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venousinsufficiency,CV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研究以75例具有临床症状的原发性CVI患者的104条患肢为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静脉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患者的超声图像,术前利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检出交通支静脉,将其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以检验其准确率。结果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朝向体表的条状或网状血流,超声检出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47条,手术发现交通支静脉56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3.9%。结论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能准确诊断和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有助于术中寻找需结扎的交通支静脉

  • 标签: 交通支静脉 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e-flow技术 梯形成像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IVP)是诊断泌尿系疾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不但能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还可观察泌尿系统的器质性病变,简单易行,诊断价值高,是泌尿系疾病检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的介入,使这种传统的检查方法有了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计算机放射摄影 静脉肾盂造影术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肠系膜上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易误诊,且死亡率较高。笔者遇到9例经CT发现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病例,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肠系膜上动、静脉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 简介:针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学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及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1-2],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3].但笔者在审稿及文献阅读过程中发现,部分研究者在研究思维上存在一些误区,研究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结果的分析及研究深度.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谈谈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反思,希望能对当前针灸脑功能研究的思维拓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针灸 脑功能 反思
  • 简介:由于泌尿器官均由软组织构成。缺乏自然对比,肾有排泄禽碘对比剂的能力,尿道又与外界相通,因而泌尿系造影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CR系统使普通x线摄影数字化成为现实。利用IP采集影像信息,经过模数(A/D)转换,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数字X线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能 CT 对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结果与介入治疗风险相关性。方法:抽选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肝癌 患者共87 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病例纳入时间设置为 2017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患者介入治疗前均接受功能 CT 肝储备扫查, 依据介入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进展分组,中、重度损伤(2~3 级)38 例,轻度损伤(1 级)49 例。经确认分组 结果后比较两组术前肝储备功能CT 检 查 参 数 及 预 后 差 异 。 结 果 : 经 收 集 两 组 介 入 治 疗 前 功 能 CT 扫 描 成 像 参 数 依 据 后 可 知 , 中 、 重 度 损 伤 组HAP[( 65.58?0.25)ml/min

  • 标签: 功能 CT 肝癌 肝储备功能 介入治疗 风险评估,应用价值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IVP)[1]是泌尿系统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但传统腹部加压IVP需按固定时间摄影,并且检查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近年来,我院将IVP改为透视下动态多体位相结合适时摄影的新方法,可完全显示全尿路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新方法与常规IVP所取得的影像质量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以求进一步探讨动态多体位在IVP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体位
  • 简介: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结果:13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arteryembolism,SMAE)7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veinembolism,SMVE)6例。直接征象:7例SMA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2例,CTA均见充盈缺损;6例SMV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4例,CTA均见充盈缺损。间接征象:13例中肠梗阻5例,腹水6例。SMAE:血管壁钙化5例,薄纸样肠壁改变2例,肠壁水肿增厚强化减弱3例;SMVE:增强扫描管壁环形强化、管径扩张5例,缆绳征4例;受累肠管、肠系膜广泛水肿增厚,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减弱或未强化特点,肝脏门脉期强化减弱不均匀2例;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2例。结论:CTA对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较CT平扫高,对于CT平扫阴性的患者行CTA检查很有价值。

  • 标签: 肠系膜血管栓塞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造影对静脉性阳痿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试验诊断为静脉性阳痿患者75例·加用罂粟碱行阴茎海绵体造影术,分析异常静脉引流情况。结果:75例中70例有不州程度的砰常引流情况,根据X线静脉瘘显影特点,将静脉痿分为6型。结论:餐粟碱试验是目前简单有效的筛选试验。阴茎海绵体造影是诊断静脉性阳痿的可靠方法.可准确显示静脉瘘的部位.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静脉性阳痿 阴茎海绵体造影术
  • 简介: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超声诊断的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腔静脉的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的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腔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目的分析门静脉积气的超声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对6例门静脉积气患者进行研究其在灰阶超声、脉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并分析6例患者的原发疾病及预后。结果灰阶超声上,6例患者皆在门静脉管腔内显示气体强回声,肝实质内可出现多发不规则强回声斑点;脉冲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患者出现特征性的毛刺状尖顶双相回声。3例死亡患者中,2例为肠道缺血坏死患者。结论门静脉积气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是诊断门静脉积气的有效手段。门静脉积气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导致门静脉积气的基础疾病。

  • 标签: 门静脉积气 超声检查 特征
  • 简介:目的:采用MSCT评价完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CRLRV)变异,以提高对该类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对12例CRLRV变异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CRLRV变异12例,发生率1.25%(12/960),CT示左肾静脉主干走行于腹主动脉与脊柱之间,主要位于L2~3,椎体前缘水平,向右注入下腔静脉或左侧髂总静脉。其中2例出现血尿,1例合并胸腔异位肾。1例合并左侧性腺静脉曲张。结论:MSCT可准确评价CRLRV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和减少左肾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肾静脉 解剖变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前CT机检查床头托是单功能头托,一端固定,另一端向下旋转最大45℃,所有的CT机检查床头托都不能向足侧旋转至与床平行(如图1).头托只有一面凹面,不是"双面凹"形,即使个别头托能转向足侧与床平行,也不能使用.头托不能多用途,即在行颈、胸部等体部CT检查时,还需要另一辅助设备枕于头下,且检查部位也不可能正好位于床正中线而需要调整(如图2).头托与检查床连接部一般都是金属制造,其尺寸太大,有时影响个别部位的检查.部分CT机在检查头时,轴面扫描改冠状扫描需要更换头托,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还需要购买不同用途的头托.

  • 标签: 多功能头托 CT 临床应用
  • 简介:功能成像在针灸领域的研究是近10余年来的热点之一,重点在针刺穴位脑效应,如穴位特异性、得气等。近年来,针灸优势病种疗效脑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普遍,本文予以简要介绍。1经络脑功能成像研究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 标签: 脑功能成像 针灸 脑效应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60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患者的精索静脉.记录精索静脉在平静呼吸时的最大内径(DR)及Valsalva试验时的最大内径(Dv)、最大返流速度(Vmax)以及返流持续时间(TR)。并同时记录双侧睾丸的体积。结果:①各VC组与对照组Dr、Dv、Vmax、T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②各VC组左侧睾丸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频超声能直观准确地显示精索静脉内径及睾丸大小等客观指标,有助于筛选男性不育症的病因。

  • 标签: 高频超声 男性不育症 精索静脉曲张 睾丸
  • 简介:摘要:探究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生育功能保留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开腹手术,75例)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75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生育功能保留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天数、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保留率、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异位妊娠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最大程度上保留生育功能,提高输卵管通畅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生育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骨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PT骨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X线、CT及超声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MRI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ECT检查。结果:6例均为甲状旁腺腺瘤(100%),全身骨质疏松6例(100%),骨吸收5例(83.3%),纤维性骨炎4例(66.7%),骨骼畸形4例(66.7%),肾、输尿管或胆囊结石3例(50.0%),病理骨折2例(33.3%),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16.7%)。结论:全身弥漫性骨质疏松为PHPT骨病的最常见表现,指骨骨膜下吸收是其特征性改变,是诊断本病的可靠征象。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瘤 骨疾病 内分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