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人体指标及生化指标影响。方法以社区自愿参与规范化管理的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进行危险分层分析后,抽取30~80岁356名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体力活动明显高于干预前;预前后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2年后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强化干预有助于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脑血管病 高危人群 自我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伴随顽固皮肤瘙痒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维持血液透析伴顽固皮肤瘙痒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产生顽固皮肤瘙痒的原因,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发生顽固皮肤瘙痒的因素为钙磷代谢异常、营养不良、不良的卫生习惯、过敏反应和神经肌肉受累。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顽固皮肤瘙痒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伴随顽固皮肤瘙痒的因素复杂多样,患者接受针对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顽固性皮肤瘙痒 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药房高危药品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西药房以及病房区进行详细的检查,从而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问题做出积极的分析。结果在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方面,西药房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药品的摆放和警示标识码管理。结论为了保证西药房高危药品和管理和用药安全,必须要强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进而减少管理失误,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肢手术中两种设定自动气压止血带压力方法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方法将40例上肢手术术中需用自动气压止血带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以患肢指端血氧饱和度波形成直线时的充气压力设定,实验组以便携式彩超观察肱动脉血流峰图完全消失时的充气压力设定,对比2组止血效果及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效果相同,但实验组患者止血带缚扎部位疼痛程度、解除止血带后缚扎部位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彩超观察肱动脉血流峰图完全消失时设定的止血带压力,能减少气压止血带所引起的副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 充气压力 止血带副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过敏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我们对过敏皮肤病患者100例应用针灸、火针与中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100例急、慢性过敏皮肤病患者治愈了98例,慢性皮肤病患者在半年内没有复发的情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8%。在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效果是显著的,P<0.05。结论对过敏皮肤病患者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方法选择127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体检者进行尿酸,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273例老年体检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占15.2%,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男性高尿酸血症率明显高于女性,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中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病率与正常尿酸组中的患病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并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并且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筛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高尿酸血症 高血糖 高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常规组的74%,(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可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风合剂配合皮肤护理治疗ICU难治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日常皮肤清洁方法进行皮肤护理,实验组日常皮肤护理并运用消风合剂口服,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风合剂配合皮肤护理在ICU难治药疹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消风合剂 皮肤护理 ICU 药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分析与疏导必要。方法收集护理人员共100名,通过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压力源进行统计,并探讨有效的疏导措施。结果调查问卷一共发放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98.0%,且均为有效答卷。经统计发现,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人际关系冲突、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自身期望价值与现实的区别、家庭等。结论大部分的护理人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应积极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予以缓解,从而稳定护理队伍,并降低安全隐患,维护患者利益,促进医院发展。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源 疏导措施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态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方法对我院门诊1023例妇女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技术(HC2)-HPV-DNA检测及HPV分型检测,以TCT细胞学正常及高危型HPV阳性的妇女181人为目标人群,随访重复TCT细胞学和HPV基因分型,并对TCT细胞学异常的妇女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不同HPV感染型别、感染状态(持续性感染、间断性感染及感染清除)的TCT异常和宫颈病理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目标群体随访1年,持续HPV感染的女性与HPV感染清除或间断性感染的妇女相比宫颈病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目标群体随访2年,持续HPV感染女性比HPV感染清除或间断性感染妇女有更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P<0.05)。多重HPV感染并不比单一型别感染有更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P<0.05)。高危型HPV16和HPV18持续感染发生率高,且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持续HPV感染2年以上,尤其HPV16及HPV18的持续性感染,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高危HPV型别及感染状态的甄别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宫颈病变 HPV基因分型 持续性HP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色度值进行测量分析,与Opal定制比色板色度值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色度学适配,了解Opal定制比色板在临床应用的可靠。方法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1976L*a*b*表色系统为基础,用3nh三恩驰色差仪sc-10从南宁应用Opal定制比色板的各家医院随机选取三付Opal定制比色板,测其色度,进行数值分析并检测305名20~68岁的广西地区人群1830颗健康上颌恒前牙的色度值与其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Opal定制比色板颜色稳定性符合要求,按照可感知色差阈值△E*ab<1.5NBS的标准,与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的理论符合符合率分别为中切牙41.31%,侧切牙30.49%,尖牙21.97%,总符合率为31.26%。结论Opal定制比色板与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色度值匹配度不高,不能满足广西地区人群健康上颌恒前牙临床比色要求。

  • 标签: 上颌恒前牙,色度值,比色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态度、输液流程安排、静脉输液技术的满意度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渗漏损伤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损伤比较常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静脉渗漏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血液病 静脉渗漏性损伤 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部闭合损伤患者临床中采取B超进行诊断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通过B超检查并且手术之后证实属于腹部闭合损伤患者资料100例,100例患者全部接受B超检查、CT检查以及手术确诊,比较B超诊断结果和CT检查以及手术结果,评价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损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通过B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和CT检查以及手术确诊结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B超诊断非实质腹部损伤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和CT检查以及手术确诊结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将B超检查用于诊断腹部闭合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明确诊断患者腹腔内脏器损伤位置,操作方法简单,检查安全可靠,同时检查费用低,能够成为临床中对于腹部闭合损伤初步诊断的首选检查方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B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调度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医疗方面知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专业呼叫人员的技能,还应该具备很强的自我压力缓解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本文通过对调度员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压力缓解与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调度员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调度员 压力缓解 心理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和闭合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急腹症和闭合腹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证实前均接受了腹腔穿刺术诊断,通过将腹腔穿刺术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相比较分析腹腔穿刺术诊断准确。结果腹腔穿刺术诊断阳性率为94.62%(53/56),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穿刺术对急腹症和闭合腹部损伤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准确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急腹症 闭合性腹部损伤 腹腔穿刺术
  • 简介:摘要血液制备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指,收集、接触血站中所有的血液,收集回来的血液中极有可能出现含有传染病等其他危险因素。相关医学研究报告表明,无偿献血收集回来的血液中不乏含有疾病的血液,并且含有传染性疾病的血液数量也逐渐增加。近几年来,虽然无偿献血站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改善,但是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以及危险因素。因此,提升血液成分制备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方案必须尽快提升和完善。本文主要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血液成分制备人员 职业性损伤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军事训练属于在和平时期的部队当中的中心任务,可以有效提升部队的战斗。在现阶段当中,训练的强度在不断的加大,并且在兵源的素质方面也产生的一列变化,从而使得疲劳的骨损伤已经成为了现代军事训练当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造成训练缺勤以及部队人员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利用一定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首先对疲劳损伤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形成疲劳损伤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防治的措施。

  • 标签: 军事训练 疲劳性骨损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医院在2011年10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22例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22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颅脑损伤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