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54例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7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结果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液量显著减少、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显著缩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4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术者共60例,以抽取红黄球方式分组,红球为研究组,黄球为对照组,每组例数为30例,研究组给予非体外循环,对照组给予体外循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绪角色、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结果实验组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出血量、脱离呼吸机所需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35.69min±26.92min<291.64min±26.33min;419.38ml±106.39ml<691.64ml±116.22ml;12.64d±3.21d<19.62d±2.09d;2.60d±0.88d<4.29d±0.75d;14.98d±3.64d<22.61d±2.18d);术后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13.33%<36.67%);生活治疗总平均分高于对照组(89.64±4.69>72.60±3.54)分,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心脏搭桥术患者应用体外循环不仅利于降低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更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分析护理配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配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灌注手术进行严密地观察、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灌注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外循环广泛地被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手术采用,它能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氧供及重要脏器的血流供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体外循环 术中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肺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在于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综合文献资料,回顾近年来体外循环的肺保护方法。

  • 标签: 体外循环 肺保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早期对心肌和肾脏的损伤。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每组患者50例,手术完成后二十四小时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心肌和肾脏的损伤程度。结果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4小时与24小时的左室舒末径、射血分数、BNP、CK-MB、cTnI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术后8小时与24小时的肌酐清除率、NAG、SCr以及BUN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对患者的心肌和肾脏的损伤小,与体外循环相比更具优势。

  • 标签: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 肾脏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寻体外循环(CPB)心脏患者在ICU期间循环功能适宜的监护措施,得出结论采取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体外循环 循环功能 心脏 监护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冠状动脉搭桥术数病例的增加,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的不良影响及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及ICU停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而深受临床推广。下面本研究就针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n-PumpCABG,on-pump)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CABG,off-pum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2年7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1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on-pump组和off-pump组,对其术后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off-pump组发生并发症3例,住院死亡1例,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6小时,ICU住院时间平均1.5天;on-pump组并发症20例,住院死亡5例,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8小时,ICU住院时间平均3.6天。结论非体外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但非体外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比体外循环患者低,ICU住院时间短。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 非体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胸部恶性肿瘤预后差,体外循环(CPB)技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降低了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现对CPB辅助下胸部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概况、手术指征、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评价和展望等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循环 胸部恶性肿瘤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心血管手术中,如何进行血液保护,减少异体输血是麻醉医师的任务和目标。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术前自体血储备、自体血液回收和血液麻醉是减少失血和输血的有效措施。外科技术的提高、应用止血药物、控制性低血压以及体温保护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本文围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特点,将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血管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血液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择我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30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使吻合口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脉处于无血状态。结论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娴熟的配合技术和较强的应急能力,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本组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411例,其中合并瓣膜疾病26例,高血压80例,糖尿病121例,慢阻肺75例,心律失常21例,脑血管意外14例。411例全部采胸骨正中切口,使用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为桥血管,连续缝合桥血管共1623支,平均(3.9±0.8)支。结果400例患者于术后8~20小时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早期死亡(术后30天)13例,早期心梗1例,低心排综合征6例,脑血栓形成2例,2次开胸止血3例,房颤3例,消化道出血1例,刀口愈合不良2例。术后398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效果满意。但其影响因素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后 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低心排血量 并发症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P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使用胸骨牵引撑开器和心脏固定器,全部是用作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均康复顺利出院。手术时间151-296min,平均(183±31)min,回病房ICU呼吸机辅助时间5-16h,平均(7±5)h,术毕24小时引流液(290±130)ml,ICU治疗(3.2±1.9)d,住院时间9-25d,平均(11.5±3)d。术后随访1月-3年,86例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5例患者术毕心绞痛好转,1例患者因不遵医嘱长期服用抗凝、调脂、降压等药物,1年后再次出现心绞痛。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安全、微创、经济、有效,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具有优势,近期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哮喘发作后的抢救和护理,减少术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1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哮喘病人资料,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预防,分析术中发生哮喘的原因及对症的抢救和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及护理,改善呼吸功能,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痊愈出院。讨论总结术中哮喘病人的抢救及护理、预防,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 标签: 体外循环 术中 哮喘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外科体外循环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operation,ECO)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性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ECO手术的198例心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治疗过程记录、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以转流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及输血量作为风险因素自变量,以其相对应的肺部并发感染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探讨诱发ECO术后并发肺感染的危险因子。结果以P>0.05作为剔除水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转流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及输血量均为与心外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行ECO的心外科患者的体外转流时间、辅助呼吸时间和输血量是行ECO的心外科患者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诱发因素,临床中值得注意。

  • 标签: ECO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护理操作配合及体会。方法选择2008—2012年,我院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32例,术中控制血压、心率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充分利用局部心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使吻合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结果3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死亡,术后8—15d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了解病情,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配合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