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感染心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感染心内患者,共7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患者分组,入院比较早的患者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入院比较晚的患者为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感染心内患者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心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为IE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2019年期间承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感染心内病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病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抗感染治疗情况。结果:感染心内患者血培养阳性17例,占比53.12%,病原菌分布为链球菌(10例),粪肠球菌(3例),近平滑念珠茵(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及鲍曼不动杆菌(1例)。抗感染治疗中的抗菌药物主要为青霉素(n=23,71.9%)。结论:感染心内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链球菌,抗感染方案以大剂量青霉素、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药物为主的抗感染治疗原则。在医疗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抗药性菌株的出现,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扰。因此,密切关注感染心内病原菌的分布,对指导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原菌 抗感染 治疗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感染心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2例急性感染心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优化前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12例,治疗显效率为61.1%,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治疗显效率为44.4%,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急性感染心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感染心内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5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服务后,其护理的有效率高达97.15%,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后,其护理的有效率达到82.85%。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有效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疾病的护理有效率,极大的缓解病人痛苦,减少病人栓塞发生情况,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急性感染性 心内膜炎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活动性感染心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4月38例医院收治行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活动性感染心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二尖瓣成形术指征,因此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在保守治疗活动性感染心内无效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活动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感染膜炎堪称眼科领域的常见病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了提供更高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案,本文深入研究了临床眼科防控专家共识,全面剖析感染膜炎的成因、病症表现、诊断要领及治疗手段,并给出了针对防控策略。

  • 标签: 感染性结膜炎 眼科 防控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2例住院感染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分析等方法明确角膜感染的种类,采用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2例患者均单眼发病,发病年龄为1-83岁,平均42岁;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2例;细菌角膜溃疡30例,病毒性角膜炎47例,真菌角膜溃疡42例,棘阿米巴膜炎3例,病因不确定30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感染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给予规范化诊断,再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角膜炎 感染性 角膜移植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感染膜炎的高危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液病原菌,探讨其高危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2例患者中有7例感染了腹膜炎,占8.54%、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经分析感染膜炎的主要因素操作不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结论感染膜炎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透析过程操作不当以及患者自身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差,我院呼吁应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膜炎

  • 标签: 腹膜透析 并发感染性腹膜炎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发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感染发热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48例感染发热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发热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优质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的相关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 2017年 3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50例产后子宫内膜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院接收的 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通过支原体培养法对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人型支原体( Mh)、解脲脲原体( Uu)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孕妇 Mh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 Uu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