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放置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门诊行宫内节育放置手术的207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内节育放置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引起宫内节育放置后副反应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放置时间、节育类型、子宫位置、放置次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放置时间、节育类型、子宫位置是引起宫内节育放置后副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内节育放置效果与年龄、放置时间、节育类型、子宫位置有关。行宫内节育放置术时,应综合患者自身状况选取合适类型的节育环、合适的放置时间及位置。

  • 标签: 不同孕周 非治疗性早产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取出难易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常规取手术的90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手术难易程度,将其分为A组(68例,取顺利)、B组(22例,取困难);对比两组妇女的手术年龄及置环时间。结果A组妇女的手术年龄平均为(48.6±2.7)岁,明显短于B组(52.1±3.5)岁(P<0.05)。A组妇女置环时间平均为(16.4±3.1)年,明显短于B组(18.5±3.8)年(P<0.05)。手术时,A组绝经后期患者比率为57.3%,明显低于B组86.4%(P<0.05)。结论对于留置宫内节育避孕的妇女而言,在围绝经期早期进行取手术可降低取难度、减少痛苦。

  • 标签: 围绝经期妇女 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 影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置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的价值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自愿放置节育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妇女的选择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4月-2017年4月,已婚育龄妇女总计200例。在分组研究中,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将200例已婚育龄妇女,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妇女应用TCu220C节育进行干预,观察组妇女应用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妇女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妇女应用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后,24个月连续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落率、妊娠率、因症取出率方面,观察组妇女均低于对照组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已婚育龄妇女应用吉妮功能性宫内节育,在节育效果方面更加突出,对妇女的身体损伤较小,能够达到持续性节育效果,出现脱落现象的概率低,因症取出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置入 宫内节育器 吉妮 功能性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内节育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为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宫内节育和优质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10例行宫内节育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410例女性,其中28例(6.83%)妊娠;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感染、白带异常、宫内节育下移及月经异常等。结论应根据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节育,并定期监测以提高避孕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方式对于行宫内节育放置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我站妇产科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行宫内节育放置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后焦虑情况较护理前有很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情况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宫内节育放置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女性生殖道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使用IUD的已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探讨IUD使用者患RT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13例患有阴道炎,占总数的32.50%;有19例患有宫颈炎,占总数的47.50%;有8例患有盆腔炎,占总数的20.00%。孕次越多感染率越高、IUD使用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有尾丝节育的感染率较高、异常子宫出血的感染率较高、不含铜材质的IUD感染率较高。结论使用宫内节育会给女性带来较高的生殖道感染风险,且所造成的感染类型也较为多样;此外,孕次、IUD使用时间、有尾丝节育、异常子宫出血、IUD材质不含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生殖道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解决节育副反应的子宫异常出血问题,延长宫内节育的续用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本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宫内节育放置术后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的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千金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月经表现情况和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出血量≤月经量的有17例,占总例数的85.0%,远远大于对照组的6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时间缩短程度优于对照组,<7d的患者有9例,占4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内节育放置术后如果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的副反应问题,可以采用妇科千金片来解决月经异常情况,减少月经量,缩短月经时间,从而减轻副反应,提高宫内节育的续用率。

  • 标签: 妇科千金片 宫内节育器 阴道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多功能取环钳和传统取环钩在宫内节育(IUD)取出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内节育(IUD)取环手术的230例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的方式进行节育取出,观察组则采用多功能取环钳进行节育的取出,随后将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环时间、疼痛度以及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环时间、疼痛度和出血量方面分别为(2.54±0.56)min、(2.44±0.31)分、(1.67±0.44)mL,对照组则相应为(3.18±0.64)min、(5.88±0.42)分、(3.19±0.65)mL,即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手术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5.6%,明显由于对照组为85.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对宫内节育进行取出工作能够减少妇女的手术疼痛度,并降低术中出血量,尽快的完成手术内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 标签: 多功能取环钳 传统取环钩 宫内节育器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后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避孕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服用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对照组术后立即安置宫内节育(IUD),对比两组避孕效果。结果对比阴道出血时间与恢复月经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对照组避孕失败3例,观察组避孕失败2例,避孕效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口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与安放IUD都能获得较好的避孕效果,但是屈螺酮炔雌醇的术后副反应更小,建议根据患者个人意愿与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避孕方式。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避孕药 宫内节育器 避孕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观察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I的改变量、子宫内膜的增加幅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比参照组大,P<0.05。结论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 电刺激 薄型子宫内膜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妇科诊断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能够引起患者月经周期延长、不孕以及阴道出血等不良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不孕,甚至病情进展至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目前,临床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也起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以近年来临床上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情况做一综述,旨在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 子宫 息肉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EC)属于女性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治理理念也需要进一步的更新1。在临床诊断及分期上,宫腔镜检查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该病主要采取的是手术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12月我院住院的69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超声检查,宫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确诊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共61例,不典型增生3例,息肉癌变5例。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以良性病变为主,但仍有恶变可能。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需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以提高早期发现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 标签: 绝经 子宫内膜息肉 恶变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对照组30例不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6.6%和23.33%,3年存活率分别为86.66%和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采用内分泌辅助治疗可以改善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内分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术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三组,每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A组为90.00%、B组为65.00%和C组为55.00%;在复发率的比较上,A组为10.00%、B组为35.00%和C组为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治疗以后采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极大的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保守性 术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贝伐单抗、VEGF-trap治疗方式,并针对络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子宫内膜癌花考中的应用做出深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结合权威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所选病例均接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贝伐单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VEGF-trap治疗方式,患者有效率反应率为3.8%~7.8%,使用高剂量TSU-8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使用,具有一定可行性。结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血管生成以及靶向治疗,对病情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48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后,48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45.83%,有效24例,50.00%,无效2例,4.17%,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使用药物方法及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6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方案,试验组则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毒性作用、复发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对照组G3级以上毒性反应率30.43%明显高于试验组13.04%,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47.83%),死亡率(34.78%)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复发率(13.04%),死亡率(4.35%),组间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后,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作用效果显著。

  • 标签: Ⅲ期 子宫内膜癌 放化疗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60例患者中,经阴道超声确诊54例,准确率为90%,6例漏诊,漏诊率为10%;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9例未显示血流信号,占65%,21例显示血流信号,占35%;并且RI为(0.59±0.06),SPV为(11.8±4.1)cm。结论临床上给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提高准确率,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

  • 标签: 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107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2例)和实验组(55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SDS评分及SAS评分方面而言,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27%vs.26.92%,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