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相应抢救模式后获得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共收集急诊严重创伤患者58例,按照救治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29例及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严重创伤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确诊用时、救治用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用时、救治用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救模式可有效提升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规避并发症风险,保证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救 救治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救治方法。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需急诊救治的患者,以投色子单双法分为26例参照组常规性就诊救治方法和26例实验组针对性急诊救治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救治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急诊救治效果及救治后各项指标均比参照组优异,参照组与实验组织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救治,采用针对性急诊救治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5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救治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休克现象,经过多学科协同会诊、急诊抗休克治疗,以及急诊手术室及时处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在57例患者中,死亡11例,其中4例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血气胸、1例死于肾衰竭,病死率为19.30%;抢救成功46例,抢救成功率为80.70%。结论对于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以早期的多学科会诊以及在急诊手术室及时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可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防止患者发生器官衰竭也有一定帮助,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急性重度毒蕈中毒的救治方法。结果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例急性重度蕈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采取回顾式分析法对如上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患均实施了综合治疗以及血液净化,未有死亡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并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重度毒蕈中毒进行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处理,患者入院后应尽快确诊并实施综合治疗以及血液净化,以便提高该病症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患病痛苦。

  • 标签: 急性重度毒蕈中毒 救治方法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刀刺伤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例心脏刀刺伤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于2001年01月~2017年08月,所有心脏刀刺伤患者均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所有8例患者中,其中有一例在使用各种抢救措施均无效而导致死亡,其余7例均抢救成功并顺利出院。结论在进行心脏刀刺伤的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救治标准进行治疗,准确掌握和把握就诊时间、诊断时间及抢救措施,提高心脏刀刺伤患者的急救效果,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心脏刀刺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天津市急救中心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急救患者共8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就现场处置情况将其分组,将给予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救治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急救模式救治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确诊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的抢救中,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外科 严重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1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1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其中111例患者抢救成功并经临床治疗后痊愈出院,21例患者死亡,其中院前死亡7例、入院后死亡14例。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较为困难,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早期应予以进行规范、合理、及时的抢救,这对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发外伤 急诊救治
  • 简介:夏秋季节户外活动时有被蜂螫伤,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被群蜂螫伤更是多见,群蜂螫伤后其蜂毒易致多脏器衰竭,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救治常导致死亡。我院急诊科2000-01~2006—12共收治群蜂螫伤10例,分析如下。

  • 标签: 虫咬和虫螫/治疗
  • 简介:摘要针对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救治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突发脑溢血患者,根据患者的救治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流程神经内科救治,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内科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脑溢血患者行急诊内科救治救治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突发脑溢血 急诊内科 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毒蛇咬伤的临床综合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680例,实施急救处理和常规留观的328例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救治的352例患者为综合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综合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67%、住院时间为(5.25±0.87)d,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救治应用于毒蛇咬伤治疗中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毒蛇咬伤 综合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产后出血的根本原因和具体的危险因素,寻找合理的救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其他因素还包括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等。运用相对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实现对症急救处理,使所有患者康复出院,尚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经过综合分析,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会引发产后出血等问题,属于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成为致使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采取合理的救治策略,有助于降低孕妇的产后出血概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救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这4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20例设为常规组,20例使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更短的抽搐停止时间、烦躁停止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以及呼吸困难改善的时间,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心肌酶谱有更小的影响,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液灌流对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更加迅速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对心肌酶谱有更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当中。

  • 标签: 血液灌流 阿维菌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百草枯中毒一类患者予以救治的对策。方法抽取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百草枯中毒一类患者72例,探究对这一类患者予以治疗的关键点同治疗方式等。结果本次试验探究的全部患者内,有33例患者完全康复,康复率即45.83%(33/72)。这之中,有21例患者的中毒药品总量即15mL-20mL,其余12例患者的中毒总量即25mL-200mL。其中39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出现死亡的患者有22例,在肺损伤的基础上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出现死亡的患者有11例,多个脏器衰退出现死亡的患者有6例。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一类患者来说,早阶段全胃肠灌洗阻碍毒素持续吸入,立即开展血液净化这一治疗,着眼尽早解决,选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救治 急性百草枯中毒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ICU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间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急救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级创伤护理对创伤急救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救治创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它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6人,我们对其进行高级创伤护理,对照组56人,我们对其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医院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创伤急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采取高级创伤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能够加强患者对于医院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理想的创伤患者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级创伤护理 创伤急救 抢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上颌骨复合性损伤的病例特点、救治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2例上颌骨复合型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2例患者当中,有2例患者在抢救中就已经死亡,其余的150例患者当中治愈率为32.67%。上颌骨闭合性骨折的治愈率要比开放性骨折的治愈率更高,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一期手术的治愈率明显要比二期手术的治愈率更高。结论上颌骨复合性损伤患者之所以抢救不成功是因为抢救中出现了出血和窒息的情况,在治疗效果方面通常会受到接受治疗的时间、手术的方法和治疗的方法的影响,所以对患者要尽早的实施坚强内固定治疗。

  • 标签: 上颌骨 复合性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性外伤的病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待其情况稳定后,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在完成手术后,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该实验选取了李文灿、董介芍、张秀卿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与该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将该次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结果在治愈率方面,实验组为91.67%,死亡率为8.33%,和乙组、丙组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相比,治愈率要比甲组高,死亡率比甲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0.91%),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5.45%),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3.64%)。结论该实验选取的治疗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复合性外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治疗措施,并总结疾病的相关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5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食物中毒的有效急救治疗措施及疾病特点、治疗特点。结果急性食物中毒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临床应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才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急救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创伤病人使用冷疗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创伤冷疗的病理基础的认识可以指导临床工作,其在控制创伤后的疼痛、肿胀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作为一个不良反应小、成本低、操作简便及依从性高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该文就冷疗的病理基础及目前冷疗的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冷疗 软组织创伤 局部冷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