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监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有2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锐器刺伤占92.00%,血液飞溅占8.00%。发生职业暴露的护士占56.00%,医生占36.00%,医院工友占8%。结论通过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范诊疗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对危险度高的科室人员进行相关疫苗预防接种,防止和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化内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5年~2014年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预防对策。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86人次,其中护士45人次(52.33%)、医师33人次(38.37%)、保洁员8人次(9.30%)。2005年到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呈降低趋势。2005年职业暴露医务人员5人次,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3人次。其中20人次(30.77%)为针头复帽、20人次(30.77%)为抽腹水时,16人次(24.62%)为处理使用后锐器,15人次(23.08%)为处理医疗垃圾。45人次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处理的占100.00%,33人次医师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挤血处理占96.97%职业暴露者目前尚无一人被感染。结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传染性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标准预防知识的宣教,医护人员普遍提高了职业安全意识及有效处理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工卫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针对临床、门诊科室医务人员共250名,由我院感染管理科对其进行现场考核和检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平均为58.87%,手卫生依从性较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最高,保洁员最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六步洗手操作正确率为86.00%,提问手卫生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为60.80%,未能达到国家医院评审标准;各科室月手消毒剂用量共698升,部分科室领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部分科室洗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手卫生知识培训不够全面及时。结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减少医院感染。

  • 标签: 手卫生 影响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相应的干预手段,防控医务人员类似感染的暴发。方法对12名医务人员集中暴发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CT显示较入院时炎症有吸收,12例全部好转出院。在此过程中,未见呼吸科患者及医护人员感染本病的新发病例出现。结论根据本次疾病发展的临床特点分析,实施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医务人员 暴发 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三级甲等医院的义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分层抽样法选取600例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其中医生200例,护士400例,以医生为医生组,以护士为护士组,对比两组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结果医生组对个人死亡态度、对患者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及了解临终关怀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士组(P<0.05),而两组需学习临终关怀学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中,医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护士,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护士 临终关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彭州市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个乡镇及社区472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0.1%的调查对象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名词,10.4%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组成部分,38.1%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1+4”内容,30.1%和34.5%的调查对象会和可能会看了营养标签后影响购买计划。54.9%的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有偶尔参考营养标签。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食品标签是生产日期(56.4%),而最关注营养标签的仅占6.8%。最关注的产品是乳及乳制品(68.3%)。调查对象主要从电视(45.1%)和报刊杂志(44.7%)获得营养标签知识。结论调查对象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率和关注度仍需大大提高,并且应提高对营养标签真正含义的了解。针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应该从电视、书刊等途径来获得营养标签的知识,还应该更多的参与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大营养标签理念的灌输,使其成为广大群众的营养宣传好导师。

  • 标签: 医务人员 营养标签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应用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模式,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5.00%提高至96.11%,正确率从36.11%提高到95.12%。结论PDCA循环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方法以射洪太和镇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自拟。结果调查结果显示,78.5%的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的人认为临床进修作为继续教育的方式效果更好;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中工作因素占49.5%,占据首位。结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标签: 社区卫生 医务人员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医疗机构的组成结构在合理调整中,其中,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促进医院更长远发展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医院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医院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应采取的策略,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标签: 医院 非编人员 薪酬管理体系 建设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度的现状;分析年龄、职称与科室在护士职业倦怠中的影响,以更好的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从本院抽取相关科室,采用马氏倦怠感通用量表(MBI-GS),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马氏倦怠感通用量表显示,护理人员都普遍存在工作职业倦怠,年龄、职称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差异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调查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且86%以上的护理人员有中度到重度的个人成就感下降,年龄和职称是重要影响因素,管理者要关注影响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职业倦怠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行业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提升行业内人员的心理健康,减轻职业倦怠感,是所有行业心理研究人员需要在实践中认证和分析的。本文主要着力阐述了影响编辑人员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以及对于建构编辑人员心理健康正向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在实际探讨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编辑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 标签: 编辑人员 心理健康 探讨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取代了2002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此医疗纠纷的类型更多,鉴定范围更大,赔偿范围更大,标准更高,且赔偿没有底线。

  • 标签: 侵权责任法 产科 医疗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立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及等比例抽样的方法对医院的3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LSD、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的因素有职业兴趣、社会支持、交通方便程度、科室、年龄等。结论职业兴趣、社会支持、交通方便程度、科室、年龄是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医院 护理人员 职业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毒品愈加泛滥。毒品吸食人员的年龄也趋向于低龄化,青少年所占比重不断增加。造成其吸食毒品成瘾的原因很多,除了个人主观因素还有社会环境因素。毒品吸食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非常糟糕,在强制戒毒的同时还需做好心理辅导。

  • 标签: 吸毒人员 家庭 社会认同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护士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服务对象越来越复杂。加之,护理人员缺编,工作紧张、繁忙,护士待遇偏低,只有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才能使她们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想达到优质护理服务水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是必要条件。只有广大护士积极投入护理工作,才有可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调动 护理工作 积极性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院前急救人员即专业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整个工作性质体现了一个“急”字。由于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以及救治对象的复杂性和救治现场的多变性,使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每天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为此,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院前急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 标签: 心理健康 急救人员 维护
  • 简介:摘要内科护理人员转运患者的风险较大。内科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要具备事故发生的承受能力。还要提高责任意识,提高医护水平,提高防范意识。医院在管理上,要强化内科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内科护理人员转运患者途中所发生事故的概率。详细告知转运患者的风险,特别是危重患者在转运前,要做好转运风险评估、运送准备工作,并备好紧急救治药品及所须器材,做好科室间的沟通、协调,提升内科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保证保转运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内科护理 患者 安全转运 对策
  • 简介:摘要为增强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范意识,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对护理人员预防职业伤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