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气血、冲任、胞宫的盈亏消长周期规律,模仿中药调周法,采用针灸疗法调理月经周期,运用针刺与艾灸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毫针刺、温针灸、隔姜灸治疗月经病。

  • 标签: 针灸 调周法 月经病
  • 简介:长寿是人类始终追求的梦想。在中共中央与国务院所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称,"全民健康是建设中国的根本目的"。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0岁,这说明了我国目前的个人生活水准,正在稳步提升。

  • 标签: 平衡膳食 长寿 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家 全民健康
  • 简介:内伤杂病主要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失调引发的疾病,而脾脏功能失调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国医名师杨玉华运用"理脾"法治疗内伤杂病,每获良效。本文从脾脏生理功能入手,深度剖析"理脾"法的含义,并结合治验病例对其辨证特点和用药特色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杨玉华 理脾 内伤杂病 经验
  • 简介:目的:观察颅骨缝针刺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颅骨缝针刺法的治疗机制。方法:将100名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片,每次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颅骨缝针刺法,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6周。分别于;台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后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2、4和6周后的HAMD-1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2、4和6周后的HAMD-17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具用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和6周后的HAMD-17评分与同时间点对照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骨缝针刺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可减轻患者症状,起效快.其疗效优于帕罗西汀单独用药。

  • 标签: 针刺疗法 针灸疗法 头针 头针刺激区 穴位 头颈部
  • 简介: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伏贴组、三伏贴+隔姜灸组、隔姜灸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2016年初伏(2016年7月17日)、中伏(2016年7月27日)、末伏(2016年8月16日)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疗效、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并在治疗后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及远期随访,三伏贴+隔姜灸组疗效明显优于三伏贴组、隔姜灸组(均P<0.05),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疗效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症状积分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RQLQ)均降低(均P<0.05),但三伏贴+隔姜灸组较三伏贴组、隔姜灸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时三伏贴组和隔姜灸组的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贴和隔姜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有确切疗效,安全性良好,两者联合作用更明显;单独使用三伏贴较单独使用隔姜灸对于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三伏贴 隔姜灸 中医疗法
  • 简介:子宫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以月经量少、不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月经过少”“不孕症”等范畴。在祖国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中医药治疗子宫发育不良验案一则,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症状体征辨证为脾肾亏虚导致子宫失于滋养温煦而发育不良。以温阳养血为治疗原则,方选附子汤合八珍汤加减,使得肾气充盛,气化有源,精血充足,胞络得以滋养温煦,从而促进子宫恢复。

  • 标签: 子宫发育不良 不孕 温阳养血 阴阳气血
  • 简介:通过分析一例男性青年患者,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的Kartagener综合征的中医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查阅,认为Kartagener综合征属于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三联征(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中医各家对该病的认识有所差异,但都认为本虚标实是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治则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文主要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温润辛金培本疗法在本病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温润辛金培本 KARTAGENER综合征 肺痈
  • 简介:古代儿科素有痧、痘、惊、疳四大要证,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其中疳证多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常规治疗多以健脾益气为主。但首都国医名师杨玉华老师认为,小儿疳证多因脾阴不足,脾失濡养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将甘淡滋补脾阴之法贯穿始终,并以消食导滞之法相辅,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杨玉华 疳证 脾阴 临床应用
  • 简介:李乃卿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扶正固本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他善于应用扶正固本法以扶助正气、培植本元。临证用药时针对正虚的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根据患者气血不足、阴虚津亏、肾阴亏虚、肾阳不足等不同虚证,分别采用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壮阳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等的平衡,从而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李教授主持研发了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放疗、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能够起到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扶正固本 肿瘤 参芪扶正注射液 李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