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例1男,23岁,因右下腹疼痛6h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查体:T36.7℃,P76次/min,Bp100/70mmHg(1mmHg=0.133kPa)。腹部平坦,腹软,右下腹部偏下局部压痛,略有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当时急诊医师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全面体格检查时发现右侧阴囊睾丸缺如,右侧腹股沟区未查及睾丸,超声提示右侧腹内型隐睾。转入我科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右侧隐睾约4.0cm×5.0cm,表面光滑,与周围无粘连,睾丸扭转,

  • 标签: 腹腔内隐睾 精原细胞瘤 右侧隐睾 睾丸缺如 右下腹疼痛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用pH值敏感荧光探针Snaflcalcein-AM标记体外培养48小时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570型粘附式细胞仪观察巨噬细胞在对刀豆素A进行受体介导吞过程中细胞pH值的变化,结果显示,开始吞后细胞pH值即降低,吞进行到第5分钟细胞pH值降到最低,在此后的6分钟均维持于这一较低水平。本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适用范围广,可无损伤观察活细胞细胞器pH值的变化。

  • 标签: 粘附式细胞仪 测定 培养 巨噬细胞 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现状。方法通过收治的2例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及文献检索获取的5个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多位于大脑凸面、矢状窦、小脑幕。主要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71.4%的患者有头晕、头痛症状。结论手术是治疗本病最主要的方法,因其易出现复发、转移,术后辅助放疗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同,尤其是肿瘤无法全切的患者,化疗暂时未显示出明显获益。

  • 标签: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肿瘤治疗 化疗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方法,为研究T细胞极化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手段.方法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以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的分子和表达并被阻滞在胞细胞因子,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本方法检测18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其中CD4+T淋巴细胞中Th1占19.51%±4.96%,Th2占15.66%±3.95%;CD8+T淋巴细胞中Tc1占16.22%±1.78%,Tc2占9.20%±1.96%;而12例妊高征孕妇的Th1、Tc1百分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h2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可以客观、准确地检测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判断T淋巴细胞的极化状态.妊高征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T淋巴细胞的极化水平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在胃癌细胞中的突变对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例胃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胃黏膜线粒体DNAD-环区进行扩增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为突变组和无突变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活性氧及细胞周期,以比较两组中活性氧及细胞周期的差异.结果在20例癌组织中,有7例(35%)存在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突变位点18个,其中4个属微卫星不稳定.突变组中的活性氧、细胞增殖及凋亡率较无突变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胃癌细胞线粒体DNAD-环区是一个具有高度突变性的区域.线粒体DNAD-环区的突变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线粒体DNA 细胞内活性氧 D-环区 细胞周期 胃癌细胞 水平
  • 简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smallroundcelltumor,DSRCT)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小细胞肿瘤,95%以上病例发生在腹、盆腔,称之为腹腔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intra-abdominaldesmoplasticsmallroundcelltu-mor,IDSRCT),由于罕见、

  • 标签: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腹腔
  • 简介:目的研究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在大鼠小肠上皮各肠段间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测量方法,对10只180~220g的雄性Wistar大鼠小肠上皮T细胞的数密度、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平均体积和表面积体积比进行测量,并比较它们在各肠段间的差异.结果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各肠段上皮CD3^+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均依次降低;各肠段上皮TCRαβT细胞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则依次有增大的趋势;各肠段上皮TCRγδT细胞的平均体积大于TCRαβT细胞的;各肠段上皮CD3^+T细胞、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的算术平均体积和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均变化不大,提示各肠段间同种T细胞的体积接近形状相似.结论总体上,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大鼠小肠上皮T细胞数依减少;而TCRγδT细胞的体积比TCRαβT细胞的大.

  • 标签: 大鼠 小肠 上皮内T细胞 形态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 CT和 MRI检查在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IHPCC)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 ~2019年 4月 50例我院收治的疑似 IHP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 CT及 MRI影像学检查,与病理穿刺检查结果相对比,判断 CT及 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比 CT诊断准确率高,且 CT联合 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P<0.05。结论:采用 CT及 MRI在 IHPCC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诊断率高,两者联合应用,有效提升了 IHPCC诊断准确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IHPCC CT 诊断效果 应用
  • 简介:观察了29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血病细胞SOD活性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血清LPO水平增高;②白血病细胞SOD及GSH—Px活性分别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百分数呈正负相关;③与单核细胞白血病(M4,M5)及淋巴细胞白血病相比,粒细胞白血病(M1,M2,M3)细胞SOD活性相对较高,GSH—Px活性相对较低;④白血病细胞SOD活性在白血病缓解与复发过程中无显著性差异,而GSH—Px活性则在缓解后回升,复发时又重新降低。上述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自身存在有明显的过氧化物损伤,给予白血病患者抗氧化治疗是必要的,白血病细胞GSH—Px活性可作为白血病活动的观察指标。

  • 标签: 白血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脂质过氧化物 抗氧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CT和MRI检查在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50例我院收治的疑似IHP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及MRI影像学检查,与病理穿刺检查结果相对比,判断CT及MR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比CT诊断准确率高,且CT联合MRI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CT及MRI在IHPCC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诊断率高,两者联合应用,有效提升了IHPCC诊断准确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IHPCC CT 诊断效果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颅生殖细胞瘤 MRI 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 2016 年 11 月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44 例颅生殖细胞瘤患者,将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 MRI 影像表现及诊断准确率。 结果 44 例患者中,单发病灶 43 例,多发病灶 1 例,位于松果体区的共 28 例,位于鞍上的共 11 例,位于三脑室的共 4 例,位于鞍上及松果体区的共 1 例。在 45 个病灶中,呈不规则形态的共 31 例,呈圆形的共 14 例,肿瘤最大直径为 3.8×4.2cm ,肿瘤最小直径为 1.6×1.6cm 。 T1W1 序列相比于脑白质,等信号、稍低信号及低信号较为常见, T2W1 序列相比于脑灰质,低信号、等信号及稍高信号较为常见。 MRI 诊断准确率为 95.45% ( 42 例),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为 100.00% ( 44 例),无显著差异( P>0.05 )。 结论 通过对颅生殖细胞瘤进行 MRI 扫描,可清晰的发现病灶位置、特点及形态,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显著。

  • 标签: 诊断价值 MRI 颅内生殖细胞瘤 影像表现
  • 简介:本文报道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游离钙的测定技术。用Flo-3/AM进行染色,有37℃,5%CO2的孵育箱内孵育60分钟,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荧光监测。药物最适应的pH值为7.4。此方法已成功地运用于多种细胞游离钙的测定研究上,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简单,快速,能实时监测细胞游离钙的变化。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 游离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临床诊断时,将MRI以及CT检查应用于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61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给予患者CT以及MRI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CT来说,MRI对于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以及MRI均是临床上对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可疑应用价值,虽然各自具有优缺点,但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MRI CT检查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临床诊断 利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肝细胞癌(HCC)癌组织和非癌组织的HBVcccDNA含量,探讨癌组织HBVcccDNA与Hcc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5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总HBVDNA和HBVcccDNA含量,分析2种组织中HBVcccDNA和总HBVDNA与癌组织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血清HBsAg阳性的癌组织较对应非癌组织总HBVDNA无显著性差异(4.33±1.1vs4.13±1.09,P=0.439),而癌组织HBVcccDNA水平显著升高(3.09±1.22vs2.62±0.97,P=0.039),HBVcccDNA所占比例也显著升高(70.09%vs62.33%,P=0.015);42例中有14例(33%)的癌组织HBVcccDNA几乎成为HBVDNA唯一存在形式;3例血清HBsAg阴性的HCC中均检测到了HBVcccDNA的存在,且HBVcccDNA比例均较高;癌组织和非癌组织HBVcccDNA与组织总HBVDNA均呈正相关(r=0.8244,P<0.001;r=0.8460,P<0.001);癌组织中HBVcccDNA定量和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BVcccDNA水平和所占比例较非癌组织均升高,HBVcccDNA在肝细胞癌变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水平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 标签: 肝细胞癌,HBVcccDNA,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MRI扫描在诊断不同级别颅血管外皮细胞瘤方面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30例,均进行MRI检查,并对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做对比。总结MRI的诊断价值及颅血管外皮细胞瘤在MRI成像中的共同特征。结果3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颅血管外皮细胞瘤14例,脑膜瘤16例;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略低信号,T2W1为等、略高信号,囊变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实性成份呈等略高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结论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多呈分叶状,瘤体内血流丰富,以等TW1、等TW2信号为主,增强扫描瘤体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

  • 标签: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鞘注射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5例SCI患者,给予UC-MSCs鞘注射治疗,共46疗程,每次输注细胞1×106cells/Kg,1次/周,4次为1个疗程。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ASIA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用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脊髓损伤功能评价量表(IANR-SCIRFS),对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35例患者中22例有效,有效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其痛觉、触觉、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9例有效的患者接受了2~3个疗程治疗,7例疗效有进一步提高。25例不完全性SCI患者有效率达88%,10例完全性SCI患者均无效。治疗后个别患者出现头痛、腰痛或发热,均在1~3d消失。随访45~114个月(平均84个月),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有效患者疗效稳定。结论UC-MSCs鞘注射治疗是安全的,可改善大部分不完全性SCI患者的神经功能,多疗程治疗有可能使患者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 CT和 MRI在诊断及病理基础上对肝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意义;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拟诊胆管细胞癌患者 60例,根据研究需要分成两组,运用 CT诊断 30人,运用 MRI诊断的 30人,年龄在 35-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 50岁,对比两组的诊断及病理分析,提高胆管细胞癌的准确性。诊断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的诊断结果准确性高于 CT检查。

  • 标签: [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CT MRI 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