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院医务人员胸外按压基本技能的培训,探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基本技能的培训模式。方法参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0版的要求,制作简单、易学的多媒体课件,重点是胸外按压的实际操作;并由本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亲自指导,采取心肺复苏(CPR)基本知识和技能讲课(30min)、模拟实际演练(45min)相结合的方法,最后进行理论知识问卷和模拟实际操作考核评估。结果培训前后医务人员胸外按压知识及格率有明显差异(P<0.001﹚,胸外按压实际操作考核存在5方面常见错误,即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时肘部弯曲、用力不垂直、力量不足、深度不够,按压力量过大过猛,按压放松时手掌离开胸骨定位点,中断按压时间过长。结论心肺复苏之胸外按压基本技能理论知识点易掌握,而实际操作需反复、多次、亲临指导方可达标。为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培训提供经验。

  • 标签: 非医务人员 胸外按压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重视,提高锐器伤上报数,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加强和规范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保证其健康并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所在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改进上报流程、改善锐器伤后处理流程。结果我院积极探索,采取各种措施,2年后,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意识和正确防护和处置有明显提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身心伤害。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上报模式管理
  • 简介:摘要输血科的工作环境及各种物体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医务人员手在科室各种操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这些污染微生物而成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加强对我科工作人员手卫生教育培训,保证血液质量,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输血科 手卫生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为今后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手卫生5个指征做为考评标准,采取随机病区观察法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10.70%,其中妇科系统医护人员手卫生遵从率为3.95%,内科系统为11.94%,外科系统为13.36%,放疗系统为2.03%;临床医生手卫生遵从率为10.80%,护理人员为11.69%,实习人员为0。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今后需强化手卫生概念及手卫生指征的认知,针对影响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医院内血源性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有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2013年巴中市妇幼保健院2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按照岗位、暴露方式、暴露源及暴露地点的不同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暴露人群中护士占15人,所占比例为53.57%;手术室、病房为高发暴露场所,分别所占比例为手术室42.86%,病房28.85%;职业暴露感染源主要为HBV,所占比例为82.14%;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伤,占78.57%。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身防护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中青年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中坚力量,是承担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他们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与道德操守。而临床上部分中青年医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淡化、价值取向物化、主人翁意识弱化等,通过分析新形势下中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状况,探寻最佳的解决方案,将有助于中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 标签: 中青年 医务人员 思想道德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采用手卫生问卷调查、实地查看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科室55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所有人员中,了解手卫生标准的占28.59%,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者占51.81%,熟练掌握手卫生概念者占54.64%。结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的力度。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预防感染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制定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共122位,采取隐蔽观察的方法对其进行手卫生现状观察,观察期满后对122位医务人员进行知识宣贯、临床监督、改善设施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培训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由于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及监督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临床工作中手卫生状况较差,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营养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社区营养教育培训的切入点。方法在社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医务工作人员及居民,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351名社区医务人员及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人群营养知识得分9.93±3.12,医务人员营养知识得分11.43±1.99,显著高于居民8.49±3.33(F=50.66,p<0.001),及格率及优秀率也均高于社区居民(分别为30.65及24.40,p均小于0.001)。营养知识知晓率中食物加工时需要生熟分开知晓率最高95.7%,保健品是否对健康有益知晓率最低33.2%,其他食物提供的营养素、预防缺钙的主要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与社区医务人员趋势一致。结论社区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尚有改进空间,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的改善依赖于医务人员营养知识的提高,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营养知识培训,提高营养教育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善营养饮食行为习惯,达到饮食促进健康的目的。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居民 营养知识 知晓率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必要的管理对策。方法对124名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洗手行为进行随机调查分析,研究其主要的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分析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对124名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改善,管理前后,其洗手依从率由15.53%提高到79.20%;操作后洗手依从率由34.83%提高到85.80%。结论对于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意义深远。

  • 标签: 手术室医务人员 洗手依从性 影响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校医务所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采用自制护理服务绩效考核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激励机制实施前后的护理服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激励机制实施前后,对绩效考核指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激励机制引入到校医务所护理人员的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

  • 标签: 激励机制 校医务所 护理 护理管理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高校医务室作为学校的专属资产,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仅不能良好地为师生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本文分析其原因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与资金的投入,不能有效吸纳专业人才,因此引入托管方,或高校医务室社区化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高校医务人员的工资薪酬是充分盘活这一部分医疗资源的根本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务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其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效果的社会工作者①。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当前社会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住房对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产生的重大阻力。其中,医疗问题特别是医患关系问题的合理解决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中的关键,而以往的只关注病人生理性病变的医疗救助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第三方角色的加入。医务社工作为第三方,能够更好的进行社会资源整合,实现医患关系的最优化状态。我院作为综合性中医院自2011年以来,初步建立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在医院内开展爱心助医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医务社会工作。医院在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同时,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得到患者的好评,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医务室护士在工作中碰到的各种精神压力。结论针对这些精神压力提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及定期开展宣传等应对措施。

  • 标签: 学校医务室护士 精神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吉替尼作为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对在对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吉替尼的一、二线治疗和维持治疗等方面的综述,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吉非替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现状
  • 简介:摘要在日常护理工作过程中,职业暴露可能引发各类职业危害,严重威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因此,认真把握职位危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提升职业防护意识,对于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和归纳了职业暴露的主要类型及危害,提出了职业防护的若干建议。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氨甲喋呤联合米司酮治疗破裂型宫外孕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间破裂型宫外孕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喋呤药物肌注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取氨甲喋呤联合米司酮药物肌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9.29%,且疾病治疗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给予破裂型宫外孕患者氨甲喋呤联合米司酮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临床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氨甲喋呤 米非司酮 非破裂型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住的34例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放化疗已无疗效,均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口服吉替尼250mg/次,每天1次,不限疗程,直至因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或死亡而终止。结果34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5例,进展(PD)4例,全组有效率(CR+PR)为82.3%,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8.2%。中位生存期15.6个月,1年生存率为75.3%(26/34)。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其发生率分别为为43.3%(15/34)、16.7%(6/34)。结论吉替尼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