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在全身及四肢多发性骨折、复合伤的休克患者抢救中有动脉监测的护理应用,得出结论动脉监测可提高临床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成功率。

  • 标签: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 多发性复合伤休克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临床上通常用肱动脉血压来诊断高血压病及评价降压药的疗效,但中心动脉才真正代表心脏后负荷的大小,近年的研究表明,肱动脉血压与中心动脉并不一致,中心动脉已经升高出现在肱动脉血压升高之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血压和无血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差异。方法对98名危重患者同时进行和无血压监测,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有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低于无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在监测危重患者时,往往能够给出准确的血压值,以便于临床医师做出相应处理,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血压监测能准确反映患者血压。方法观察、分析、纠正影响血压监测准确性的因素。结果影响血压准确性的因素有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管道堵塞,未及时系统校零,管道中有气泡等等。结论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能准确反映患者血压的变化,而正确的观察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准确性 因素分析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桡动脉迫器的减压时间。方法择取在我院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术后应用TR-Band止血气囊进行压迫止血,观察组46例患者和对照组46例患者分别在压迫1小时、2小时开始进行气囊减压放气。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血管迷走反射、桡动脉闭塞、窗口疼痛、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TR-Band止血气囊在桡动脉介入术后于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在术后减压时间变为1小时是非常可行的。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压迫 减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ICU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ICU行CVP监测的急重症患者120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CVP与动脉(BP)相结合在临床用药和补液的情况。结果CVP与动脉(BP)相结合分析,能有效反应患者临床症状。结论测定中心静脉压对临床急重症病人监测体征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特点以及中心动脉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从中心动脉的改变,早期积极控制血压、血糖,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拟诊冠心病于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52例,按既往确诊糖尿病史及OGTT分为对照组49例、IGT组54例、T2DM组4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及测量中心动脉;比较各组间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评价左心动脉各指标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IGT组、T2DM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中心动脉SBP、P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0.299,0.301,p<0.05);中心动脉DBP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p﹥0.05。Gensini积分与各危险因素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心动脉收缩压仍与冠脉病变积分相关。结论中心动脉SBP、P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冠脉病变的预测因子;糖代谢异常患者较血糖正常患者冠脉病变严重,弥漫病变、多支病变多见。

  • 标签: 中心动脉压 糖代谢异常 冠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无序贯通气。结果观察组创通气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住RICU时间和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无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无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与无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无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开颅夹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62例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患者病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1例。颅内压监测组(ICP组)于术中行脑实质颅内压监测,根据ICP的变化调整治疗计划,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常规治疗。结果ICP组预后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ICP组应用甘露醇的时间和剂量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能第一时间反映患者颅内病情变化,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和积极妥当的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动脉及卵泡发育对不孕症诊断价值。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不孕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60例健康妇女作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卵巢动脉及卵泡发育进行监测。结果随着正常对照组卵泡直径的增大,卵巢动脉的搏动指数和动脉阻力呈下降趋势,在排卵时达到最低。结论卵巢动脉血流状况与卵泡发育存在密切的关系,根据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结果能够为不孕症治疗提供依据,合理调整患者用药,确定排卵时间,提高受孕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卵泡发育 卵巢动脉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无序贯治疗的意义。方法将5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且实施创通气的病人,肺部感染有效控制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序贯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鼻面罩无创通气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按常规行创通气,以SIMV+PSV方式脱机,并比较血气分析、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序贯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病人,肺部感染显著控制后尽早拔管改为无创通气,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序贯撤机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以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为目的。选择96例出生10min~26d的新生儿,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观察组48例使用BD预设型一次性动脉血气针,对照组48例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比较两种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误入静脉、混入气泡及凝血等)。观察组BD预设型一次性动脉采血针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91.6%)高于对照组一次性5ml注射器一次性穿刺成功38例(79.1%)。使用BD预设型一次性动脉采血针进行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动脉血气针 新生儿桡动脉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63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成功60例,穿刺成功率95.2%。失败3例。术后3例出现穿刺点渗血,经重新加压按压包扎后,患者病情平稳,穿刺点未见渗血及血肿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口的最佳包扎止血方法。方法将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按照包扎止血方法用桡动脉止血带注气15ml、定时减压、低压力水平维持8-12h包扎;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扎止血。观察两种包扎止血方法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穿刺点渗血、血肿,桡动脉闭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O.Ol或P<O.05),而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和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以确定桡动脉穿刺口的包扎方法,能减少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穿刺 包扎止血
  • 简介:摘要微手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在妇产科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21世纪妇产科临床诊治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妇产科微手术的发展入手,分析妇产科微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妇产科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后的VAS评分及切口出血量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及切口出血量分别为1.6±1.0分、120.4±37.5m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4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患者疼痛减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支架植入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经皮股动脉植入动脉药盒系统(IDDS)的操作技术及其在晚期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作者为42例晚期肝肿瘤病例施行IDDS植入术。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肝转移癌25例。肝功能ChildC级31例,30例肿瘤直径超过10cm。结果植入成功率100%,导管到位率100%。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合并症。结论经皮股动脉IDDS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者接受X射线少等优点,为晚期肝肿瘤重复分次栓塞和长期间歇化疗建立了良好的药物投送途径。

  • 标签: 动脉药盒 治疗 肝癌 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本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结果5例均治愈,其中3例经徒手压迫治愈,1例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愈,1例压迫无效经行外科手术修补后治愈。结论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介入术中穿刺技术不当,术后压迫包扎不当、肢体制动不当、过早或过度活动,高血压病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根据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肝癌介入术 假性动脉瘤 原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