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通过应用梅花和中药对斑秃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治疗斑秃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为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中药组。实验组除使用中药和梅花叩刺患者斑秃位置,治疗频次为每隔两天治疗一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本院自制中药,每日在秃发位置涂抹2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对照组患者的斑秃位置均进行局部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0.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2.67%(P<0.05)。结论 梅花结合中药能够有效治疗斑秃,显著优于单一中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梅花针 中药 斑秃
  • 简介:摘要:在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属于最重要的操作方式,在输液过程中,对于留置的使用位置需要格外注意,否则对于输液效果会造成不利影响,还会诱发诸多并发症。尤其在以往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合理选择静脉留置的进针位置,对于留置时间会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就不同的进针位置展开深入研究,为后续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穿刺
  • 简介:摘要:进行疾病临床治疗时,往往会利用输液方式实施给药治疗,但是静脉穿刺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相对于成人来说,静脉穿刺的疼痛是很多儿童患者都不愿承受的,因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应运而生并且快速投入临床应用,静脉留置的应用能够发挥较少静脉穿刺痛苦、提高输液效率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些风险问题的存在,基于此,本文借助实际观察分析,主要讨论小儿外周静脉留置使用中的风险管理,以期促进小儿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穿刺技巧,并研究延长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 分析实施静脉留置进行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的穿刺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观察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首次次穿刺成功率95.00%,留置时间3-5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 充足的事前准备,熟练的穿刺技巧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穿刺失败,在通过完善的穿刺后护理可尽可能的延长留置时间,避免重复穿刺,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疗法在缓解混合痔术后切口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科硬膜外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双氯芬酸钾口服,实验组在上述镇痛的基础上在神门、肛门、直肠、肺、二白等穴行腧穴埋疗法,每6h按压一次(点按20下,患者能承受为宜),比较2组术后6h、12h、18h、24h患者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静息痛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2h、18h、24h静息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揿针 混合痔 肛肠科 皮内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静脉留置在护理使用中的问题并总结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自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妇科疾患70例展开研究。以挂号前后顺序分组,35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施行静脉留置的常规护理,后入院35例为观察组,施行静脉留置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发生外渗/脱、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血栓的案例数与占比;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外渗/脱、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血栓的占比偏低,患者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妇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静脉留置在护理使用中的问题并总结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自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妇科疾患70例展开研究。以挂号前后顺序分组,35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施行静脉留置的常规护理,后入院35例为观察组,施行静脉留置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发生外渗/脱、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血栓的案例数与占比;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外渗/脱、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血栓的占比偏低,患者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妇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神经内科患者静脉留置潜在风险及护理策略。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分别于实施静脉留置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选取6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需留置静脉留置,时间段分别为2020年1月至12月、2021年1月至12月,每组60例,共120例患者,比较分析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静脉留置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实施前的60例患者中,9例出现静脉留置风险事件,发生率1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出现2例,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同时患者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是引起静脉留置潜在风险的主要原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静脉留置潜在风险并非不可预防,应从护理人员、患者角度予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 标签: 神经内科 静脉留置针 潜在风险 非计划拔管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火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如意黄金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肿块大小等能客观的反应病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乳房肿块减程度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肿块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乳腺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银川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乳腺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5例均为女性,年龄41-75岁,中位年龄64岁,平均年龄60.8岁,肿瘤直径0.5-4cm,平均1.8cm,5例乳腺性乳头状癌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灰白色结节状、界清、质中略软,细胞形态一致、呈圆形、卵圆形,细胞异型性较轻,部分可见菊形团样结构,乳头结构不明显,性增生的细胞巢可见纤维血管轴心。 其中4例体检发现,1例以乳头溢液就诊。5例患者免疫组化均强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部分病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CD56)呈阳性表达,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约5%~15%,平均10.4%,5例巢内肿瘤细胞P63和SMMHC均阴性,2例巢周肌上皮部分阳性,3例外周肌上皮阴性。5例患者随访8~25个月,平均17.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乳腺性乳头状癌是一类好发于老年人的特殊组织学亚型乳腺癌,免疫组化通常表达雌孕激素受体,部分病例可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组织学分级常为I-II级,分子分型通常为Luminal A型,生物学行为大多数为低度恶性,易误诊为非典型增生或普通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依据巢团外周有无肌上皮,分为原位型及浸润型,常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必须诊断明确。

  • 标签: 乳腺癌 实性乳头状癌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苓散合补阳还汤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1.10收治的72例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6例)行常规西药治疗,基于参照组,实验组(36例)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苓散合补阳还汤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22%)相比参照组(80.55%)要高(P

  • 标签: 黄斑水肿 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活检(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2月~2021年12月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实施常规超声扫描及FNAB,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结果:术前超声扫描共发现70个结节,FNAB检查良性检出率89.39%、恶性检出率12.12%,与金标准符合率为96.72%、77.78%。结论:选择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活检可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且作为微创诊断技术对机体损伤较轻,但为确保检查结果准确率需合理掌握穿刺指征、技巧,以便为临床医师诊断及鉴别提供丰富参考。

  • 标签: 超声 细针穿刺活检 甲状腺结节性质 病理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精管理,分析该管理方式对降低药品损耗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药房接收的药品中随机抽取426中作为研究药物,另选取同期在住院药房工作的1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药品于工作人员平分至常规组和精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精管理,比较药品损耗率。结果 精组药品损耗率低于常规组,包括药品包装质量所致的损耗率和人为因素所致的损耗率,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住院药房 药品损耗 精实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及研究进行全麻的病人为其提供肌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监测的方式,了解对全麻病人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进行全麻手术的60例病人,对这60例病人根据其入院就诊手术的先后顺序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30例,对照组的病人进行主观评测方式,实验组的病人提供肌监测联合麻醉深度的监测方式,对两组病人的心率情况以及其平均动脉压和全麻醉苏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提供不同的监测方式后,实验组病人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更低,P

  • 标签: 全麻患者 肌松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 全麻苏醒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联合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变应性鼻炎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对照组用氯雷他定。对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14%,和对照组数据80.0%相比更高(P<0.05)。至于不良反应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5.71%,和对照组数据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复发率,试验组数据2.86%,和对照组数据22.86%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9.31±3.04)分,和对照组数据(82.57±4.18)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联用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疗效提升更加明显,生活质量改善更为迅速,复发率也更低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氯雷他定 价值 变应性鼻炎 糠酸莫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联合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科接诊变应性鼻炎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用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后者用氯雷他定。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5.0%,和对照组80.0%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的发生率5.0%,和对照组1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联用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疗效确切,安全性也较高。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糠酸莫米松 安全性 氯雷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