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针刺对开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开肺癌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B组术前3d予以针刺超前镇痛,每日1次,连续3d.A组、C组予以术后针刺镇痛.D组为全麻对照组.四组患者均控制疼痛指数在3以下.选取与镇痛相关的β-内啡肽和与应激相关的皮质醇为观察指标,检测四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统计四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芬太尼的具体用量.结果:A组术前一天β-内啡肽与C组和D组比较,均P〈0.05.B组术前一天与C组和D组比较,均P〈0.05.皮质醇数据自身比较,A组、B组、D组入院与拔管后一天比较,术前一天与拔管后一天比较,均P〈0.05;C组入院与拔管后一天比较,P〈0.05.四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芬太尼含量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前镇痛在开手术患者应用中,具有提高镇痛指标β-内啡肽的效应,与传统的术后镇痛比较有明显优势.对于应激指标皮质醇则无明显差异,手术和拔管等刺激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即时应激,针刺无明显优势.术后针刺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此次配比减少20%.

  • 标签: 针刺镇痛 肺切除术 Β-内啡肽 氢化可的松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胸腔镜下手术与开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术式。方法:将 2015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 例 SP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 40 例。对照组给予开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 VATS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 P均<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 20.00%)( P< 0.05)。 结论:与开手术相比,VATS治疗 SP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原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胸腔镜下手术与开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有效治疗原发性气胸的术式。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S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开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VATS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显著小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与开手术相比,VATS治疗SP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胸腔镜下手术 开胸手术 原发性气胸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