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呼吸异常创伤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救呼吸异常创伤患者,分为常规救治组40例和初级创伤救治组40例,比较两组气道、呼吸急症识别时间及优先识别处理率,颈椎保护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PTC救治组气道、呼吸急症识别时间20s,优先处理率100%,颈椎保护率100%,均明显优于常规救治组的72s,20%,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可有效提高呼吸异常创伤急症患者处理率,有效提高急救人员急救能力。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呼吸异常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中心使用该培训技能院前急救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用该技能进行院前急救,实验组采用该培训技能进行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急救经验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对院前急救患者可以使其在转运后的死亡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能够对院前急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在急救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院前急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应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效果。方法采用PTC原则对95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在急救过程中向目击者询问情况及利用担架抬患者上救护车,到医院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强及简单有效的检查。结果27例表现为呼吸困难,经过应用PTC原则后,存活26例,死亡1例;54例昏迷,急救后,存活53例,死亡1例;14例出现休克症状,急救后存活12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PTC原则可以有效发挥院前急救的作用,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初级创伤救治 应用 原则 PT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院前急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为未使用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重伤患者,观察组为使用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重伤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转运后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对院前急救具有指导性的重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成功率,减少转运过程中的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 院前急救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院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院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最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院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院前救治 创伤 致死率 致伤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5例颈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相应措施。结果123例皆临床治愈。其中105例患者Ⅰ期治愈,无并发症,13例接受Ⅱ期手术而治愈,2例死亡;46例气管切开病例,除6例因喉狭窄接受Ⅱ期手术(瘢痕切除)外,均在1个月之内成功拔管。结论在颈部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要把抢救生命放在首位,并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科学准确的处理呼吸困难、出

  • 标签: 颈部创伤 救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6例骨科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救治的诊断方式不同将其中15例根据创伤评分作出诊断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1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作出诊断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现场明确诊断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情知晓率为93.33%、可预见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1%和47.62%(P<0.05)。结论使用创伤评分能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救治人员了解病情和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评分 急诊救治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措施及临床抢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4月至2013年1月期间抢救的1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针对病人的受伤情况实施科学、精确的判断之后制定出对应的应急治疗措施,研究分析病人的急救措施以及临床抢救的效果。结果通过急救治疗之后,178例病人抢救治疗成功,5例病人通过急救病情稳定之后转院,7例危重病人通过尽力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治疗的成功率达到了96.32%(183/190);其体征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应当依照病人实际病情来制定一套科学的抢救措施,采用有效、及时的措施实施急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并维持病人的体征,从而有效提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救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急救与急诊创伤救治模式。方法本次选取100例多发伤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急诊科救治模式(对照组,n=50)与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入院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ODS率为20%,死亡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48%,1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多发伤患者,应用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强急救效率,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具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 标签: 多发伤急救 急诊创伤救治 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从2014年1月到2015年8月所收治的100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急诊外科护理中应用创伤救治,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急诊创伤救治,平均住院时间(27.9±5.3)d,其中有91例成功脱险,抢救成功率91%,死亡9例,死亡率9%。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应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可保证救治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创伤救治 急诊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胸部创伤(thoracictrauma)可致肺通气、换气、血流和呼吸动力功能等方面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动脉血气的改变。血气分析已成为对围术期及ICU危重病人的重要监测项目和对呼吸治疗进行调整必不可少的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大型创伤中心已将血气分析应用于院前及院内急诊抢救、手术,快速评估及治疗创伤,以提高判断创伤严重度的准确性、弥补创伤评分的不足,使死亡误判率降低。因此,为深入了解血气分析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拟就现有的关于血气分析与胸部创伤救治的相关性文献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血气分析 胸部创伤 创伤救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性休克为外伤后严重症状,急诊救护时必须迅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快速改善休克症状,及时扩充血容量,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频发,导致创伤性休克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赢取足够的抢救时间,正确时间内实施急救护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 休克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在重症胸部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室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结果78例气道通气良好,导管置放时间8~28天,平均14天。8例导管气囊破裂漏气,15例导管内分泌物结块堵塞,10例气管造瘘口周围感染。肺部感染13例,肺不张9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吸痰,皮下气肿2例。7例因合并严重的脑外伤死亡,71例痊愈出院。结论气管切开在重症胸部创伤救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 重症胸部创伤 救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评分法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以创伤评分为参考为患者采取抢救措施。结果入院时,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88例,占73.33%;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32例,占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法能提高判断患者病情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了死亡率。

  • 标签: 创伤评分法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性创伤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急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急诊预见性创伤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急救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及急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急诊工作的满意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救治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时,采用预见性创伤护理可以帮助提高急诊的救治效果以及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和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 预见性创伤护理 创伤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创伤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对创伤救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儿童重症监护病房48例重症创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苏州地区儿童重症创伤的临床特征,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种并发症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苏州地区儿童严重创伤,男女比例为11,其中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占47.92%,学龄前儿童占33.33%,学龄期儿童占18.75%。致伤因素中,车祸占首位(56.25%),次之为高处坠落(18.75%)、摔伤(8.33%)、气管异物(6.25%)、硬物砸伤(2.08%)、自缢伤(4.16%)、烫伤(2.08%)、电击伤(2.08%)。两组pH、血钾、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血糖、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死亡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高压、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心跳骤停的发生率要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ARDS、休克、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U严重创伤儿童死亡原因中MODS占首位,ARDS次之。结论对严重创伤患儿进行pH、血钾、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指标的观察,可判断病情并采取有利措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创伤 儿童 严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救治中胸部创伤急救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床边胸腔穿刺排气,闭式引流术,开胸探查术,胸腔镜探查等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29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胸部无明显不适症状,死亡1例,为合并重度颅脑损伤。结论在胸部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病情及时准确的判断,并组织实施相应抢救是关键。

  • 标签: 胸部创伤 急诊救治 急救技术 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回顾临床救治及整体护理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无感染、引流管脱出等不良事件发生,39例患者救治成功,1例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7.5%。结论加强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并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全面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诊科 创伤性气胸 临床救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