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18岁女性患者,因发热50余天入院。患者自幼发现动脉导管未闭,未行手术治疗。入院前50余天出现发热,就诊于多家医院,诊为"感染心内",多次血培养中3次提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1次为万古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先后接受头孢曲松、青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我院后,心脏超声发现肺动脉外侧壁导管开口附近赘生物,进一步明确心内诊断,给予大剂量头孢唑啉治疗,感染症状逐步消退,后接受手术治疗,纠正先心病和清除赘生物,术后康复良好。抗感染治疗持续至术后6周停药,随访未发现感染复发症状。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感染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感染心内药物治疗,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缺陷乏养菌所致的感染心内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药物治疗特点和药物监护上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感染症状明显好转,为快速控制病情及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协助医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临床药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 缺陷乏养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心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0例接受综合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心内(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9例感染心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畸形矫正心内赘生物清除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病死率3.45%,其余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心内者,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正确把握手术的时机、手术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慢性、非感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58例慢性、非感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所得总有效率数值93.10%高于对照组在本研究中所得数值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治疗慢性、非感染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甲氨蝶 慢性 非感染性巩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律的加快,在外就餐机会的增加,感染腹泻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现我们虽然对各种感染腹泻的治疗随着补液疗法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大进步,但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肠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治疗 致病原因 致病菌 抗生素
  • 简介: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和治疗细菌膜炎的建议。细菌膜炎病人在发病的初始阶段,一般先在基层医疗单位或急诊科接受治疗,通常在感染科医生、神经内科专家、神经外科专家的会诊指导下进行。与其它许多感染疾病相比,细菌膜炎的抗微生物治疗的依据不是来源于按照随机前瞻双盲设计的临床实验,最早的治疗依据多从实验动物感染模型获得。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兔子,将其麻醉后置于实验台上,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 IDSA 2004年 抗菌药物 CT检查
  • 简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中医药研究带来了巨大进步,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出现,中药治疗感染伤口,尤其是伴有耐药菌感染的伤口,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治疗感染伤口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草药 伤口感染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治疗胫骨非感染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非感染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从初次受伤到髓内钉内固定的时间为7月-3年(平均16月)。包括外固定支架4例,钢板固定5例,髓内钉内固定5例,石膏固定2例。这组病例中胫骨近端骨折3例,中段骨折9例,远端骨折3例,1例有节段骨缺损,4例开始为开放性骨折,GastioⅠ1例,GastioⅡ2例,GastioⅢ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尽可能采用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所有病例在8月内全部骨愈合。结论扩髓交锁髓内钉技术对于胫骨非感染骨不愈合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非感染性不愈合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就主要分析研究了中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当中具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从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2名检测患有幽门螺杆菌结合感染胃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得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使用随机划分的方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66人,其中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自身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惊人的95.45%,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有效率仅仅为77.27%,在本次实验的过程当中发现实验组的有效其自身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并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使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在感染胃病当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大范围地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幽门螺杆菌 感染性胃病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spiralis)简称旋毛虫,通过幼虫在肌细胞中寄生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目前全世界198个国家(或地区)中66个有旋毛虫病,1964—2003年在我国共发生573起旋毛虫病暴发(其中死亡254例),均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这可能与当地少数民族有食生肉的习惯有关。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感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宿主种类与性别、感染方式以及肉类加工方式等。

  • 标签: 旋毛虫病 感染性 理化因素 寄生虫病 幼虫囊包 旋毛形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