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早期护理措施,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有预见性地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瓣膜置换 手术后监护
  • 简介:通过对术后监护技术管理,使重症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加强恢复室制度管理,建立了查房制度,落实床头交接班及恢复室管理制度,健全了健康教育内容,对病人用物及空气消毒管理也建立了相应的制度;通过整体护理的实施及专科重症监护技术的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求知欲,调动了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病人达到最佳监护和康复状态;加强护理员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了基础护理质量。

  • 标签: 监护技术 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D-TGA)是指主动脉与肺动脉出自心室的位置反位,属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Rastelli术是解剖纠治D-TGA/VSD、PS(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2].2005年3月我院为1例D-TGA的患儿成功地施行了该项手术,现将术后监护报告如下.

  • 标签: 大血管错位/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术后的重症监护室护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自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到我院就诊的78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9)。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颅脑外伤 优质重症监护室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个别指导、多媒体演示、影像短片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减轻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术后监护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由专人对患者及家属以个别指导、多媒体演示和影像短片的形式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以口头交谈方式进行术前访视,告知手术、入住监护病房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应激水平和生理应激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心理和生理应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能更有效地减少术后监护患者焦虑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程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术前访视 应激
  • 简介:2006年1月19日,我院与上海肺科医院合作,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左单肺移植术,由于肺脏移植的特殊性,移植肺与外界相通,肺本身防御功能破坏,加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移植肺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1]。因此,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同种异体 术后监护 移植病人 单肺 免疫抑制剂 医院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术后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方法: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重症监护室先后顺序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先入重症监护室的39例患者实施传统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重症监护室的39例患者实施分级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恢复良好率与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89.74%与58.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2.56%与25.6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重症监护室实施分级护理可以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术后 重症监护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室行腹主动脉瘤切除 、支架腔内隔绝、人工血管转流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并且进行手术的13例患者进行查阅病例、参与临床护理,资料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顺利通过手术危险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基本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后监护准备,严密观察病情,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病情痊愈的关键。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血压 护理
  • 简介:高龄人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较高.因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若进行肠癌根治手术,易出现术后并发症.高龄大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率为38.5%,手术死亡率6.4%[1].因此,良好的术后监护,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在2002年1月~2003年6月收治高龄肠癌术后患者63例,手术后即予以严密监护,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高龄 肠癌 术后 早期 监护 预防
  • 简介:室间隔缺损(室缺)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膜部缺损占70%左右。传统的开胸手术行室缺修补术,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有一定的并发症。经导管封堵治疗膜部室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我科2001年2月-2003年7月应用新型双盘状室缺封堵器成功地对29例小儿膜部室缺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治疗 术后监护 小儿 室缺修补术 经导管封堵术
  • 简介:总结20例成人心脏手术后2h内行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术后监护体会。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做好酸碱平衡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及血容量管理;做好感染和溶血的预防;观察引流液颜色;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患者加强早期下床锻炼,早期肺部管理,合理休息与饮食等。本组20例患者中,2例并发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紊乱,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当天并发左心室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 标签: 心脏手术 非计划再次手术 术后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后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医院中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使用硬币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提供术后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的运用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重症监护室护理干预 并发症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胸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不适状态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ICU时间t〉24h的220例ICU住院患者,采用自制不适状态问卷展开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患者不适发生比例最为频繁的症状依次是疼痛、疲乏、恶心呕吐、口干和咳嗽等,发生率在52.27%以上。不适强度最为显著的症状依次是疼痛、焦虑、活动受限、咳嗽、疲乏和希望陪护等,强度在中度及以上水平,其中以疼痛最为显著。结论患者入住ICU期间不适体验发生频率较高、程度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不适进行评估,积极对不适进行管理与控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不适状态 调查
  • 简介:本文总结了20例体外循环术后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监护体会,指出复杂先心病和瓣膜置换术后重症病人是重点观察的对象。术后有效的胃肠减压,肠鸣音恢复后早期进流质食物是预防溃疡出血的主要措施。密切观察胃液及粪便的颜色和性质,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对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采用输血及血浆,应用止血药和制酸药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体外循环 消化道出血 监护
  • 简介: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在我国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治疗是肺癌患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手术完成后,患者还需要在监护室接受长期的综合治疗,由此保证和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2005年12月-2006年7月,本研究对100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监护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干预,以考察术前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术后监护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前健康教育 肺癌患者 治疗依从性 术后监护 手术治疗 健康教育干预
  • 简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

  • 标签: 术后重症监护 肺动脉高压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气囊漂浮导管 肺血管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患者在术后采取心脏重症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法洛四联症手术后重症监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对6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术后患者重症监护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缩减术后并发症,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高。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重症监护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重症监护室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抽签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后监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颅脑外伤 手术后重症监护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