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皮肤损伤的风险与护理因素。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间我院新生儿科接诊的136例有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总结其住院期间皮肤损伤发生的几率,并分析患儿出现皮肤损伤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我院新生儿科接诊的147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做为观察组,将所探讨的新生儿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应用到对其的护理中,观察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发生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6%。结论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发生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新生儿体重过大、免疫力低、易躁动等,对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几率。

  • 标签: 糖尿病母亲 新生儿 皮肤损伤 因素 措施
  • 简介:感染在历史阶段,曾一度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手段、缺乏有效的抗菌手段,加之糖尿病本身的免疫功能低下。尽管今天已大大的改善,但对于一个长病程的糖尿病病人,依然是一个重要威胁;在皮肤病中,感染也是皮肤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在皮肤科门诊中,大约20%为皮肤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

  • 标签: 糖尿病性皮肤感染 皮肤感染性疾病 识别 免疫功能低下 皮肤病变 糖尿病病人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创伤损伤后应激高血糖给予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创伤损伤后出现应激高血糖症状患者5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高蛋白营养素;观察组患者加用无糖专用型三九匀浆膳,将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糖变化情况及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4~14天内的血糖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低血糖事件等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糖专用型三九匀浆膳应用于创伤损伤后应激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高血糖症状,减轻其对大脑产生继发性损害,为神经细胞的恢复提供较稳定的微环境,对提高临床救治及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应激性高血糖 高蛋白营养素 无糖专用型三九匀浆膳
  • 简介:目的着重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其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对80例该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低血糖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FBG为(6.62±1.35)mmol/L,2hPG为(7.31±2.16)mmol/L,HbAlc为(5.63±1.42)%,低血糖发生为2.5%,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其低血糖发生,改善其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强化治疗期 护理干预 低血糖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潮红(flushing)是指皮肤一过或暂时发红,主要见于面部,还有颈部、上胸部、耳朶,故常称为"顔面潮红"。这是因为此处浅表血管容量大而成为可视的容易受累的区域,皮肤血流量增加及伴有血管平滑肌松驰。自主神经、内源血管活性物质及外源性都可导致潮红现象发生,其中包括糖尿病。

  • 标签: 皮肤潮红 糖尿病性 戒酒硫样反应 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 识别 血流量增加
  • 简介:采用"品管圈"的手法,寻找"胰岛素皮下泵泵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并行讨论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结果进行了"品管圈"活动后,我科"胰岛素皮下泵泵管可留置时间内的意外拔管"由6.22%下降至0.3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运用于护理临床工作中,并是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皮下泵泵管 意外拔管率
  • 简介: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的末梢血糖、HbA1c水平不同分成糖尿病组和应激高血糖组,根、、据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不同,了解各组的预后差异。结果无论糖尿病组,还是应激高血糖组,常规治疗良好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结论对于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糖升高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应激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高血糖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该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左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为12.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为14.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4,P=7.766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同时有效增强了皮肤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润燥止痒胶囊 左西替利嗪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皮肤屏障
  • 简介:目的主要是对小儿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病进行相关研究[1]。方法主要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80例小儿肥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为实验组患者,另外选择80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对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受损、耐糖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概率都要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在空腹时的血糖、用餐之后2h的血糖等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小儿的肥胖,同时提高小儿的身体健康水平。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发病率 相关性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皮肤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皮肤损伤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1例(3.33%)、糖尿病足2例(6.67%)、瘙痒1例(3.33%),无化脓,皮肤损伤发生13.33%(4/30),对照组皮肤损伤情况:水疱3例(10.00%)、糖尿病足4例(13.33%)、瘙痒4例(13.33%)、化脓2例(6.67%),皮肤损伤发生43.33%(13/3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皮肤损伤情况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630,P=0.000)。观察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21例(70.00%)、一般满意7例(23.33%)、不满意2例(6.67%),满意度93.33%(28/30),对照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16例(53.33%)、一般满意8例(26.67%)、不满意6例(20.00%),满意度80.00%(24/30),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76,P=0.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减轻患者皮肤损伤,促进其皮肤健康,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皮肤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我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还可以。我在半年前确诊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医生建议手术,我没做手术,现采用保守治疗。医生说要少用腿,不能负重,我就不敢坚持运动了,体重迅速增加,可这样对控制糖尿病病情不利。有人建议我游泳,不知游泳对半月板有无损伤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无损伤 游泳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保守治疗
  • 简介:不知道是第几次和衣而睡了,这些日子,赵先生总是感觉身体很疲倦。他患2型糖尿病已近三年,38岁就已是公司主管的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策划工作。他的工作都是又累又细的活,而且“变数”很大,日攻夜战赶出来的工作,常常要面临推倒重来的“命运”。无法准点就餐的生活,加上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频繁波动的血糖,在一年前他终于被迫放弃药物治疗,改用胰岛素。但繁重的工作带给他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半夜醒来后,他起身关电脑,却一下子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 标签: 工作压力 低血糖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精神压力 胰岛素
  • 简介:《中华糖尿病杂志》刊登了新疆医科大学马依彤教授《2010年福海地区哈萨克族居民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文章中调查的哈萨克族人群饮食以羊肉、乳制品、馕为主,蔬菜及膳食纤维含量少,脂肪、蛋白、盐类的摄人较多。但调查发现该人群糖尿病总患病及男性患病、女性患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空腹血糖受损总患病、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及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标签: 糖尿病患病率 哈萨克族 空腹血糖受损 新疆医科大学 膳食纤维
  • 简介: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抗凝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GEl治疗(1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一周起尿微量白蛋白即有明显下降(P〈0.05),第二、第三周尿微量白蛋白继续下降,第三周下降达到最大降幅(分别和上一周比P〈0.05;和治疗前比P〈0.01),以后未有进一步下降(第四、第五周和第三周比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第五周起尿微量白蛋白方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每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下降(第一周P〈0.05;第二周起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PGE1能快速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第三周达到最大临床疗效,我们临床使用前列地尔应避免长疗程使用,以减轻患者医疗开支,取得最大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前列第尔
  • 简介:目的调查榆林市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病,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榆林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500例T2DM住院患者,男262例,女238例,进行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定。采集BMI、病程、文化程度等,计算抑郁的患病,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500例2型糖尿病患抑郁者1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14例。2型糖尿病抑郁的患病为36.8%。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结论性别、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 患病率
  • 简介:据2011年1月26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为2580万,占美国人口8.3%,其中已诊患者为1880万,未诊患者为700万。20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为11.3%,糖尿病前期为35%。2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大约21.5万,65岁以上老人中26.9%为糖尿病患者,达1090万。

  • 标签: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糖尿病患病率 成人 患者人数 糖尿病前期 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