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香港大学医学院流感研究中心及公共卫生学院与美国专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新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在48小时内的复制速度比10年前的SARS快P100倍.而且对肺部的攻击是全面的,不仅破坏专责呼吸的肺泡细胞.同时破坏具有修复功能的肺泡细胞,令病况急剧转坏,

  • 标签: 冠状病毒 死亡率 SARS病毒 香港大学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肺泡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输液患者渗出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专门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输液患者渗出发生”为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分析输液渗出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如揉穴位并组织实施.结果:门诊输液患者的渗出发生率由活动前下降明显,T=11.2;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加揉穴位可以提升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值得护理借鉴.

  • 标签: 渗出发生率 品管圈 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系统性收集并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方法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GoogleScholar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为主要的检索数据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前瞻性研究为主要纳入对象。结果总共纳入6篇文献,对6篇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OR06595%CI043~099,P=004)。对以癌前病变为首要观察指标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不能减少胃癌的发生(OR074,95%CI046~118,P=021)。对以胃癌发生为主要观察指标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虽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但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OR047,95%CI020~108,P=008)。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地区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降低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手术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科室2016年3月引进品管圈方法,建立一支15人的品管圈小组,分析妇科手术室运作当中存在的器械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方法前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后,器械管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室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能明显降低妇科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器械 不良事件 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具体措施与价值。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择本地区某学校的278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39名学生,两组学生均每日开展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研究组学生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连续随访跟踪2年,就两组学生近视发生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学生近视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近视及预防方面的认知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青少年 近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式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针对便秘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化疗恶性肿瘤的107名病人。把2021年1月-6月未进行品管圈护理的58名患者作为参照组,把2021年7月-12月进行品管圈护理的49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参照组常规便秘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方式,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较参照组比较,便秘明显降低,便秘程度也明显好转(P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方式 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