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尿钙、尿钙/尿肌酐比值、尿钙/血钙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有20例子痫前期孕妇在妊娠20周时检查相关检查,与180名正常孕妇进行比较,研究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及尿钙/血钙比值对子痫前期预测作用。结果尿钙、尿钙/尿肌酐比值和尿钙/血钙比值在预测子痫前期疾病的价值在妊娠20周时尿钙及尿钙/血钙比值AUC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53,0.722)和(0.451,0.722)。尿钙/尿肌酐比值AUC的95%可信区间为(0.627,0.834)。尿钙/尿肌酐比值在取值0.147时敏感度80.0%,特异度66.1%。结论在妊娠20周左右尿钙/尿肌酐比值可以作为一项辅助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指标,但由于纳入研究对象数量有限,预测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孕妇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及脐带动脉血循环的变化,以期发现一种早期预测妊高征(HDP)的方法及预测预后。方法对(200)例正常孕妇中孕期(16-28周)开始检测,以彩色超声显示其频谱图,测量5个以上形态一致频谱,取平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之比(S/D)值。结果发展为HDP(37)例,与其余正常孕妇比较,二者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及脐带动脉PI、RI、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脐动脉PI、RI、S/D与HD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妇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及脐带动脉PI、RI及S/D值,对于预测HDP及围生儿的健康状况,均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妊高征 子宫动脉 螺旋动脉 脐带动脉
  • 简介:摘要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是一个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多种肿瘤的复发以及预后关系密切,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或联合其它指标测定可为预测肿瘤复发、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肿瘤复发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半定量检测试纸在不孕症患者预测排卵、指导受孕中使用的准确性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使用尿LH半定量预测排卵试纸,观察尿LH值在排卵前后的不同变化,及时测出LH起始峰到排卵前的高峰值以及排卵后的数值,恰当选择排卵的最佳时间并指导患者受孕,并经阴道B超同步核实。结果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在预测排卵的阳性率为88.44%。结论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使用方便,无创伤,费用低,准确性高,对监测卵泡生长及预测排卵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促黄体生成激素(LH)尿LH半定量排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卵黄囊对早期妊娠结局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本院作过超声检查的987例早孕妇女作回顾性分析,根据卵黄囊大小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组,卵黄囊平均直径在2.6mm~7.5mm,且形态正常者为正常组;卵黄囊平均直径小于2.6mm视为卵黄囊过小,卵黄囊平均直径大于7.5mm视为卵黄囊过大,卵黄囊未显示、变形及钙化等视为形态结构异常,卵黄囊大小形态异常者为异常组。结果卵黄囊大小形态正常者,早孕结局良好;卵黄囊大小及形态异常者,早孕结局不良,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超声检测卵黄囊可作为预测早孕结局的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卵黄囊 早期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的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123例,经腹超声监测其宫颈长度,比较宫颈长度的差异,追踪其妊娠结局,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发生先兆早产的123例患者,其中早产51例。早产组宫颈长度短于足月产组宫颈长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产组孕妇与非早产组孕妇年龄、孕次、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周、保胎方法和给药途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受检的孕妇中,宫颈长度<3.0cm为52例,47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90.38%;宫颈长度≥3.0cm孕妇71例,4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颈长度3cm为临界值,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3.93%,阴性预测值为94.03%。④宫颈长度<3.0cm组48h,7d和37周内分娩率显著高于宫颈长度≥3.0cm组分娩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3.0cm时,早产发生率较高,应予高度重视。

  • 标签: 超声 宫颈长度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人工肝治疗衰竭预后的预测效果,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并进行MELD评分,对治疗组进行人工肝后评分,观察三个月后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中治疗前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有8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为30-40分的患者34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53%,对照组中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1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在30-40分的患者3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87%,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MELD评分可在临床推广中应用,一般人工肝治疗MELD评分在30-40分之间的肝衰竭是安全的。

  • 标签: MELD 评分 人工肝 肝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对于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8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存在胎儿窘迫现象的待产孕妇50例,对其分别采取胎心监测和脐血流S/D比值测定,对不同方法对胎儿窘迫预测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比值测定法对胎儿窘迫的预测准确性高于两种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可使胎儿窘迫的预测准确性、敏感性得以提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胎心监测 脐血流S/D比值 胎儿窘迫 预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83例危重症患者在急诊入院时及入院后1、2、3、5、7d分别测定血清PCT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院内感染率;并对其预后进行评定。结果死亡组患者的PCT值在2、3、5、7d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在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院内感染率等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降钙素原 危重症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院内感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清LDH及BNP联合检测对妊娠子痫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妊娠子痫孕妇,进行LDH和BNP的检测,分析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产后大出血在LDH和BNP联合检测异常组的发生率高于LDH和BNP联合检测水平正常的孕妇。结论联合检测LDH和BNP对于孕妇妊娠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LDH BN 妊娠子痫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心病预测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级别、颈动脉粥样斑块个数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等于1.0mm)、斑块中阳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阳性、阴性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进行检测,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预测性诊断。

  • 标签: 颈动脉 超声检查 冠心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阿洛卡超声Prosoundα7检查所有参与人员的颈动脉,探讨IMT值、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实验组颈动脉IMT值大于对照组,CCAD值(颈动脉管腔直径)小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85.4%)高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可以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预测

  • 标签: 超声检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Treg细胞频率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患者,评估Treg细胞频率对脑梗死患者发生感染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早期外周血Treg水平对发生感染的预测界值为≤3.7,敏感性89.5%,特异性为64.3%。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Treg细胞频率对感染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Treg细胞频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HCG和CRP联合检测预测宫内感染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待产的孕妇120例,于产前一个月开始检测孕妇血清中β-HCG和CRP含量变化,并以产后病理切片作为诊断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金标准,比较β-HCG、CRP和β-HCG联合CRP在诊断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所有孕妇在预产期前所进行的β-HCG、CRP检测中,单纯应用β-HCG对于宫内感染预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6.93%和45.21%,与单纯应用CRP对于宫内感染预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相比,敏感性低于CRP但特异性高于CRP(敏感性为91.35%,特异性为35.82%),但应用β-HCG联合CRP对于宫内感染预测的敏感性(87.62%)与特异性(73.33%)均较高。因此,应用β-HCG与CRP联合检测比单纯应用β-HCG或CRP对宫内感染进行预测效果要好。结论β-HCG联合CRP检测能够有效预测孕妇宫内感染,从而减少异常妊娠给胎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beta -HCG CRP 宫内感染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对心律失常胎儿心脏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235例24~40胎龄周临床疑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心脏畸形胎儿21例。11例心动过缓胎儿并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者,5例在随访过程中死于宫内(尸体解剖证实为单心室伴肺动脉瓣狭窄3例,心脏横纹肌瘤2例),6例终止妊娠(尸体解剖证实为二尖瓣闭锁4例,共同房室通道2例)。3例心动过速胎儿出生后被证实为房间隔缺损,2例室性期前收缩胎儿出后被证实为室间隔缺损。1例胎龄38周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胎儿经吸氧及严密监护24h后,心律失常无缓解,立即行剖宫产术,出生后应用西地兰后心律转为窦性。205例胎儿心律失常均为阵发性,不伴有胎儿心脏形态、结构畸形及胎儿水肿,均足月出生,出生后听诊均未闻及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5例后证实为误诊心脏畸形,4例心动过速胎儿失访。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产前检查胎儿心律失常的可靠的无创性影像术,其应用有助于早期检出并指导心律失常胎儿的处理。

  • 标签: 胎儿心脏心律失常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测量运用于预测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78例先兆早产孕妇,通过超声检测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并且随访跟踪,直至分娩。结果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组为112例,足月产组为166例,早产率为40.3%(112/166)。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4.3±5.0mm)明显低于足月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4.0±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以宫颈长度3.0cm为界,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60.3%,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测量宫颈长度对于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早产是有效可行的,在临床上可以指导合理用药及护理,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

  • 标签: 早产 子宫颈 预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腹部手术史预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进行探讨,建立预测模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断为小肠梗阻的71例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手术治疗的预测模型。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男性34例,占47.8%,女性37例,占52.2%。71例患者中病因明确的有41例(57.7%),病因不明的有30例(42.3%)。患者的高热、心率减弱、腹痛、腹痛进行性加重、恶心、呕吐、压痛、腹膜炎体征、肠鸣音减弱等9个危险因素与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方案制定有所联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根据其作用强度,依次是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进行性加重、腹部压痛、腹膜炎体征以及肠鸣音减弱等。根据预测模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准确度为75.7%,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82.1%。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是判断非腹部手术史在预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价值,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非腹部手术史 小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观察立卧位血压测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症状性体位性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和降压治疗时测定立卧位血压,观察立卧位血压差值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在60例观察对象中,有35例立位血压较卧位有下降,发生率为58.3%。血压下降范围在5-30mmHg之间,下降中位数为12mmHg。立位血压较卧位下降超过12mmHg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立卧位血压测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按是否保胎成功分为先兆流产组(n=89)和难免流产组(n=51),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孕妇为对照组(n=90)。比较对照组、保胎成功组和难免流产组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计算PCT、CRP预测难免流产的特异性、敏感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难免流产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P<0.05)。PCT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RP。结论PCT在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预测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12月期间收治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h实施血清PCT及sICAM-1检测,同时使用急性生理与慢性病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并随访至患者预后。结果不同预后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测定的血清PCT、sICAM-1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价结果与早期测定的血清PCT、sICAM-1水平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PCT和sICAM-1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预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依靠这一指标有利于更好地对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 标签: PCT sICAM-1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 早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