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蛋白(Alb)在早期压力损伤病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202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压疮不良事件中病人压力损伤前后Mb、CK、LDH、CK-MB、Alb值的变化,比较5种血液生化指标在早期压力损伤前后的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Mb、CK、LDH、CK-MB在病人早期压力损伤后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在发生压力损伤后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b、CK、LDH及CK-M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增高,Alb在早期压力损伤中水平降低,对评估早期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激光美容术对患者皮肤损伤以及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皮肤科接受激光美容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接受专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损复发、光敏反应、色素沉着、红肿导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激光美容 皮肤损伤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皮肤保护剂对预防老年人皮肤伤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电、心脏持续监测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每组50人。对于对照组,70%的乙醇用于清洁患者皮肤,并在患者皮肤涂上3M液体绷带后贴上电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小时治疗后,6小时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很大(p < 0.05);48小时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率(2.00%)低于观察组(20.00%),治疗效率(98.00%)仍然高于观察组(80.00%),生活质量分数高于观察组,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3M液体绷带可以减轻患者消除电极时的疼痛,减少皮肤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使用乙醇擦拭患者皮肤的比例为70%。

  • 标签: 皮肤保护剂 预防 持续心电监护 老年人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力损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ICU者80例,包含参照组、研究组,其护理模式分别是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每组患者各40例,本研究在2019年1月开始,在2020年12月结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更优,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压力损伤患者照护技能培训应用反馈-渐进式培训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压力损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护理对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损伤发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ICU危重症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前瞻护理。对组间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实施前瞻护理之后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总满意率与Braden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实施前瞻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皮肤保健操结合耳穴压豆防治瘙痒皮肤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诊断并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光敏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数据的截取是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选择的,以我院符合条件的60例光敏皮肤病患者为例作为此次实验数据中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上的不同分成两组,30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喜辽妥软膏外涂为主,并设为常规组,余下30例患者在治疗上以他克莫司软膏外涂为主,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均更低(P< 0.05) 。结论:光敏皮肤病患者在治疗上应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治疗后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光敏性皮肤病 他克莫司软膏 治疗效果 皮肤瘙痒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采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65~72岁,中位数67.5岁,均为Ⅱ型糖尿病。其中背部深层溃疡4例,骶尾部溃疡8例(Y-K分级Ⅳ级),髋部溃疡8例(Y-K分级Ⅳ级),小腿溃疡6例,足部溃疡9例(Wagner分级Ⅲ~Ⅳ级)。23例合并窦道形成,2例形成骨髓炎伴死骨。皮肤溃疡至就诊时间5~7个月,中位数6.5个月。患者如1次治疗效果不满意,可在治疗结束后4周后再次行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结果:35例患者共行73次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前溃疡面积为18.29~21.51 cm2;治疗后1周溃疡面积为14.48~18.25 cm2;治疗后2周面积为10.65~15.37 cm2,治疗后3周面积为8.18~12.08cm2;治疗4周后溃疡面积愈合速度开始减慢;治疗8周后35例溃疡基本愈合,愈合率为93.3 %。23例合并窦道形成的患者,治疗前窦道体积为4.89~6.84 cm3;21例患者在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窦道完全愈合,愈合率为 91.3 %。其中12例在第1次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4 d窦道完全愈合;6例第1次治疗后窦道体积明显缩小,经过第2次治疗后4 d窦道完全愈合;2例经第3次治疗后窦道完全愈合;1例形成骨髓炎伴死骨的患者,在死骨未清除之前行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2次后窦道无变化,后经骨科手术清理坏死骨,再次治疗后4 d窦道完全封闭;1例左髋部窦道在3次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窦道体积无明显变化。另2例在治疗2周后溃疡愈合。结论:自体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 骨折 胫前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研究茯苓提取物对化学损伤辅助功能。采用酒精损伤模型,选取SPF ICR级雄性小鼠,分别经口给予茯苓提取物11.67mg/kg·d、中剂量组23.33mg/kg·d、高剂量组70.00mg/kg·d,连续灌胃31d,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茯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茯苓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 );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明显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对小鼠体重无不良影响。结果表明,茯苓提取物对化学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 标签: 茯苓提取物 酒精 化学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真菌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真菌皮肤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60例,选择电脑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采取特比萘芬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手足癣治愈时间(28.25±1.25)d、体癣和股癣治愈时间(14.02±1.52)d、甲癣治愈时间(56.25±1.52)d、孢子丝菌病治愈时间(84.25±1.25)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皮肤病患者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真菌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且能够提高真菌清除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月我院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可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患者 术后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护士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8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抽取到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设置详细的、有目的的问卷对护士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并对工作中自我表现满意度进行评分,填写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度,统计分析,得出有效的、具有代表的结论。结果:五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工作倦怠仅仅是五个关系中的一个环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工作倦怠,最终影响的都是护士的心理健康。结论:工作倦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护士生活压力、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之前起着桥梁的作用。

  • 标签: 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工作倦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本研究基于免疫学分析了刮痧对皮肤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皮肤对于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作用。方法:刮痧处理小鼠背部皮肤后,采用组织染色法对皮肤组织变化进行观察,对局部免疫细胞及重要细胞因子分别测定其含量变化,疫苗接种后采用测定抗体滴度方法,对人体免疫响应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皮肤组织刮痧后扩张了毛细血管,外渗的红细胞,促进局部微循环,增加了免疫活性细胞比例,对于上调炎细胞因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降低调节细胞因子,表明皮肤经刮痧处理后可产生反应,诱导机体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使免疫应答具有Th1型倾向表现。结论:刮痧使皮肤增强微循环,免疫响应能力提高,先天性及适应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皮肤对人体免疫防线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人体免疫 皮肤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皮肤CT对诊断白癜风分期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癜风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临床特征、白癜风VIDA评分以及皮肤CT特征对白癜风分期进行确定,对比这三种方式的风气结果。结果:临床特征与VIDA分期的结果基本没有差异,皮肤CT特征与VIDA分期的结果相比基本没有差异,将VIDA分期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在灵敏度方面,皮肤CT特征诊断比临床特征更高,但是在特异性方面,皮肤CT特征诊断与临床特征基本无差异。结论:在诊断白癜风分期时,皮肤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特异性和灵敏都比较强,诊断的结果比较准确,在临床上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肤CT特征 白癜风分期 诊断意义