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脏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具有高心脏特异性并主要含于心肌细胞胞浆中的可溶性低分子蛋白,当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于胸痛发作后1-3小时被发现,6-8小时达峰值且血浆水平在24-30小时内恢复正常。众多研究表明,H-FABP比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等传统心脏标记物检测时间窗更短,特异性更高,敏感性更强,其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敏感指标,具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心脏型脂肪结合蛋白在AMI患者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 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我 院收治的 脂肪肝和非脂肪肝患者各 5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脂肪肝患者为研究 组,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 比较两 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主要包括 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比积( HCT)、平均红细胞 H b 浓度( 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 -S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 -CV)、平均细胞容积( MCV)、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血小板计数( PLT)等 。结果 两组 WBC、 RBC、 HGB、 HCT、 MCHC、 RDW -SD、 RDW-CV、 MCV、 MPV以及 PLT水平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红细胞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但脂肪肝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脂肪肝患者。

  • 标签: 脂肪肝 非脂肪肝 血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经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CT平扫,测量其肝脏、脾脏的CT值,并用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以及肝/脾CT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血管相对密度值判断脂肪肝程度分级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为95.88%;按照肝/脾CT值比值判断脂肪肝程度,定量诊断正确率为98.82%,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肝/脾CT值比值法可准确定量诊断脂肪肝,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直观、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脏 定量测定,CT 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T在脂肪肝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间收治经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8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CT平扫,测量其肝脏、脾脏的 CT值,并用 CT阈值和肝内血管相对密度以及肝 /脾 CT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血管相对密度值判断脂肪肝程度分级标准,定量诊断正确率为 95.88%;按照肝 /脾 CT值比值判断脂肪肝程度,定量诊断正确率为 98.82%,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内血管相对密度法和肝 /脾 CT值比值法可准确定量诊断脂肪肝,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结果直观、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脏 定量测定, CT 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79例体健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及B超、心电图检查。结果检出脂肪肝101例(11.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49岁青年男性较多(39%),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BMI)>25占69.3%,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占71.3%,血压升高占27.7%。结论中青年男性、肥胖、高脂血脂、高血压、糖代谢紊乱等因素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 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879 例体健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及 B 超、心电图检查。结果 : 检出脂肪肝 101 例 (11.5%),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 以 <49 岁青年男性较多 (39%), 脂肪肝患者体重指数 (BMI)>25 占 69.3%, 血三酰甘油、胆固醇升高占 71.3%, 血压升高占 27.7% 。结论 : 中青年男性、肥胖、高脂血脂、高血压、糖代谢紊乱等因素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 标签: 脂肪肝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脂肪移植手术中手术切口的保护,保护器的制作以及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从2012年至今,脂肪移植手术量不断上升,2014年起脂肪移植手术量达到我可手术量高峰期。脂肪移植供区一般选择腰腹、四肢、背部。脂肪移植受区为胸部、面部、臀部。美容受术者普遍对自身外形要求高,期望值高,希望通过美容手术达到美化人的容颜或改善人的体表某些形态缺陷,使人体容貌增辉。配合手术的护士熟悉手术配合流程和配合要点,掌握切口保护器的制作方法。术前物品准备充分,术中与手术医生配合默契,切口保护器对供区、受区切口保护,避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使美容切口更加美观。手术过程中为术者保暖,保护隐私,做好手术中可能出现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结果脂肪移植切口保护器的使用,减去对切口的摩擦力,避免了摩擦力对皮缘的损伤,能使切口正常愈合时间内愈合,正常进行拆线,也可减轻切口处色素沉着,缩短色素消散时间。对于脂肪移植整形患者使手术切口更加美观。结论切口保护器的应用。切口可在正常时间内愈合,避免术后切口病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术后换药次数,减轻了医生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临床工作质量。

  • 标签: 脂肪移植 切口保护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测定银黄颗粒剂中绿原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 -0.4%磷酸溶液( 10:90),流速: 1.0 mL/min,检测波长: 327 nm,进样体积: 20 μL。结果:银黄颗粒中的绿原所含的平均含量为 0.31%。结论:经过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含量较高,该测定方法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银黄颗粒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银黄颗粒剂中绿原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银黄颗粒中的绿原所含的平均含量为0.31%。结论经过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含量较高,该测定方法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银黄颗粒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剖宫产产妇应用大黄硝芒外敷治疗预防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9月 我院86例剖宫产产妇,并以其术后切口处理方法为标准分组, 对照组产妇术后采取常规的腹部切口处理方法,同期观察组则于术后应用大黄硝芒外敷方法进行切口处理和预防。统计并对比两组术后腹部切口的脂肪液化率、二期缝合率以及切口愈合良好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率、二期缝合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中P< 0.05;观察组术后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而切口愈合欠佳率、愈合差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中 P< 0.05。 结论:对于剖宫产术产妇于术后应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同时有利于促进切口的良好愈合,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大黄 芒硝 外敷 切口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肝细胞脂质代谢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而自噬作为机体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一种调节机制,主要通过降解细胞内、外源性功能失调或不必要的组分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在当前的研究背景下 ,我们了解到自噬可通过调节肝细胞的脂质代谢、肝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来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及发展。现就自噬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噬 脂质代谢 炎症 肝星状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脂肪病变中,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期间,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72例子宫肌瘤脂肪病变患者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记录超声诊断结果和诊断表现。结果72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经过超声诊断率94.44%,其中肌壁间肌瘤脂肪病变100%。浆膜下肌瘤脂肪病变88.89%,漏诊22例,黏膜下肌瘤脂肪病变50.00%,漏诊50.00%,对比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病变子宫肌瘤以及周围肌层组织B/A为(1.71±0.44)低于非变形肌瘤和周围肌层组织(3.34±1.48),组间对比p<0.05。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脂肪病变,可见复杂型声像特征,因此容易发生误诊以及漏诊情况,予以超声、二维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确诊率更优,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脂肪病变 超声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被广泛应用于隆乳手术,随之也出现了许多大容量颗粒脂肪移植相关的基础研究的报道,针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就这方面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自体脂肪移植 隆乳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估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7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通过肿胀吸脂术将皮下脂肪抽吸后经离心、提纯后均匀注射于面部各区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脂肪液化、感染、坏死、硬结以及栓塞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4.85%和97.94%。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用于面部轮廓整形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轮廓整形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若干名,其中128例患者参与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将VSD术、常规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两指标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指标水平更低(P<0.05)。两相比较,观察组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P<0.05)。结论给予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VSD技术治疗,其炎症水平迅速下降,患者恢复时间缩短。

  • 标签: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VSD技术 炎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脂肪乳静脉输注者92例,依随机表法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药输注外渗率差异。结果观察组输注外渗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用于脂肪乳静脉输注临床可减少外渗率,降低静脉炎发病。

  • 标签: 预防 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57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本次研究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行常规治疗的有15例,行引流治疗的有42例,一期愈合患者55例,二期愈合患者2例,一期愈合率为96.49%,切口愈合时间为(8.45±1.25)d,住院时间为(6.25±2.5)d。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有助于患者腹部切口的快速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rp是否可以降低自体脂肪隆乳术的脂肪吸收率。方法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科进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88例小乳症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了富血小板血浆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加用了prp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共51例,B组为未加用prp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患者共37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请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并计算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再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满意度与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均高于B组。结论发现prp可以促进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提高。

  • 标签: 自体脂肪移植 隆乳术 pr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 CT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2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CT诊断,并对诊断及鉴别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 RAML大小为 2~9cm,病灶 <4cm者 8例,合并出血者 1例; >4cm者 12例,合并出血者 4例。 18例 RAML的 CT表现为肾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为主混杂密度肿块,向外突出,境界清晰,肿块内见多少不等脂肪密度区 CT值 -40~-120HU左右,无强化表现。 18例诊断准确,瘤体内可见脂肪及软组织成分;因瘤体内未见脂肪 2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 CT扫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效果较为理想,需根据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 CT扫描形态,对肾细胞癌及其他肾脏良性肿瘤进行鉴别。

  • 标签: 肾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细胞癌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