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规范压力损伤护理在年轻护士对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58例入院带有Ⅰ~Ⅳ期皮肤压力损伤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将患者根据其接受护理方法的异同分成两组,以一组为观察组,则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辅助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为规范压力损伤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所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为55.2%,护理满意度为72.41%;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治愈率为86.2%,护理满意度为96.55%,经比较计算可知,在此两项结果方面,观察组所得的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得的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将其数据结果做分析,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护士对患者皮肤损伤的护理中应用规范压力损伤护理可以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规范压力性损伤 年轻护士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统计的100例艾滋病高危场所干预对象(以下简称艾滋病高危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并将艾滋病高危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应用保护措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00例艾滋病高危场所干预对象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的不参与有偿献血率为100.00%,避孕套使用率为88.00%,不共用注射器具率为99.00%及疾病认知率为100.00%,均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P<0.05。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艾滋病高危人员推广实施。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干预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护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因患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予保护约束的患者60例按照我院2018年1月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时间前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以30例为一组,以实施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损伤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保护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不仅能降低压力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床边皮肤交接流程 精神分裂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前,医院获得压力损伤中,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是比例较重的一部分,医疗器械的材质,使用的时间,数量,种类与压力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护对其关注度和认识度不足也是导致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多发的一项重要原因。压力损伤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痛苦,间接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成立了压力损伤质量改进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的质量改进组。同时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纳入护理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小组组长应积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去,加强对压力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制定针对解决对策,指导小组成员做好防护措施。经过2年随访统计,其此类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由10%减少至5%,充分说明了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减轻作用。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重视起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消化道早癌高危患者内镜随防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消化道早癌高危患者内镜随防提供依据。方法将204例存在高危因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每6~12月坚持内镜检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收集高危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元分析。结果影响高危患者按时随防的因素有胃病病程、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生活条件及是否接受早癌知识教育有关。观察组患者在随防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知识宣教可明显提高患者随防依从,提高早期癌诊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内镜随防 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社会认知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社会认知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社会认知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超高危人群 社会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约束患者预防肢体皮肤损伤的护理分析。方法将我科行股动脉穿刺的1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约束1小时后对皮肤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无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护理,约束护理中对两组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结果使用海绵护腕套的患者在保护约束中皮肤损伤发生率低、疼痛程度减轻、舒适度提高。结论使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约束患者的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海绵护腕套 皮肤损伤 保护性约束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当前,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主要手段是采取行为干预,其内容包括有措施、形式、对象、原则等。最近几年,我国通过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全面开展行为干预措施,主动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的成效。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充分认识到增强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要以及紧迫。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要严格执行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的开展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活动,增强监督管理力度,分类采取相对应的行为干预措施。

  • 标签: 行为干预 预防控制 艾滋病 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胃管固定预防鼻部压力损伤效果。方法将124例行食道癌手术后入住心胸外科及心外监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常规清洁后Y型鼻贴+衬带双重固定胃管鼻肠管,实验组胃管鼻肠管双重固定时鼻部与胃管鼻肠管接触部位使用水胶体敷料。结果实验组鼻粘膜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应用于食道术后胃管鼻肠管固定能有效预防鼻粘膜压力损伤的发生。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鼻粘膜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定额和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方法,分别在无锡市江阴、宜兴和崇安3个地区高、中、低档场所选择1625名暗娼人群,采用国家哨点监测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采集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1625名暗娼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43%。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比例为74.58%,最近3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0.22%,承认有吸毒史者占1.48%。梅毒感染率为2.95%,丙肝感染率为0.18%,未检出HIV阳性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娱乐所档次、暗娼文化程度、本地工作时间、前1个工作地点、1年内是否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VCT宣传等因素与艾滋病知晓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年内是否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VCT宣传、1年内是否接受过同伴教育与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无锡市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高危行为仍然存在,干预工作应逐步从单一模式转向综合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对于卒中危险因素认识及防治态度情况。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对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156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分析高危人群对于卒中危险因素认识及防治态度情况。结果在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知晓率最高(84.6%),其次为高血脂(54.5%),而8.3%人群对于所有危险因素不清楚;早期症状中,偏侧肢体发麻知晓率最高(76.9%),其次为头晕头痛(57.0%),100%人群愿意通过日常生活防治脑卒中发生。结论大部分脑卒中高危人群对于危险因素知晓良好,需要加强健康宣教普及相关知识,提高高危人群对脑卒中认识率和方法态度。

  • 标签: 脑卒中 高血压 肢体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多处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多处皮肤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部分换血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正确的皮肤护理、积极的感染控制预防、适当的营养供给、严密的病情观察及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是护理本病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使用延伸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城市各社区抽选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105例糖尿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指标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显著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护理干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延伸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还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

  • 标签: 延伸护理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及人体指标及生化指标影响。方法以社区自愿参与规范化管理的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化验检查进行危险分层分析后,抽取30~80岁356名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体力活动明显高于干预前;预前后高危人群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2年后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强化干预有助于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脑血管病 高危人群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长征镇社区38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了解辖区内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的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居委会为单位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5个居委会的居民为筛查对象,本次筛查采取确定高危人群,通过采取患者静脉血对患者进行早餐前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38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糖正常者153例,新发现糖尿病患者67例,IFG49例,IGT47例,IFG合并IGT67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率为17.5%,血糖调节受损者检出率为42.5%,主要集中于70岁以上老人,其次为60~69岁。结论通过本次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及血糖调节异常者,老年人、肥胖及超重人群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饮食及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高危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贵州省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筛查分析,探索提高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筛查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和到现场调查的资料,分析贵州省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情况。结果我省2016年登记的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率为57.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我省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率较低,需要加强市(州)级疾控中心和耐多药结核病定点医院传统药敏工作和加强和县级结核病定点医院的耐药筛查工作流程,提高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率。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MDR-TB) 高危人群 筛查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哈尔滨市耐多药高危人群的筛查,对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开展追访后检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进行耐多药肺结核筛查的高危人群为筛查对象,分析MDR-TB发病情况与流行特征。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395例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其中痰培养检查结果阳性356例,占90.13%,阴性33例,占8.35%,污染6例占1.52%;培养阳性进行药敏试验检查356例,确诊耐多药163例(13.72%),广泛耐药11例(3.09%),非耐药及其他耐药182例(51.12%)。结论掌握全哈尔滨市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的发病情况及对抗结核药品的耐药情况,为今后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哈尔滨市 耐多药肺结核 高危人群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并分析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法。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对我社区的268例人群进行筛查,并给予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分析指导前后高危人群生活情况。结果268例受试人群中122例为高血压高危人群,给予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7.0±1.2)分,比指导前(70.0±2.1)明显升高。结论长期高钠盐摄入、缺乏运动、肥胖以及精神压力为高血压高危因素,给予积极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后可以明显改善其生活情况。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筛查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