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中医院医患关系的现状、医德医风现状和医务人员服务意识等情况。方法2013年9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对患者采取面对面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完成1555份样本调查,对医务人员采取自填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695份样本调查,调查人员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完成12份样本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不健全、媒体报道不当、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到位等因素,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深圳市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意识较强,但在医患沟通方面仍有待提升;医院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为69.74分,介于一般满意和比较满意之间;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2.88分,距离患者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结论深圳市中医院的平均日诊量较大,医务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同时管理制度的落实有待加强;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一线医务人员的服务规范、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在医院管理的细节方面应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服务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服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制定调查表,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医务人员,由院感科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观察,记录并统计。结果2014年全年共调查949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86.58%,正确率为78%,不正确的原因主要是洗手时间不够和部位未全部达到。结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正确率较低,降低医院感染率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化培训,分析原因并及时解决,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

  • 标签: 手卫生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高危因素,制定并落实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发生的53例职业暴露工作人员的职业分布、暴露环节、暴露种类等。结果职业暴露人群以护士为主,35例,占35.66%,其中工龄小于5年30例,占85.72%,其次是医生,12例,占22.56%;暴露的主要类别是锐器伤,44例,占83.02%,主要环节是静脉输液和整理废物,输液环节28例,占锐器伤的63.64%,整理废物8例,占锐器伤的18.19%;其次是血液体液飞溅,6例,占11.32%;发生暴露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15例,占28.31%,艾滋病8例,占15.10%,暴露源无血源性传播疾病17例,占32.08%;暴露后正确处置率较高为96.23%,一名保洁和实习同学伤后未按规定流程处理,对全部工作人员均进行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以低年资护理人员、外科医生为主;锐器伤的发生主要因为违规操作、防范意识薄弱、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原因造成,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率,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理,随访。

  • 标签: 医院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特点,提出防控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成都市某医院2008年7月—2014年6月上报的86例职业暴露登记表,分析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人员构成及科室分布。结果①86例暴露源中乙型肝炎、梅毒、HIV(包含合并疾病)为49例,占56.98%。②暴露途径中锐器损伤占94.19%。③86例职业暴露人员科室分布主要为内、外、妇产科、急诊科,占80.23%。④暴露人员中护士占75.58%,临床医师占24.42%。⑤工作5年以下暴露人员有68人,占70.07%。⑥医务人员出现失眠焦虑超过50%。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及培训,确定重点科室、重点人群、暴露环节与原因,制定并严格执行干预措施,是有效防控职业暴露风险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控对策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简述了疗养院构建医务人员人才库项目的原因及内涵,即建立基层、中层、高层的多层次人才库培养体系,并介绍了人才库构建的方法、人员分层级依据及能力模型在人才库构建过程中的应用。

  • 标签: 疗养院 医务人员 人才库项目 能力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PDCA方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方法运用“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检查表对医务人员现场检查,计算洗手依从性及合格率。结果实施持续改进后,该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51.2%分别上升到62.4%、65.9%、72.0%、76.1%、80.3%,手卫生执行合格率由50.0%分别上升到69.2%、72.3%、80.0%、84.6%、90.3%。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 标签: 医务人员 PDCA 循环 手卫生 依从性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8名医务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成立专门干预组织,每个科室设立一名监督主管,从各方面监督各医护人员洗手。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手部进行取样检测自然菌数,并对细菌类型进行检测,比较各类细菌携带率及总细菌携带率。结果实施干预方案后各种常见细菌携带率均显著降低,实施后总细菌携带率较实施前也显著下降,X2=9.25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基层医院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洗手率和洗手正确率均较低,医院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

  • 标签: 手卫生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法,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01),干预前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47.86﹪,干预后为82.37﹪.结论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寻找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实施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干预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变化情况,评价管理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依从性的影响。结果管理干预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依从性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管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依从性,避免或尽量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保护医务人员身体健康。

  • 标签: 管理干预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我市周边地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现状,分析基层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在基层医疗机构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策略,从而为改进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环境,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对于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8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加以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并统计发生针刺伤例数为36例,设为观察组,同时与2010年8月份~2012年8月份我院发生针刺伤的89例医务人员作对照。分析比较两组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全院医务人员针刺伤总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可有效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降低职业危险,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院感 知识培训 针刺伤 医务人员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NICU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的定植情况,寻找减少和预防控制科内MDRO的爆发性流行的方法。方法对NICU病区医务人员和工作环境进行为期三天的随机采样,主动收集NICU医务人员鼻拭子、手无菌棉拭子及MDRO患者周围的物表,筛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NICU常见的多重耐药菌。结果NICU医务人员的鼻前庭、手和物表MDRO携带率分别为19.05%、19.05%和34.78%,其中MRSA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4.29%、9.52%、21.74%。结论MRSA是NICU医护人员及环境中定植的主要MDRO,应继续加大手卫生落实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切断MDRO的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MDRO) 消毒隔离 手卫生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基层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在贵州省的4个县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县、乡、村三级结核病防治医务人员共166人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5条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8.2%(649/830),汉族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得分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医务人员的得分、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得分高于乡村级、从业时间3年以上的医务人员的得分高于3年以下的(P均<0.01)。结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尚未达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85%的目标,仍需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医务人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柳州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探讨防护对策,为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核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对2010年至2013年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97例,暴露率8.17%。护士暴露人数占职业暴露总人数的86.60%,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占94.85%,职业暴露以针刺伤居多,占77.32%。根据暴露评估情况,预防性用药,定期监测追踪未发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案例。结论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加强重点人群及关键环节的防护,健全暴露防护管理体系,规范暴露应急处置、预防用药,定期监测追踪,可降低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监测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早期有效检查,干预,及时上转专科,减少慢性病带来的危害,降低风险是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目标。方法居民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生长发育及健康指标现况和变化趋势。结果系统家庭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疏导疗法、群体的集体心理治疗等。结论为全人群、高危人群和健康促进有效服务就是社区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防治意识。

  • 标签: 社区医务工作 疾病 防治 意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