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急性应激障碍维和女军人患者实施安全干预措施、寻求社会支持干预、药物治疗干预、行为治疗干预及认知治疗干预.结果实施干预治疗13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通过近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痊愈.结论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程度的评估是保证疗效的基础步骤,积极寻求有效的社会(部队)支持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关注军事心理应激障碍的焦虑、抑郁障碍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

  • 标签: 军事人员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危机干预
  • 简介:军事应激所致损伤已被确定为部队非战斗减员和潜在战斗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降兵是高应激的特殊群体,其装备的技术含量高、训练强度大,面临的环境特殊、机动性强,易受空中风力、风向、噪声、加速度、气压以及着陆场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跳伞训练伤和事故伤.跳伞训练是一种具有复杂性、高节奏性、危险性、应激强度极大的、特殊的飞行劳动,在跳伞之前的地面训练和正式跳伞的过程中都伴有强烈的心理应激[1-3].现代战争条件下,对空降部队开展信息战和心理战的教育训练应该成为必备科目.

  • 标签: 航空 军事人员 应激 心理学
  • 简介:小儿一旦感冒,发烧往往会接踵而至。这时候家长就赶忙给孩子服用感冒药、退烧药。但不久前,美林(布洛芬)陷入质疑漩涡,让这一经典的解热镇痛药成为热议的焦点。这个案例的发生是否意味着布洛芬的安全性有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药学专家。

  • 标签: 不良反应 恐慌 解热镇痛药 感冒药 布洛芬 退烧药
  • 简介:目的综述各种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结果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目前已知常见ll缶床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消化道症状、变态反应及代谢和营养障碍等。结论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应引起lI缶床重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 简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近90%来源于医疗卫生机构,但目前,我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没有统一模式,各家医院多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监测工作方案,开展监测工作。通过从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优势、监测模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我院的45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按照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等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莫西沙星不良反应逐年增加,2011年增加量尤为明显,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增加,皮肤黏膜类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升高且女性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增加,年龄因素对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影响每年基本相似。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的不良反应,特别注意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早做好应对措施。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皮肤黏膜 性别
  • 简介:目的探讨氯米帕明的不良反应/事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精神疾病杂志和相关药学杂志近15年刊登的有关氯米帕明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和我院监测搜集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氯米帕明的不良反应/事件包括9大类25种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精神障碍多见。新的不良反应有精神障碍、锥体外系反应、过敏、白细胞减少、发热、依赖等。62.75%在15天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氯米帕明的不良反应较严重,要注意防范。

  • 标签: 氯米帕明 不良反应/事件
  • 简介:炎琥宁是爵床科药用植物穿心莲的提取物——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有效成分之一,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化学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炎琥宁以其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肺炎疗效确切,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但是,炎琥宁有其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分析6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

  • 标签: 不良反应 炎琥宁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穿心莲内酯 应用 儿科
  • 简介:目的:研究松花粉对慢性应激小鼠旷场实验行为学及其对脑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35d不可预知性刺激建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统计小鼠旷场实验自主跨格数及直立次数;分离脑组织,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松花粉可显著提高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自主跨格数和直立次数.同时,脑组织MDA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GSH的含量以及SOD的活性较模型组明显提高.结论:松花粉可以改善慢性应激小鼠的活动能力,同时抑制其脑脂质过氧化反应.

  • 标签: 松花粉 慢性应激 脂质过氧化 旷场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ADR)情况,寻找应对该类药物ADR的临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2011年上报的喹诺酮类药物ADR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55例ADR报表中涉及9种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ADR例次最多(105例次)。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40.4%)和消化系统症状(27.1%)。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需加强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胰岛素致过敏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胰岛素所致的242例过敏反应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1:1,61.1%的病例为老年人,15.7%的病例既往有过敏反应史,91.3%的患者皮下注射给药,50.0%的病例使用预混胰岛素,80.2%病例发生在多次用药后,过敏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57.0%),绝大多数的病例被治愈或好转。结论胰岛素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致休克,使用时须慎重考虑年龄、用法用量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胰岛素 过敏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病例:患者,女,57岁。2012年3月1日因“午后发热、盗汗、活动后气促1月”入我院治疗。既往有肺结核病史,2010年曾接受“HRZE”抗痨方案1月余,因胃肠反应及“利福平、吡嗪酰胺”过敏,自行停药,改服中药,未复查。

  • 标签: 发热反应 肝水解肽 注射用 活动后气促 午后发热 抗痨方案
  • 简介:目的综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警示,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临床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软骨毒性和肌腱损伤以及影响血糖等。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 简介:脑微血管损伤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等脑病的共同病理基础。硝化应激(nitrosativestress)指机体对活性氮族(reactivenitrogenspecies,RNS)的高应激性,

  • 标签: 硝化应激 脑血管 心血管药理 信号转导 病机制 介导
  • 简介:伏立康唑在国内外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视觉损害、皮肤反应、变态反应、肾功能损害、周围性水肿、骨膜炎、低血糖等。应用时应充分了解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正确判断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伏立康唑 药物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抗茵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抗茵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自发呈报的抗茵药物致2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3例ADR报告中,40—59岁的中年患者比例最高(103例,占37.73%),涉及的药品以头孢菌素类最多(97例,占35.5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07例,占32.52%)。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茵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谷红注射液是乙酰谷酰胺和红花提取物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红花提取液含有红花苷类和红花黄色素等有效成分,而乙酰谷酰胺通过血脑屏障,具有维持神经应激能力,改善脑功能.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骨瓜提取物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瓜提取物致不良反应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过程中3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骨瓜提取物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维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对2001年1月~2011年12月国内公开报道的PPI所致的114ADR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ADR患者中男性72例(63.16%),女性42例(36.84%),奥美拉唑最高79例(69.30%),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PH的ADR,以确保安全用药。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不良反应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