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冰片又名梅片、龙脑,味辛、苦、微寒,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通诸窍,解郁火,去翳明目等作用。入药少副作用,内服0.03g;入丸散;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冰片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常混有多种半萜化合物(如律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及三萜化合物(如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等),还含有少量安油酸、左旋樟脑、倍半萜醇等。据《中华药海》文献记载,“少用兴奋,多用麻醉,大量服之可致死。文天祥、贾似道均服以求死,因服量少,故求死不得。廖莹中服量多至数握,致九窍流血而亡”。我们成功救治误服冰片约13g中毒1例,但冰片中毒目前国内外鲜有报道,现就其药代动力学、毒理作用及其救治简述如下。

  • 标签: 冰片 救治 中毒 三萜化合物 右旋龙脑 齐墩果酸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门诊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形象和窗口,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集中反映。门诊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用心服务”的新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和提高门诊急诊救治和管理水平,为病人营造快捷、温馨的就医环境。近几年来,我院把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进入河南省焦作市120急救网络以来,我们针对门诊急诊科的特点,及时建立健全了各项急救制度,建立了一套快捷有效的全程急救服务体系,使各种灾害性事故及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以人为本 急诊救治 质量探讨 医院医疗质量 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技术水平
  • 简介:1病例介绍病人男,3l岁。因腹痛、腹泻、发热20d,先后2次院外治疗不见好转,于2004—07—06收住我院内科治疗。1周后病情加重,出现“全腹膜炎、肠梗阻”于2004—07—15转入外科。查体:T39.3℃,P138次/min,BP110/70mmHg。病人呈急性痛苦面容,神差,消瘦,贫血貌。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无移动浊音,肠鸣音弱。血象WBC13.2×10^9/L,N0.832,Hb50g/L,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性 小肠炎 腹痛 腹泻
  • 简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严重腹部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血肿内常伴有腹内脏器和大血管的损伤,病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术中是否切开血肿探查,不易把握,常有争议,是临床手术中限时需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我院对35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病人进行手术处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腹部外伤 并发症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静脉填塞导致回流障碍而酿成的静脉高压和瘀血,深静脉血栓是骨折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其相关的肺梗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其形成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 创伤后 后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护士培训是护理人才资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毕业护士培训是整个培训的基础,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近5年来开展对第1年新护士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护士培训 护理技能 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 临床实践 护理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失血休克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提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创伤失血休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失血休克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要注重护理风险的管理才能对护理效果有更好的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推广。

  • 标签: 创伤失血休克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护理组采用抢救护理流程再造,对比两组止血效果,记录两组止血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mmHg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呼吸道误吸发生率、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止血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止血时间、收缩压回升至90mmHg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呼吸道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抢救护理流程再造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可促进患者抢救效率提升,并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开展运用。

  • 标签: 抢救护理流程再造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创伤病人免疫功能影响和对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科ICU住院严重创伤病人共78例,按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不同分为两组:①早期组:37例,入院3d内即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能全力行肠内营养;②普通组:41例,入院7d以后行肠内营养。分别在入院后第1d和第14d检测免疫功能指标、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早期组在入院第14d时测得血IgG、NK活性、CD3、CD4和CD4/C取比值分别均较入院第1d有明显升高(P〈0.01),而普通组在入院第14d时仅NK活性有所升高(P〈0.05);早期组在入院14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24.3%)明显低于普通组(415%)(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肺部感染 严重创伤
  • 简介:背景:30%~40%的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SUC)患者存在激素抵抗,面临转换药物拯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英夫利西单抗(IFX)可作为有效拯救治疗方案之一。目的:初步探讨IFX在我国ASUC拯救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以IFX作为拯救治疗方案的ASUC患者共10例,采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IFX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12、30周改良Mayo评分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IFX治疗第2周,有效率为90.0%(9/10),缓解率为20.0%(2/10),1例患者为原发性无应答;第12周有效率为90.0%(9/10),缓解率为30.0%(3/10);第30周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失应答,有效率为71.4%(5/7),缓解率为28.6%(2/7)。7例患者完成38周的随访,共2例患者行结肠切除术。治疗开始后平均(9.6±7.0)个月,50.0%(5/10)的患者内镜下表现改善,其中1例达到黏膜愈合。IFX治疗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各1例。结论:IFX拯救治疗对中国ASUC患者短期疗效显著,可降低结肠切除率,促进黏膜愈合,但继发性失应答率高。在IFX治疗过程中,需警惕病毒感染发生。

  • 标签: 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英夫利西单抗 拯救治疗 诱导缓解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