较nPH组患者心脏处于高循环动力状态(均P<0.05)。肺动脉压力与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最高流速、右心房内径、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输出量呈正相关(均P<0.001);与左心室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MHD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病变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肺动脉压的升高可能进一步加重MHD患者的心脏病变;其中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是引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要因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可导致肺动脉压升高。

  • 标签: 血液透析 超声心动图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肺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腔镜电切治疗宫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探讨,某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了37例宫粘连患者,而该院对这些患者采用的治疗是宫腔镜电切。在患者术后的1年内,该院对其进行了随访并对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与预后疗效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结果该院的3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也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结论在治疗宫粘连的过程中,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创伤,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电切术 临床疗效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的效果。方法观察组36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30例按神经外科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动脉瘤夹闭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动脉瘤 夹闭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时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40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并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20例观察组与2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⑴观察组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⑵观察组的膝关节屈曲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在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