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前期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EMPA-REGOUTCOME和CANVAS)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glucosetransporters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 标签: 心血管 真实世界 抑制剂 SGLT-2 患病率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值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检测C-RP和血脂(TC、TG、HDL-C、LDL-C),并根据C-RP值的升高与正常分为两组。4年后再回访每位患者,并比较两组的死亡。结果C-RP升高组的死亡明显高于C-RP正常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脑梗死患者的C-RP值与死亡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临床应用中,成品输液分层降低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自制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分别调查我院2015年3~5月PDCA法实施前、2015年9~11月PDCA法实施后,由PIVAS(静配中心)调配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分层情况;通过鱼骨图分析该药成品输液分层高的原因,进行确立主题,拟订计划、设立目标;并针对要因分析探讨对策的拟定与实施;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及措施巩固等一系列PDCA循环活动。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取得的有形成果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19.1%降低到0.62%;形成了PIVAS内该药调配时及时将等待配置的治疗量药物冰箱保存,配置时严格掌握溶媒剂量和专用振荡器一定时间内振摇溶解;临床使用时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正确的药物浓度、5%GS输注前后冲管及选择普通输液器输注等规范调配和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和制度。无形成果PDCA小组成员在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降低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是可行的,充分发挥了医、药、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静配中心 安全调配 PDCA循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妇产科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分值比较,P>0.05;护理后,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组SCL90各项分值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组护理服务的质量(包括护理熟练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服务主动性)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组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科护理新模式干预组产妇分娩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有积极影响,且可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分娩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阴道分娩产妇,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共54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即为护理A组及护理B组,其中护理A组接受综合护理,护理B组接受常规护理,每组各27例。对两组产妇出血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护理A组产后出血凸显低于护理B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由此可见,此种护理方法在阴道分娩产妇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的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寻找非计划把关中潜在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等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优先风险指数;风险优先排列,优化流程,进行前瞻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3,P=0.030)。结论应用FMEA能有效地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取66例,将其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基础组(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和分析组(产科护理新模式),各33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掌握情况。结果分析组的自然分娩高于基础组,且分析组产妇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在降低剖宫产中,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利于将产妇的自然分娩提高,增强产妇对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产科 护理新模式 降低 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方法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我科所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针对护理服务中服务态度差、行为举止不规范、肢体语言使用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2011年下半年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半年以来,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提高的,护患纠纷发生下降了22%,同时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效的减少了护患纠纷。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 护患纠纷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医嘱缺陷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发挥圈员的潜能,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为"降低电子医嘱缺陷",拟订活动计划,制订标准化流程,并按步骤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电子医嘱缺陷率由10.54%降至3.33%,圈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电子医嘱的缺陷,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圈员责任感。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医嘱 缺陷率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方便治疗,临床通常会予以中药材炮制处理,制成中药饮片。而中药饮片易受温度、湿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倘若药库、药房环境与实际需求不符,将会增加中药饮片的变异,进而直接影响其质量和疗效,所以如何降低中药饮片变异成为医护人员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由于规范化养护可做到中药饮片的高效贮存、养护,从而降低其变异,所以本文就此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规范化养护 中药饮片 变异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用于初产妇中对降低会阴侧切的干预作用 。方法: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 本院产科接诊的初产妇 120 名,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均分 2 组。研究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法,对照组实行非药物助产分娩镇痛。对比会阴侧切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会阴侧切 15.0% ,比对照组 33.33% 低, P < 0.05 。 研究组产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QCC)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为主题,对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5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进行分析,得出心理因素、疾病因素及肢体疼痛是影响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绘制甘特性图,找出要因及真因,并制定睡眠相关知识宣讲、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贝多芬舒眠治疗仪针对性措施。最后,对比品管圈前后脑卒中患者失眠发生、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效果。结果:脑卒中患者失眠发生从活动前的38%下降至 19%,护士在失眠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考核中,成绩均有提升,病人满意从活动前的95%提升到98.6%,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 失眠 基础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降低护理文书漏项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在头颈二科自2022年4月护理文书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随机抽取2022年4月-2022年10月200份护理文书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是否开展品管圈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100份:未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而行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100份:开展品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文书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文书漏项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护理文书 漏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