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腹部外伤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好病情监测、术前急救、术后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经过急救及相应的护理操作后,本组3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5.8±4.6)d,未有1例出现压疮、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在我国,战争与现代社会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是医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PTSD的症状、产生PTSD的原因、PTSD发生的生物学机制、PTSD的预防和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TSD研究的状况。指出PTSD的发生与事件(战争、创伤)、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有关;其发病的神经生理机制与决定记忆、情绪、思维和社交的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目前对PTSD是以心理治疗和靶症状药物疗法(主要采用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治疗)为主。未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多肽、第二信使、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研究的理论,将为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将为发展新型的抗PTSD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加强对PTS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我国和我军医学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具有军事和社会的双重意义。

  • 标签: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药物治疗 抗抑郁 抗焦虑 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血液透析(HD)加灌流在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2±3.6)d,治愈率为92.5%(37/40);治疗前尿肌酐(Cr)为(432.5±36.6)μmol/L,血尿素氮(BUN)为(29.2±4.8)mmol/L;治疗后Cr为(213.1±94.2)μmol/L,BUN为(9.3±4.6)mmol/L。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3±4.2)d,治愈率为72.5%(29/40);治疗前Cr为(426.3±33.5)μmol/L,BUN为(28.8±4.6)mmol/L;治疗后Cr为(358.3±102.4)μmol/L,BUN为(14.4±7.2)mmol/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加灌流在急性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急性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形成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MA评分与BI评分显著要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观察冷沉淀输注时间对患者输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62例。根据对患者输注冷沉淀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A1组(44例)以及A2组(18例)。针对A1组患者,其输注第1袋红细胞悬液时间同患者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时间间隔在3h之内。针对A2组患者,上述二者的时间超过3h。观察患者的疾病情况表现稳定后,对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以及患者的血浆总量进行准确计算,最终对比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在输血量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A1组的44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红细胞悬液用量为8.5U,患者平均血浆用量为8.3U;在A2组的18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红细胞悬液用量为12U,患者平均血浆用量为14.4U。A1组与A2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输注第1袋红细胞悬液时间同患者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时间间隔在3h之内,患者临床用血量较少,从而证明早期对患者实施冷沉淀输注,能够将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的临床输血量有效减少。

  • 标签: 冷沉淀输注时间 严重创伤性失血 输血量
  • 简介: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ET)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为临床ALI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3个月龄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ET组(B组),地塞米松+ET组(C组)。用静脉注射ET700μg·kg-1方法制作ALI模型,C组在ET注射前给予地塞米松(5mg·kg-1)干预,在实验0、0.5、1、2、4h行血氧饱和度(PaO2/FiO2)和血清ACE检测。结果:B组PaO2/FiO2在0.5h降至最低为(265.4±70.2)mmHg,随后逐渐升高,血清ACE活性在0.5h升高至(68.39±6.29)u·mL-1,在1h达到峰值(80.13±12.97)u·mL-1,2h开始逐渐下降。C组PaO2/FiO2也呈现下降趋势,血清ACE活性呈现升高趋势,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通过对血清ACE活性的抑制,对ET所致ALI产生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地塞米松
  • 简介: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水平、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护理之后,实验组的DBP、SBP改善效果与常规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脑卒中复发率相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血压水平和生存质量,预防脑卒中复发,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护理要点 急性期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阴性对照组和HPV疫苗组,每组20只,HPV疫苗组单次sc3倍人用剂量(1.5mL)HPV疫苗,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临床状态;检测动物体质量变化;给药后第15天,解剖大鼠,进行大体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单次给药大剂量HPV疫苗后,临床症状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动物体质量增长未见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未见与供试品相关的明显异常。结论Wistar大鼠单次sc重组三价HPV疫苗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HPV疫苗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重组疫苗 宫颈癌 急性毒性
  • 简介: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在校大学生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派力奥组、奥硝唑组和碘甘油组,各50例。结果派力奥组与奥硝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0%比88.00%,P>0.05),但显著高于碘甘油组的70.00%(P<0.05)。结论派力奥与奥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且显著优于碘甘油。

  • 标签: 药物治疗 在校大学生 急性智齿冠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周期为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分别为(10.45±2.45)cm^3和(14.20±3.53)cm^3,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6.44±3.14)cm^3和(16.33±2.98)cm^3(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肿体积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而内皮素(ET)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与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减少脑水肿体积,有利于维护内皮细胞分泌的ET和NO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 醒脑静 血肿体积 内皮素
  • 简介: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阿托伐他汀钙片、依达拉奉治疗,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mg口服,3次·d-1,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d进行血清SOD、NSE含量的测定,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7、14d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3、7、14d血清SOD水平明显增加、NSE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急诊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和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采用尿激酶治疗,C组采用链激酶治疗,观察3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测定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总有效碍墨分别为95.O%、92.5%,均高于A组的82.5%(P〈0.05);治疗后,3组心电图ST段下降、PLT、APTT、PT均有一定改善,且B组、C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应用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尿激酶的治疗效果略好于链激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溶栓药物 尿激酶 链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8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检测值、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4.9±10.2)mmHg(1mmHg=0.133kPa)、SaO2(98.1±1.0)%均高于对照组(77.8±9.2)mmHg、(93.7±2.6)%,PaCO2(44.3±4.6)mmHg低于对照组(48.9±4.2)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哮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评分(2.98±0.40)分低于对照组(3.61±0.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可明显改善的血气指标情况,减轻哮喘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重症哮喘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将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黄疸性肝炎 综合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随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结果非手术治疗组84例,死亡8例,手术治疗组80例,死亡16例,非手术治疗组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结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通过手术治疗之后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给予术前、术后临床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结束手术,术后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治疗时间3~20d,平均治疗时间(7.3±4.5)d。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术前、术后临床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个性化护理。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1例71岁女性患者,因"间断高热、寒战、呕吐2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既往曾3次行胆囊手术,入院诊断为急性胆管炎。入院后禁食水、胃肠减压,行胆总管探查及引流术,给予抗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保肝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临床药师对该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在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调整、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保肝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用药建议,与医生积极沟通并得到了认可。经过18d的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心脏外科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39例)及常规治疗组(38例),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持续吸氧,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无创通气组患者比常规治疗组患者住ICU时间缩短1d;治疗后4h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优手常规治疗组(P〈0.05),患者缺氧改善明显,舒适度提高。结论无创通气方法治疗心脏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提高舒适度,促进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心脏手术后 呼吸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