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应对措施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之间收治我院急诊重症老年患者196例,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形式了解老年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压力来源,正确实施心理护理。结果结果196例老年患者在EICU救治期间,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后治愈及好转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为老年患者实施正确的心理疏导,及时调整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增强自身免疫机能激发,增加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监护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方案和疗效。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为患者实施急诊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为患者使用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结果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二者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致化护理在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和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前来诊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每组各39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的精细化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急诊重症脑梗死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中抽选9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7例,接受针对性急救护理环节管理措施,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死亡率为4.26%,对照组死亡率为17.39%,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环节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减少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重症脑卒中 急救护理 环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对急诊危重病患给予肠内营养(EN)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上半年(1月~6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急诊抢救转入急诊ICU治疗的危重病患1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病患均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但是对照组给予病患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改良肠内营养护理,将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例(18.31%)远远高于实验组1例(1.27%)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1周、2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病患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促进病情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肠内营养 护理 急诊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机械通气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急诊科50例急危重症患者,通过机械通气法对其实施抢救,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本次50例研究对象接受机械通气抢救后,抢救成功的有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内平均PaO2为91.2±9.1mmHg,大大高于治疗前的51.7±6.6mmHg(P<0.05);治疗后患者体内PaCO2为37.8±7.1mmHg,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的52.1±15.5mmHg(P<0.05)。结论通过急诊机械通气法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可进一步优化患者血气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急诊 机械通气 急危重症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诊急危重症者实施呼吸阶梯性疗法所获取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进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88例急危重症者开展本次研究,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44例与治疗组4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治疗组实施呼吸阶梯性治疗,比照两组临床获取的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呼吸支持方式中,气管切开的呼吸支持率比治疗组高,复苏体位、开放气道、气管插管、面罩吸氧、呼吸机吸氧、鼻导管吸氧、气管切开及环甲膜穿刺等治疗组呼吸支持率皆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呼吸稳定用时比对照组短,复苏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诊急危重症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呼吸阶梯性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高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危重症 急诊 呼吸阶梯性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干预 急救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7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分别采用APACHEⅡ和REM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死亡概率进行预测,实际情况为患者诊疗后死亡28人,存活59人,将其分别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结果显示,两个评分系统以及对死亡率的预测均是死亡组患者较高(P<0.05);两个系统中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死亡率的预测结果较REMS评分系统更加准确(P<0.05),基本接近真实的死亡率。这表明,在急诊内科患者诊治中应用急危重症评分系统可以较好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其中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精度较高,建议在临床工作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E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94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n=47)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47)。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E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47)、12.8%(6/4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ICU人工气道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细致化护理对减少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脑梗死病例共62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常规组(3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效果明显,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针对性较强,且有利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沟通渠道,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重症脑梗死 并发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使用。方法以护理安全管理组(n=100例)和常规管理组(n=100例)的形式将20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安全管理组经过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为了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为了促进患者经过管理后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将护理技术安全管理措施运用其中。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护理技术 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急诊重症中多器官衰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内科急诊重症中多器官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6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给予常规组传统治疗方法,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肝素或川穹嗪及硝苯吡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发现研究组治疗后PH值、PaO2分别是(7.34±0.06)、(8.32±0.79),常规组分别是(7,31±0.06)、(7.72±0.06),研究组的PaCO2值是(7.42±0.75),常规组的PaCO2值是(8.66±0.86),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临床类型和预后关系,研究组的存在病例率为85.7%,死亡比例率为14.3%,常规组存在病例率为11.4%,死亡病例为率88.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肝素或川穹嗪及硝苯吡啶治疗内科急诊重症中多器官衰竭患者,增加了患者的存活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内科急诊重症 多器官衰竭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管镜的应用在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管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做功(WO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纤维置管镜可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维支管镜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50例急诊重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18.57±5.07)min,抢救费用为(2398.66±264.25)元,住院时间为(13.72±4.31)天;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35.13±10.32)min,抢救费用为(3687.28±617.62)元,住院时间为(23.19±7.15)天,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19(25.33%)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46(61.33%)例,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急诊重症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抢救相关情况,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危重症患者 抢救 全程护理干预 效果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症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内科抗心力衰竭治疗,另予以研究组患者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3,P=0.012<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症内科治疗中除了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之外,还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参照组施行急诊基础治疗。观察组施行更有针对性的急诊抢救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14%比参照组的82.86%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PH值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改善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着重要意义,能改善生命体征指标,抑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机率。

  • 标签: 重症哮喘 急诊抢救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医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进行分组,第一组50例行急诊内科治疗,第二组50例行常规治疗,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第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第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第一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明显优于第二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内科治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血液灌流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各种不良症状消失时间及血压心率指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血液灌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 急诊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病情较为危重的一类疾病之一,患者往往常规药物治疗难以起效,需立即入院接受急诊救治,若不能及时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可直接导致死亡的发生。目前临床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治疗主要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可通过口服、静脉输注等方式控制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一系列支持治疗,纠正患者心力衰竭状态,避免不良预后结局的发生。由于近年来临床对治疗重症心力衰竭药物研究的不断完善以及深入,越来越多种类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在临床应用,但其适应范围以及疗效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内科药物治疗进展,旨在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内科治疗应用效果。

  • 标签: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