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在非体外循环的条件下,保证患者在麻醉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完成序贯式双移植,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的选择上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序贯式双移植过程中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呼吸功能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序贯式双移植患者分为全静脉麻醉组及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单、双通气10min后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商和能量消耗进行测定。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移植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参数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1年及3年的随访调查中,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气分析状况良好,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醉后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双通气患者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消耗指标均明显高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指标(P〈0.05)。同组患者单通气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呼吸商指标低于双通气,但差异不明显(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双通气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水平(P〈0.05)。全静脉麻醉组麻醉后双通气患者的皮质醇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单通气患者(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在单、双通气时的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在双移植过程中,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与全静脉麻醉相比,患者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代谢明显增强,可减轻应激反应,且麻醉后代谢、应激情况不受通气方式影响。

  • 标签: 组织构建 移植 肺移植 麻醉 应激 能量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00例,年龄52~7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检测,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COPD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功能明显改善,不同气流受限程度患者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不同分型功能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7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功能检查,按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结果分为:A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B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思力华)18μg/次,1次/d,连用6周;6周后再复查功能,同时再取诱导痰行细胞分析及测定LTB4的含量。结果6周后,A、B两组FEV1较基线值分别升高(0.13±0.10)L,(0.04±0.05)L;FVC分别高(0.16±0.24)L,(0.03±0.05)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前后LTB4治疗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前后LTB4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能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功能,减轻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胆碱能拮抗剂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指为了加快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手术期多学科技术综合运用措施。主要包括快速通道麻醉、微创技术、最佳镇痛技术及强有力的术后护理与管理(如术后早期进食、运动)等1。FTS是一种新的外科理念。其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大的益处和最少的损伤;实质是利用现有手段将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加以改良,并重新进行优化、组合,FTS的内容涉及多学科领域,并非外科学的独立分支,而是对传统外科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FTS顺应了现代外科时代的发展,它将外科医生、麻醉医师、护士和康复医师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密切协作的医疗团队,采取多形式的干预方式,以期能够完成一个使患者无痛、无风险及尽快康复出院的围术期处理过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理念 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62-02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其具有病发率高,病发时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业已成为我国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重大类疾病1。除此之外,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功能缺失等临床表现,同时,该病治疗周期一般较长,治疗效果较差,病情预后也同样较差。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如果能为脑卒中患者针对其个人特殊情况而制定出一套优秀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则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及情感功能,并且降低后期参与治疗的医疗费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新近的关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综述,以期能为今后关于脑卒中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慢性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抽选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慢性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均给予其综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94.64%,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关指标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临床上的慢性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患者的情况,给予其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总体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提高P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本组9例患者为中年女性,1例男性,7例位于下叶,3例位于上叶;CT大部分表现为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影,边缘光整,直径1.0-5.0cm,6例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2例病灶边缘局部可见晕征,4例可见贴边血管征;增强扫描:增强后结节呈不均匀强化,有明显强化区和不强化区,与病理表现相一致。结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有很大的提示作用。

  • 标签: 硬化性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椎间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6例椎间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康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尿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间盘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椎间盘手术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康复临床路径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170例,按照是否进入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分为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和普通临床路径组(对照组)。观察组患儿(86例)采用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对照组患儿(84例)采用普通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比较二组患儿的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二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出现。观察组复苏时间为(9±4)min,对照组复苏时间(18±9)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6,P=0.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3.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1,P=0.11);观察组住院时间(1.2±0.2)d,对照组住院时间(2.9±0.7)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6,P=0.00);观察组住院费用(4864±360)元,对照组住院费用(5311±463)元,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0,P=0.00)。结论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腹股沟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腹股沟 临床路径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健康指导,三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干预三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指导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护理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相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