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老张,去年查出患2型糖尿病,在医生的帮助下,定期到社区医院做血糖检测,血糖控制的不错。上个月到医院检测早晨空腹血糖前,用自己的血糖仪测了下血糖,测试值为5.5mmol/L,医院静脉抽血检测的结果是6.1mmol/L,医院检测完,为了准确起见,回家的路上在药店检测5.3mmol/L,为什么医院的结果和血糖仪检测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 标签: 静脉血糖 手指血糖 血糖检测 社区医院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提高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其诊断。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新疆赵先生:我结婚3年了.准备生孩子,上个月和妻子一起去医院检查,我查出有精索静脉曲张,我妻子一切正常。没什么问题。医生说精索静脉曲张会影响生育,请问精索静脉曲张该怎么治疗?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治疗 医院检查 生孩子 妻子
  • 简介:通过对静脉输液衍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类型、发病机制、危害性进行阐述及分析,提出预防方法,为临床科学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防治
  • 简介:1例87岁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和白色念珠菌感染,静脉滴注氟康唑0.4g,1次/d。当晚出现兴奋、烦躁、乱语、双手颤抖等症状。第3天将氟康唑剂量降至0.2g,1次/d,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但患者的精神症状仍进行性加重。第5天停用氟康唑,改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第8、10天痰培养结果均为阴性,COPD症状缓解。出院后15d电话随访,患者未再出现精神异常。

  • 标签: 氟康唑 精神异常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因操作安全、带管时间长、能减少静脉穿刺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输液,及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1]。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身体部位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可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静脉注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微泵静脉注射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留置失败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52±0.51)d,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3.59±0.50)d,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类留置失败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泵静脉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各类因素所导致的留置失败发生,是应用留置针的最佳输注与护理方法。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影响因素 微泵静脉注射 护理干预
  • 简介:对本院静脉配置中心(PIVAS)2011年1~12月抗肿瘤药物医嘱的审核,共发现不合理现象177次,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顺序和途径方面。药师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提供肿瘤专科药学服务,指导护士药品存放、正确使用共45人次;参与化疗全过程,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出院教育123人次。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肿瘤专科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禁忌证.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干预.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6.9%;且治后疗6h、24h、7dNIHSS评分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恢复均有确切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首选药物.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家兔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动脉血栓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奥扎格雷钠,5mg/kg),AHV-PI(0.1mg/kg)实验组共4组,每组6只。应用70%FeCl3溶液化学损伤的方法来制备家兔颈动脉血栓模型,采用血栓弹力仪(TEG)描计血栓弹力图,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率,ELISA测定各组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动脉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形态的改变。结果:AHV-PI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栓弹力图凝血时间(R)值和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延长(P〈0.01和P〈0.05),Alpha角度、最大幅度(MA)和凝血指数(CI)减小(P〈0.05和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血浆中GMP-140和TXB2含量降低(P〈0.01)。AHV-PI实验组光镜下动脉内未见血栓形成,血小板电镜显示血小板形态基本规则,与模型组相比伪足较少,α-颗粒和致密颗粒无明显减少,胞浆空泡化现象减轻。结论:AHV-PI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保护血小板超微结构,减少血小板脂质代谢和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有关。

  • 标签: 蝮蛇毒 血小板抑制因子 动脉血栓 血小板
  • 简介:通过参与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过程,临床药师对相关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使用胺碘酮注射液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预防及处理等给予医师解答并提出用药建议。

  • 标签: 胺碘酮注射液 静脉炎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观察顺铂、多西他赛序贯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在中晚期卵巢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2例按照开展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时间分为治疗组(2007年7月—2011年1月)25例和对照组(2003年7月—2007年6月)17例,治疗组于行减瘤术前或术后1个月内,彩超引导下行腹腔置管术及顺铂、多西他赛序贯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并行肿瘤高频热疗,疗程为4~10个周期;对照组行单纯静脉化疗,疗程为6~8个周期。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复发率、无病生存及生存率。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常见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病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结论中晚期卵巢癌减瘤术前或术后应用顺铂、多西他赛序贯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较单纯静脉化疗疗效较好。

  • 标签: 顺铂 多西他赛 卵巢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