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前臂骨折患者60例,采用手法复位和AO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前臂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患者30例,优秀19例,良好10例,尚可1例;AO加压钢板手术治疗30例,优秀估秀14例,良好14例,尚可2例。结论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骨干长度、旋转功能的恢复,骨的坚强固定以促进软组织的早期康复。非手术治疗用于前臂骨折手术创伤较小,优良率较高,AO加压钢板手术治疗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短。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手术复位 AO加压钢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于缓解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通外科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术后肠功能恢复应用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足三里 穴位注射 肠功能
  • 简介:摘要单羊膜囊胎脐带交锁打结是妇产科临床中较为罕见的现象,孕妇孕期容易发生脐带缠绕和打结而发生宫内意外,笔者回顾性分析单羊膜囊胎脐带交锁打结1例患者的入院处理全过程,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单羊膜囊双胎脐带交锁打结 绒毛膜性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前后联合入路钢板联合固定治疗2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8~17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末期随访膝关节MerChant评分为64~99分优15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80.9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稳定,软组织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 双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歧、思密达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内江市东兴区中山镇卫生院门诊接诊的136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金歧、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总有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疗效(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9.4%),并且治疗组止泻时间为(2.8±1.1)d、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2.1±0.5)d、腹痛消失时间为(1.2±0.1)d均短于对照组(5.3±1.2)d、(4.7±1.6)d、(2.5±0.8)d;结论联合运用金歧、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金双歧 思密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其常规助产方式,试验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其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和第二产程时间,并对两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的疼痛评分及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会阴撕裂、会阴侧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产妇的疼痛,并且能减少分娩中的不良事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阴部神经组织麻醉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Pilon骨折应用胫骨远端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Pilon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胫骨远端钢板方法,对比两组Mazur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Mazur评分、总优良率8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远端钢板治疗复杂Pilon骨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骨折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疗效显著。

  • 标签: 胫骨远端双钢板 Pilon骨折 Mazur评分
  • 简介:摘要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低剂量”CT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在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高且检查效果良好的优点,减少各种潜在的不良反应,受到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好评,促进CT检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本文就头颈部“低剂量”CT造影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了探讨。

  • 标签: CT血管造影 头颈部 低辐射剂量 低剂量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例跟腱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应用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伤口感染控制机伤口愈合率,随访3个月观察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提踵及足跖屈肌力。结果17例患者30天伤口愈合率达100%。其中4例10天撤掉VSD敷料原切口轻度红肿,少许渗出,予以从皮瓣内侧伤口应用雷夫诺尔纱条深层引流,后伤口全部愈合。随访3个月,除外一例69岁高龄患者遗留背伸障碍外,其他14例踝关节均屈伸自如,15例患者术后提踵及足跖屈肌力均达四级强。结论蒂推进皮瓣VSD密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探讨并推广应用。

  • 标签: 跟腱断裂 伤口感染 皮瓣 VSD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PML-RARa融合基因转变情况。方法本中心自2014年6月以来,共收治APL患者39例,按照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2014版),对其中23例APL患者予ATO+ATRA诱导,联合小剂量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序贯应用ATO+ATRA,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治疗早期因脑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未定期化疗复发,1例患者治疗后期中枢复发,其余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达91.3%,开始诱导至完全缓解平均26.5±3.5天。结论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大部分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可长期生存。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全反式维甲酸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尺桡骨骨折患儿75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儿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微创、疗效好、实用、无疤痕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 儿童 尺桡骨双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侧腹股沟疝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60例。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2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61±10.56)min、术后进食时间为(5.13±0.56)h、术后下床时间为(5.95±1.46)h、术后住院时间为(3.56±1.75)d,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用于治疗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 双侧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髁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方法的疗效,同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要好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治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治愈率。结论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踝骨折在临床中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5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复杂胫骨骨折患者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术治疗,可对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缩短,并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氨唑钠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增敏作用。方法将我院6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放疗,给予观察组甘氨唑钠增敏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加入甘氨唑钠增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恶性肿瘤 放疗 增敏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呈明显增加,药物致硫仑样反应男性多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注射给药多于其他途径给药,而且主要集中在住院用药治疗过程中或疗程结束后饮酒的患者。本文就此反应发生机制予以分析探讨,就其采取的治疗措施加以总结,其中主要涉及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关注,保证合理用药。医师和临床药师在设计治疗方案时,除了需要注意药物本身的配伍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外,还需注意药品辅料(如溶媒、赋形剂等)中的成分对合并用药的影响。

  • 标签: 抗菌药物 双硫仑样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时使用无创水平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共5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无创水平正压通气,将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均更优,P均<0.05。结论在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无创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重症哮喘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