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预测胸外科手术患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8例行胸外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改良Possum评分以预测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并与患者实际并发症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108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54例患者(50%),共计发生并发症例次79次,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发热24.05%、肺不张12.66%、伤口感染8.86%。术后共计死亡3例患者(2.79%),2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1例患者死于脑梗死。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术前生理学评分为15.96±1.57(分)、手术侵袭程度评分为(14.02±1.74)分,均显著高于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术前生理学评分为(14.02±1.44)分、手术侵袭程度评分为(12.76±1.53)分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死亡患者的术前生理学评分为(17.02±1.67)分、手术侵袭程度评分为(16.92±1.68)分,均显著高于术后存活患者的术前生理学评分为(14.28±1.47)分、手术侵袭程度评分为(13.16±1.61)分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患者60例(55.56%)、死亡病例7例(6.48%)均略高于实际情况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预测胸外科手术患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预测值比实际值略高,但在统计学上与实际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Possum评分 预测 胸外科 并发症 死亡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重症医学科(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100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力配置,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APACHEⅡ评分系统合理的调配ICU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值得推广。

  • 标签: APACHEⅡ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目的]探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Barthel评分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采取常规监护方案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NEWS评分评估病情,确定程序化的监护方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转归及满意度。[结果]10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死亡0例,急诊手术0例,其中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2例,转科1例,转ICU13例;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1例,转科0例,转ICU2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10.86±1.55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13.72±1.28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WS评分通过量化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病情,使医护人员能客观评估,从而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老年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医学科护理评分系统在 ICU 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110 例 ICU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重症医学科护理评分,对比患者护理指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 实验组患者护理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 P < 0.05 ),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护理评分系统应用辅助下的 ICU 患者分层护理工作实施中,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指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一定帮助,故而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评分系统 ICU 患者 分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以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NIHSS评分、FIM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简介:摘要:黑膏药是我国古代传统剂型之一。目前,膏药的生产大多仍采用传统方法,制剂工艺存在不少弊端,如炸料提取不完全、环境污染、火毒问题等。近年来,制剂工作者针对黑膏药制备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和变革,如优选提取方法、改良膏药基质、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等。本文在对黑膏药制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黑膏药制剂工艺改良研究的现状加以整理和探讨,并对黑膏药的制剂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黑膏药的制剂改革和发展。

  • 标签: 黑膏药 传统制剂工艺 制剂改良 发展展望
  • 简介: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并查阅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以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设有中医或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文献共6篇,总病例数432例。Meta分析显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在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总有效率、肝纤维化、肝功能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医药对照组(P〈0.01)。结论:文献分析显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高质量的中医研究文献较少,提示今后在研究的方法学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肝硬化 中医药 临床研究文献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外跟踪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0例,采用院外跟踪护理)和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ES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院外跟踪护理可以增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验与纤溶系统水平检测在产妇DIC对早期诊断的评价效果。方法分别比较DIC产妇(DIC组62例)和正常产妇(健康组55例)在产前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及凝血酶的时间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指标增减。结果与健康组相比,DIC组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与纤溶系统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产妇DIC早期诊断的有效评价指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DIC 凝血 纤溶
  • 简介:作者简介匡莲花(196212-),女,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患者的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进行比较来研究其疗效。方法将104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注射器间断滴入法湿化,实验组采用改良后方法即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法,第4d将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两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项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湿化较传统手工滴入法对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改良方法 气道湿化 效果研究Improved airway humidification effect of the
  • 简介:吴女士第一次骨折是在四年前,当时公交车一个刹车,她下意识地扶扶手,造成左手前臂骨折。五个月前,她在厨房弯腰从柜子里取菜油时,背部疼得不得了,好长时间都直不起腰来。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腰椎劳损,给她配了膏药,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吴女士感觉不对,再次来到医院,经过骨质疏松门诊医生检查,发现脊椎骨折,才知道已得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医生发现,最近三年吴女士已经相继隐性骨折了四次,她自己却不知情。吴女士其实年纪不大,也没有剧烈冲撞,本来不至于骨折的。在我们身边,类似吴女士这样对自己骨质疏松不上心不知情的人非常多。有数据表明,50岁以上的妇女,30%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的椎体骨折,有40%的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但半数骨折病人不知情也不治疗。

  • 标签: 前臂骨折 骨质疏松症 预警 驼背 老年 门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