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眼内病毒感染多由疱疹病毒家族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以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较为常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进行外层视网膜坏死,两者均发生在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期。其他非AIDS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发生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本文结合文献分别对上述眼内病毒感染疾病进行叙述。

  • 标签: 疱疹病毒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治疗全层感染真菌膜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5-03/2011-04在邢台眼科医院行结膜瓣遮盖+虹膜嵌顿术的深部真菌膜炎患者26例26眼,全部的病灶的范围均〈(5×5)mm2,角膜刮片检查真菌菌丝全部为阳性;前房积脓(+),病灶均较致密,术前不能确定病灶累及深度;在术中,当病灶剖切至接近后弹力层深度时,根据临床特点,对于病灶累及角膜全层,但直径≤1mm的患者,人为在残余病灶的近周边处刺透角膜,造成角膜穿孔,自角膜穿孔或破溃处注吸前房积脓和抛光内皮斑后,将相邻近的虹膜嵌顿在角膜穿孔处,并用缝线固定1~2针,最后行结膜瓣遮盖术,尽量保持水密,术后继续给予抗真菌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患者26例中有5例在病灶剖切中自行破溃,3例在病灶剖切中不慎切透,18例角膜基质床在剖切过程中完整;结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44±2.21d;24例感染得到控制,成功率为92%;2例因感染未控制而改为角膜移植术,最终控制感染。结论:结膜瓣遮盖联合虹膜嵌顿术是治疗小范围的全层真菌膜炎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控制感染,为以后的增视手术创造条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结膜瓣遮盖术 真菌性角膜溃疡 虹膜嵌顿术
  • 简介:<正>我科于1998年1月至11月共收治11例真菌膜炎患者,在全身应用酮康唑片剂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酮康唑眼药水滴眼,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1例真菌膜炎患者中,男6例,女5例;农民8例,工人3例;明确植物性外伤史8例,原因不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酮康唑 眼药水 前房积脓 滴眼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膜炎药物诊疗经验。方法对36例真菌膜炎进行溃疡灶刮除,碘酊烧灼,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结果36眼中重型者10眼,9眼治愈或炎症明显改善,1眼溃疡面大,溃疡穿孔行眼球摘除;轻型14眼全部治愈。结论真菌膜炎进行溃疡灶刮除,碘酊烧灼,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费用低,疗效好,适合在我国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 角膜炎 碘酊 烧灼
  • 简介:<正>淋菌膜炎是淋病双球菌(奈瑟淋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极强的眼部疾病,成人多为自身感染,新生儿则通过患有淋菌阴道炎、宫颈炎的母体产道分泌物直接传染。现将我院1995年至1997年间诊治的6例新生儿淋菌膜炎报告如下。

  • 标签: 淋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 淋病双球菌 分泌物 青霉素 结膜囊
  • 简介:<正>临床上脑膜炎常见,但同时合并化脓眼内炎,并首诊于眼科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张×,女,49岁,农民,因头痛、发热、恶心呕吐5天,左眼疼痛、视力下降2天,于1996年7月8日收住院。5天前,病人无明显诱因地出

  • 标签: 化脓性眼内炎 脑膜炎 恶心呕吐 视力下降 玻璃体切割术 眼科
  • 简介: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临床上表现为眼眶炎假瘤形式的视神经束膜炎,并且强调区分视神经束膜炎和脱髓鞘的球后视神经炎。方法:病例报道。结果:一个54岁的健康的马来西亚女性,主诉右侧持续头痛3d伴有复视。疼痛与眼球活动相关联。脑部和眼眶MRI显示右侧视神经鞘和眶内脂肪条纹异常增强,未有异常的增强提示脱髓鞘疾病。这名患者诊断为右眼视神经束膜炎。从开始使用全身的类固醇激素,维持并逐渐减量超过6mo。她的症状得到缓解并且直到最近的随访都没有复发。结论:所有的眼眶炎假瘤病例都应该考虑存在视神经束膜炎的可能,在开始治疗前必须与球后视神经炎相鉴别。因为这两种疾病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预后。

  • 标签: 视神经束膜炎 眼眶炎性假瘤 球后视神经炎
  • 简介:<正>1986~1996年,我们采用彻底清创术治疗耳廓化脓软骨膜炎3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74岁,平均36岁。全耳廓软骨膜炎10例,其中4例合并外耳道软骨膜炎。发病原因:外伤感染16例,皮肤感染7例,冻伤感染4例,蚊虫咬伤感染1例,硫酸烧

  • 标签: 耳廓软骨膜炎 清创术 外耳道软骨 化脓性 皮肤感染 发病原因
  • 简介:目的观察抗敏滋肝明目汤口服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120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均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局部点眼每日4次,治疗组加用抗敏滋肝明目汤口服,每日2次,治疗14天并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且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敏滋肝明目汤口服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季节和常年过敏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用色甘酸钠滴眼液。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抗敏滋肝明目汤 色甘酸钠滴眼液
  • 简介:探讨特殊人群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对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受限制的特殊人群,应用散瞳、局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及热敷等局部治疗方法,对43例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总结。结果43例特殊人群前葡萄膜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特殊人群前葡萄膜炎应用局部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与全身应用激素治疗的一般葡萄膜炎病例无明显差异,能避免葡萄膜炎格式化的静脉滴注和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误区。

  • 标签: 特殊人群 前葡萄膜炎 局部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细胞因子的性质,旨在探讨前葡萄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0例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20例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和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且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可能和对自身抗原诱发的Th1型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 标签: 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 小柳原田病 细胞因子
  • 简介:角膜感染如果不能很快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可使角膜失去透明而致盲。“微生物性角膜炎”、“感染膜炎”和“化脓膜炎”都是指角膜的化脓性感染。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使用“微生物性角膜炎”这一概念。这些感染的特征是角膜实质层的黄白色浸润,伴或不伴角膜上皮的缺损,常有炎性反应。(图1)微生物性角膜炎的最常见主诉如下(包括不同的严重程度):·眼红·疼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这篇文章将回顾细菌和真菌膜炎,

  • 标签: 微生物性 角膜感染 角膜实质层 细菌性角膜溃疡 角膜上皮 结膜瓣遮盖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住的41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整体护理,是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方法。方法:对27例27眼角膜葡萄膜炎患者采取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微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疗效并评价其安全。结果:全部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均得到治愈,无药物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角膜葡萄膜炎的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角膜葡萄膜炎 糖皮质激素 微小剂量
  • 作者: 陈永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健康世界》2020年第10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通俗来说就是眼睛感染了病毒引起的炎症。病毒性角膜炎所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痛、流泪、眼睛发红、视力模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看病,进行治疗。但是即使治愈了病毒性角膜炎,也有些人会面临后遗症的问题。 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视力模糊和干眼症及角膜的瘢痕。角膜是眼睛的透明组织,是视觉的主要传导介质,如果受到损伤,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大多数情况下,角膜瘢痕会对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下面将具体科普一下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及具体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
  • 简介:目的:评估以不同的方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并发症泪小点及泪小管闭塞的疗效。方法:此回顾群组研究共纳入35例临床确诊为感染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4wk后并发泪小点闭塞。本研究采用了泪小点扩张术,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和Mini-Monoka硅胶管植入术对该35例泪小点闭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首先,单独采用泪小点扩张术对所有35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只有6例患者(17.14%)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次,采用穿孔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对上述采用泪小点扩张术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20例(57.14%)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最后,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案都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9例(25.71%)患者的病情取得了重大的改善。另外,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与Mini-Monoka管的使用和是否双眼同时患病或者和上、下泪小点同时闭塞并无关联。结论:运用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能够有效治疗由病毒性结膜炎引起的泪小点闭塞。对分别经泪小点扩张术和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泪小点闭塞 泪小管闭塞 机械扩张 泪小点栓子 Mini-Monoka管 腺病毒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48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术后2wk有44眼(92%)视力较术前提高;术中5眼(10%)计划外后囊破裂,6眼(13%)发生虹膜出血;术后第2d角膜水肿38眼(79%),前房渗出43眼(90%),5眼(10%)术后眼压增高,12眼(25%)瞳孔欠圆。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相对较复杂,并发症较多,但整体效果良好。

  • 标签: 超声乳化吸出 并发性白内障 葡萄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为并发性白色白内障患者15例24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虹膜后粘连范围广泛采用23G玻切环切虹膜缘瞳孔再造,每例均行前囊膜染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瞳孔对光反应、前房炎症反应、并发症及葡萄膜炎复发情况。结果2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w后脱残率87.5%,6m脱残率92.7%。瞳孔恢复灵敏对光反应8眼,对光反应迟钝10眼,并发症包括后发性白内障1眼(0.04%),轻微虹膜后粘连眼3眼(12.5%),一过高眼压眼3眼(12.5%),术后未见葡萄膜炎复发。结论前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常常伴随虹膜粘连,晶体全白膨胀,手术复杂,但选好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方法,超声乳化吸除术安全可靠,视力恢复好。

  • 标签: 前葡萄膜炎 并发性白色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囊膜染色
  • 简介:治疗内因性色素膜炎,单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改善症状,但不易控制复发,且常出现药物的副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为肝脾蕴热上攻于目、肝肾亏损虚火上炎,治宜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我们对56例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治疗时用大剂量肾上脾皮质激素突击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改为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内因性色素膜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